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北地区旱作苦荞麦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21-323
以9个苦荞麦品种为材料,旨在筛选出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苦荞麦品种,并配套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荞麦生产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黔苦3号、晋荞麦2号、黔苦5号产量居前3位,且生育期均为97 d,是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的中熟品种;川荞1号和西荞1号产量次之,生育期均为84 d,是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晋北地区无霜期较短,西荞2号和六苦2081生育期较长,在落早霜(2011年9月16日)时其籽粒成熟度还不到70%,造成产量减少,不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异甜荞麦品种,于2014-2016年通过田间种植、考种对晋北地区引进的12份甜荞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观测和测量,运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对不同甜荞麦品种(系)的稳产丰产性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荞杂 1、通荞1号等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综甜荞2号和通荞1号静态稳定性较好。12份甜荞麦品种(系)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5947%,根据各品种(系)的综合得分,筛选出3份在晋北地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甜荞麦品种,分别为右玉甜荞、蒙0530和宁荞1号。聚类分析表明,12个甜荞麦品种(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其中第Ⅰ类的株高相对较高,主茎节数和一级分枝数较多,籽粒重、单株粒数多;优于第Ⅱ类。研究为当地甜荞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适应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荞麦品种的高产性和适应性,以4个苦荞麦和2个甜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进行定点高产试验,研究6个荞麦品种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区域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6个荞麦品种抗逆性均极强,耐旱、耐瘠薄、喜水肥,产量较为稳定;‘美国甜荞麦’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甜荞品种,产量1078.5 kg/hm2左右,其次为‘日本大粒’970.5 kg/hm2,甜荞麦需辅助授粉提高产量;‘冀苦荞2号’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苦荞麦品种,产量在2745 kg/hm2左右,其次为‘冀苦荞1号’2442.0 kg/hm2和‘川荞1号’2395.5 kg/hm2;甜荞麦生育期短,是较好的备荒作物,在冀北地区不适宜过早播种;中熟苦荞麦品种在冀北有特殊适应性,‘黑丰1号’因生育期较长,肥力较好的地块易徒长、不结实,种植风险较大。本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改进栽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甜荞麦产量,苦荞麦同甜荞麦一样在冀北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播种期和密度对荞麦产量性能的影响,选用甜荞麦品种吉乌1号,设计了5个播种期,分别为5月5日、5月25日、6月14日、7月4日和7月24日以及三个播种密度,即36、45和54万株·hm-2。测定了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株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播种期和播种密度显著影响甜荞麦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吉乌1号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4万株·hm-2,适宜种植播期在6月14日~7月4日。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糜黍优良新品种,2019年对5个糜子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经过试验示范了解参试的5个糜子品种在晋北地区生长生育特征特性的综合表现,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晋北地区栽培的优良糜子品种,为当地糜黍生产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陇糜15号"、"宁糜10号"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晋北地区谷子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晋北地区种植的早熟谷子品种,选取晋北地区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9个谷子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记载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其产量因素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同32号、大同34、晋谷39均较对照大同29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5.01%、5.08%、0.47%。因此,大同32号和大同34号适宜在晋北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晋北地区近年来种植范围较广的5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抗性、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分析,以筛选出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坝莜3号生育期最长,达100 d;参试燕麦品种的各植株形态特征均以坝莜18号最佳;晋燕17号、坝莜1号和坝莜18号的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病性都较强;坝莜18号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均最大,分别为1.8、26.0 g;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坝莜18号产量最高,为2 703.0 kg/hm~2;坝莜18号的淀粉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41.69 mg/g和4.85%。综合分析认为,坝莜18号最适合在晋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晋北地区为山西省一季作马铃薯的主产区,但干旱、病害一直制约着该地区马铃薯产量的提高。本试验通过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抗逆性、产量的比较研究,从而筛选出亩产2 000 kg以上、增产10%以上的抗旱、抗病、耐瘠薄马铃薯品种2个,分别是晋薯24号和中薯19号,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2012年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在赤峰市进行9个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产量最高,可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晋苦6号、云荞1号、川荞1号、川荞2号、吃鸽苦荞、大安苦荞、黔苦3号产量性状较差,不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晋北地区不同芸豆品种(系)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芸豆品种(系)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在山西晋北地区,对引进的12个芸豆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等指标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品种(系)中除BY2015-1无法在晋北地区成熟,其余11个品种(系)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较好;对11个品种(系)的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即产量与株型因子、生育期与荚长因子和分枝数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6.054%;根据各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共筛选出4个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芸豆品种(系),分别为中芸5号、龙12-2614、中芸4号和中芸6号,其中中芸5号的综合得分最高,产量也最高;聚类分析表明,11个芸豆品种(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中芸5号、龙12-2614、中芸4号和中芸6号聚为一类。结果为芸豆品种的评价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平凉市种植的荞麦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对引进的10个荞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云荞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901.75 kg/hm2;苦荞品种平荞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266.80 kg/hm2;甜荞品种定甜荞1号折合产量居供试甜荞品种的第1位,为1 930.05 kg/hm2。以上3个荞麦品种可在平凉地区示范推广,云荞2号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通辽地区荞麦产业发展,对14个不同生态地区的42个甜、苦荞品种进行3a试验研究,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在通辽地区种植的甜、苦荞品种生育期应控制在100d以内,才能保证正常成熟,参试甜荞品种蒙0530、赤甜荞1号和通荞1号与对照(CK)产量接近。苦荞品种中,增产率最高的为苦荞1307-893,产量为3 278.10kg·hm-2,平均增产1 543.5kg·hm-2,其次为黔苦5号、黔苦6号、六苦04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 063.35、689.40、295.65kg·hm-2,与对照产量接近的有云荞2号(1 878.60kg·hm-2)、晋苦荞2号(1 814.25kg·hm-2)、晋苦荞6号(1 752.60kg·hm-2)、川苦荞3号(1 664.55kg·hm-2)、酉苦1号(1 579.65kg·hm-2),这些甜、苦荞品种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均适合在通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陇东地区薄皮甜瓜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7):9-10
为筛选出适宜陇东地区早春塑料大棚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引进13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皮甜瓜品种"凌甜4号"、"泽甜佳美",绿皮品种"绿明珠Ⅱ"、"新富尔5号"、"红城脆"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适宜在陇东地区早春塑料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荞麦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栽培表现,扩大选择更适合谊区荞麦的栽培品种.通过研究16个引进荞麦品种及2个当地品种在赤峰地区的栽培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表明赤峰1号和北早生可以作为甜荞优良品种引进,西荞1号、苦荞04-46和黔苦3号可作为苦荞推广品种在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晋荞麦(甜)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晋荞麦(甜)3号是用60Co-γ射线处理甜荞品系83-230,采用集团选择和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2006年3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其在山西省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晋荞麦(甜)1号增产9.8%,适宜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种植。同时对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宁南山区不同甜荞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不同单位提供的8个甜荞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宁南山区对8个甜荞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定96-1产量稳定,较对照(宁荞1号)产量高,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定96-1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淀粉、粗纤维含量均较对照高,且总黄酮与DCI含量与对照无差异。综上所述,定96-1的产量高,品质好,可在宁南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合豫北平原种植利用的甜高粱品种,引进了9个品种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雅津甜13号、雅津甜69号、郑农甜等适宜夏播,籽粒产量水平225.53~406.17 kg/亩,饲草产量3 700.25~5 283.90 kg/亩;而雅津甜1号、雅甜3号、雅甜71号等品种夏播籽粒不能正常成熟。在生产实践中,若以收获种子为主,应选用前者,后者不适宜豫北平原种植利用。若以收获饲草为目的或者春播,后者可以种植利用,籽粒产量230.48~406.17 kg/亩,饲草产量4 326.36~5 596.70 kg/亩。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总施量相同条件下的氮磷钾肥比例对甜荞麦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吉乌1号有较宽的适宜密度幅度,其种植密度为36~45万株·hm~(-2)时有较高的产量。氮肥是影响吉乌1号株高生长、分枝和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钾肥比例有利于提高吉乌1号。在本地区吉乌1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肥料组合为密度45万株·hm~(-2),氮30 kg·hm~(-2)、磷15 kg·hm~(-2)和钾45 kg·hm~(-2)。  相似文献   

19.
糜子是晋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糜子品种,提高该地区糜子产量,本试验以9个糜子品种为种质资源,对参试品种生育期、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当地育成品种晋黍5号相比,赤黍1号、赤黍2号、榆黍1号、齐黍1号参试品种由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或不抗倒伏等原因,与对照相比减产幅度明显;晋黍8号、晋黍9号、晋黍10号、内糜8号茎秆粗壮、不易倒伏,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作为晋北地区不同生态区的主栽品种。同时,晋黍8号和晋黍10号产量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12个新引进的甜玉米品种在江山市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和产量等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金珍甜1号、浙甜1301、浦甜1号等品种产量高、食口性好、抗病抗倒性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山市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