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魔芋以葡甘聚糖为其特有的主要成分,仅在亚洲有规模化种植,我国在全球魔芋市场中排名第一。因种植周期长、繁殖系数低、病害严重,传统种植的魔芋品种属典型的低产作物。而珠芽类魔芋是染色体属三倍体的极少数魔芋种(约有16个品种)之一,其与国内传统种植品种花魔芋和白魔芋染色体组为26或28截然不同。珠芽魔芋植株外观独特,叶面上长有大小不一的棕色扁球形或长形气生叶面茎,是主要的繁殖用材料。珠芽魔芋叶面球茎独有的多苗接力生长特性,突破魔芋是独苗作物的现有概念,可大幅度提高植株的叶面积指数,巧妙延长植株的生长周期,显著增加魔芋的生物产量。用叶面球茎作为种植用种,植株具有抗性强、耐高温高湿、优质高产等优势,且其繁殖系数比传统白魔芋、花魔芋提高8~10倍以上,改变了花魔芋、白魔芋仅能以小球茎或繁殖根作为种芋的传统低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GIS技术在定西市农用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甘肃省定西市城市规划区为例,选择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区域因素为定级因素,借助MapGIS软件将研究区农用地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级别,并得到了定西市农用地级别成果图.研究表明:定西市农用地整体上呈中心分布,且明显受交通条件和阻碍物的影响;Ⅰ、Ⅲ、Ⅳ级农用地质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而Ⅱ级农用地质量会随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魔芋,又称作麻芋、鬼芋、蒟蒻,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陕西南部和湖北西部,秦巴山区为传统的魔芋种植比较重要的区域。随着魔芋市场的不断开拓,魔芋种植已成为一项投入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近年来,我们针对魔芋生育特性,对秦巴地区魔芋种植技术进行了一些探讨。1选地整地魔芋具有喜温怕冻、喜阴怕晒、喜湿怕渍、喜肥怕瘦、喜钾怕氯、不耐干旱、避大风等特性。要选择土层深厚(1尺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杂交棉纤维品质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杂交春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优质棉区域化种植和棉花生态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5年黄河流域17个试点、19个杂交春棉品种的棉花样品,检测其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反射率、黄度、整齐度、纺纱指数等8项指标,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黄河流域杂交棉纤维品质总体特征为纤维长度适中、比强度偏低、麦克隆值中等偏高,纺纱指数适纺60支纱的高强力棉仅占22.6%。8项品质指标可归纳为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77.85%。17个生态区划分为5个棉纤维品质生态亚区,Ⅰ亚区包括淮北、石家庄、西华、新乡、杨凌;Ⅱ亚区包括临西、安阳、天津;Ⅲ亚区包括沧州、郑州、昌邑、惠民、运城;Ⅳ亚区含邯郸、商丘;Ⅴ亚区含临清、宁津。Ⅱ亚区平均纤维长度(30.73 mm)、比强度(31.33 CN/tex)、纺纱指数(155.03)为最高,麦克隆值(4.33)为最低,综合品质表现最好,为优质棉区;Ⅰ亚区的纤维品质各项指标略逊于Ⅱ亚区,为次优质棉区;Ⅲ、Ⅴ两亚区棉纤维品质指标中等偏低,为中下品质棉区;Ⅳ亚区棉纤维品质最差,为低质棉区。【结论】Ⅱ亚区为优质棉区,Ⅰ亚区为次优质棉区,Ⅲ、Ⅴ亚区为下品质棉区,Ⅳ亚区为低质棉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的鱼类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于2018年1月、5月、10月和2019年5月对靖江溪(区域Ⅰ)、上引航道(区域Ⅱ)、下引航道(区域Ⅲ)和三斗坪(区域Ⅳ)等区域开展水声学调查。将探测目标声学强度换算成鱼类体长,结果显示,区域Ⅰ、区域Ⅱ和区域Ⅳ的鱼类体长主要集中在2.5~5.0 cm,区域Ⅲ的鱼类体长集中在7.0~20.0 cm。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和区域Ⅳ的平均鱼类密度分别为(99.53±47.78)、(57.37±33.45)、(61.51±1.72)和(30.61±15.75)ind./1000 m3,区域Ⅰ和区域Ⅱ低水位期鱼类密度显著大于高水位期,区域Ⅲ低水位期鱼类密度显著小于高水位期。区域Ⅰ和区域Ⅱ鱼类在不同水位期均倾向于中层偏下水体,区域Ⅲ鱼类在高水位期集中分布于6 m以上水层,低水位期集中分布于8 m以下水层。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鱼类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三峡库区水位变动及过闸通航船舶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RS的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台站1995—2014年的气候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海拔、坡度等因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软件,确定芒果的种植区域,将不适宜芒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完成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制作。结果发现,贵州省芒果可种植区域划分为优势种植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一般种植区(次适宜区)。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流域低热河谷地带。优势种植区面积为46 037.4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98.86%,主要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带海拔203~850 m的区域;一般种植区面积为531.07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1.14%,分布在赤水河流域海拔210~400 m处。本区划可为贵州省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江津区2007、2010、2015、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干扰度指数,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江津区不同土地分区景观干扰度时空变化,旨在为江津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 2007-2018年江津区景观干扰度先增加后减小,2015年是干扰度变化的转折点;2007-2015年中、高景观干扰度范围持续扩张,景观干扰度呈增加趋势;2015-2018年中、高景观干扰度范围缩减,景观干扰度呈下降趋势。2) 研究期内江津区景观干扰度北部城镇高度发展区(Ⅰ区)>中部传统农业发展区(Ⅱ区)>南部农林生态涵养区(Ⅲ区),Ⅰ区主要以低、中干扰度为主,面积总比例达67.65%,干扰度变化最大,Ⅱ区低干扰度占优势,面积占比达56.75%,Ⅲ区是极低干扰度占比最大的区域,总比例接近30%。3)景观干扰度空间分布受坡度影响,低干扰度在各坡度范围内面积占比均较大,中干扰度主要在Ⅰ区和Ⅱ区S≤15°的范围内,面积占比均接近30%,高干扰度在Ⅰ区2°<S≤25°的区域分布广泛,总比例近30%,在Ⅱ区和Ⅲ区所占比重较小,均在10%以下。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Ⅰ区和Ⅱ区应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耕地质量,Ⅲ区应重点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引种是优质种质资源扩大栽培区域的重要方法。为探究魔芋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的引种适应性,以花魔芋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栽培法,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方法测定了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结果表明:魔芋地下球茎在本地区年生长期约168d,种球膨大系数最高可达3.48,二年生魔芋葡甘聚糖含量为56.45%,三年生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为64.35%。说明魔芋可在哈尔滨市呼兰区推广种植,二年生魔芋适合作为种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利用不同来源蚯蚓粪及沼液构建的生态修复模式对稀土尾矿种植皇竹草及改良土壤效果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赣南稀土尾矿区采用复合肥+自来水(对照组)、牛粪养殖的蚯蚓粪+牛场沼液(试验Ⅰ组)、猪粪养殖的蚯蚓粪+猪场沼液(试验Ⅱ组)3种模式种植皇竹草后,稀土尾矿地土壤化学性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以及皇竹草定植生长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Ⅰ组、Ⅱ组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组,部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Ⅰ组有机质含量较Ⅱ组极显著增加;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Ⅰ组、Ⅱ组的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Ⅱ组的皇竹草存活率和鲜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Ⅰ组、Ⅱ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Ⅰ组的钙、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Ⅰ组、Ⅱ组的土壤砷、铅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皇竹草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稀土尾矿废弃地施用蚯蚓粪和灌溉沼液种植皇竹草,不仅可以提高皇竹草生长性能,还能同时改良稀土尾矿土壤,且牛粪源蚯蚓粪+牛沼液模式改良效果优于猪粪源蚯蚓粪+猪沼液.  相似文献   

10.
宁南旱区坡地等高条带轮种对谷子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宁南旱区坡耕地不同条带种植对谷子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休闲轮种能增加谷子产量,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产量分别高出对照50.74、123.33 kg/hm2,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1、0.79 kg·hm-2·mm-1;条带休闲轮种可显著提高谷子叶片光合速率(P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P),灌浆期条带种植处理Ⅰ、Ⅱ的Pn分别高出对照1.320、1.794 μmol·m-2·s-1,WUEP比对照分别高1.31、1.03 μmol·mmol-1.休闲轮种有利于增强谷子干物质积累能力,提高其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处理Ⅰ、Ⅱ拔节期显著高于对照,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极显著高于对照.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主要生育期谷子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D)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