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猪作为中国特有珍稀优良的地方微型猪种,以“一小、二纯、三香、四净”的特点著称于世,多年来一直受众多生命科学家和食客们的追捧。然而,产业发展速度慢、商品率低、保种效果不佳,香猪养殖效益不高,直接制约香猪资源优势的发挥。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赴产地从江县开展了实地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2013,(19):35-37
一、产业发展现状1.基本概况。从江香猪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以从江县西部月亮山为中心产区的稀有微型地方猪种,具有"一小、二香、三纯、四净"四大特征,是从江县乃至贵州的一大特色优势资源。近年来,为加大香猪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从江香猪产业,加快月亮山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县委、县政府以打造"原生态香猪品牌,建设百万头香猪大县"为目标,以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为基础,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强化疫病防控为保障,以建设肉类加工  相似文献   

3.
吴登勇 《中国猪业》2007,(11):16-17
从江香猪是贵州省从江县独有的优良地方猪种,其以体型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而闻名。1993年,农业部把从江香猪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9年,从江香猪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于是从江香猪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为了充分发挥从江香猪的品种资源优势,从江县委、县政府结合从江县的实际情况,作出从江香猪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在从江香猪原产区的8个乡镇建立从江香猪保种和生产基地,同时组建从江县香猪开发公司,充分发挥这个龙头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适度规律养殖从江香猪.走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从江香猪衣原体隐性感染情况,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分别采集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猪血清共318份,用ELISA方法进行样本检测。结果:从江县香猪抗体阳性率为34.4%(75/218),榕江县香猪抗体阳性率为60%(60/100)。表明在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猪主产区都存在衣原体感染,榕江县比从江县严重,规模场的香猪感染率明显比散养户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从江香猪气喘病(支原体)感染情况,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分别从江县和榕江县采集香猪血清共640份.用ELISA的方法对全部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总数为526份,阳性率为82.19%.表明在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猪普遍存在猪支原体感染,因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证从江香猪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从江香猪细小病毒病感染情况,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分别从江县和榕江县采集香猪血清共640份.用ELISA的方法对全部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总数为244份,阳性率为38.13%.表明在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猪存在不同程度的细小病毒病感染,因此,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对香猪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贵州香猪产业发展步伐,使香猪产业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在对贵州香猪产业近几年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香猪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香猪圈舍建设、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从江香猪圆环病毒病Ⅱ型感染情况,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分别采集从江县和榕江县非免疫香猪血清318份,用ELISA方法对全部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为66.04%(210/318)。表明在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猪主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圆环病毒Ⅱ型感染,且规模场的香猪感染率明显低于散养户。  相似文献   

10.
香猪是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中心产区的我国稀有的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 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珍稀畜禽保护动物。它具有体型矮小、四肢短细、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皮薄肉嫩、乳猪无腥臭异味 ,肉味鲜美 ,食而不腻 ,易早熟等优良特点 ,是加工制作色、香、味俱佳的高质量肉品的优质原料 ,也是人类医学科学研究及生命科学研究一个难得的实验动物。香猪自 1978年被发掘和 1986年正式列入《中国猪品种志》以来 ,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 ,从江县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香猪原种繁殖场。但由于不注重保种开发和选育提高 ,加之四川、上海、北…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传统家养猪种,香猪饲养过程粗放易于管理,同时其肉质鲜嫩、口感极佳,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在市场调节作用下,香猪养殖户不断增加,因此结合香猪养殖特点展开技术探讨是极有必要的。香猪具有早熟、肉质柔嫩鲜美、无腥味纯的特点,将其加工为腊肉、烤猪,具有良好的市场,在经济效益引导下,其养殖规模逐渐增加。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香猪养殖特点,并从猪舍建造、饲料控制、疾病预防等三个角度展开养殖技术探讨,希望能够为香猪养殖户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江香猪是我国特有的地方猪种,以其优良的肉质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保护和发展从江香猪不仅丰富我国的肉类资源,还能带动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以及可以发挥其在医学上的作用。文章通过从江香猪传统养殖技术进行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从该猪的自然环境、传统养殖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从江香猪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香猪是从江县的地方特色猪种,以形体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独特的优点而闻名全国。饲养香猪是从江县西部贫困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和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户均饲养规模较小以及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为了提高农民饲养香猪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之真正成为从江县西部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提出下列从江香猪提纯复壮技术措施。1加强香猪本品种选育,保证品种优良要提高从江香猪的生产性能,必须加大香猪本品种选育的力度,确保品种优良。从江香猪分大、小两个类型,大型香猪除具有…  相似文献   

14.
从江香猪的保种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香猪是我国稀有的地方微型猪种.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长期培育形成的.从江县是香猪的中心产区,香猪主要分布在加鸠、宰便、加榜、秀塘、刚边、加勉、光辉等乡镇及相邻地区.80年代初期,全县香猪年饲量3万余头.自1977年全国地方猪种资源普查发掘以来,香猪以其“体型小、肉味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而引起全国各地有  相似文献   

15.
贵州香猪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猪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微型地方猪种,主产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溶江县境内的月亮山区一带,分布在剑河县的久仰、南加、南寨,荔波县的东南部,以及都柳江上游雷山县的永乐区和丹寨县的排调等地。它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培育形成的。香猪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会上,香猪主产区贵州省从江县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1999年,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农业部130号公告列…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8):5-8
对贵州省从江县养殖的从江香猪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特殊的高产从江香猪群体。对同龄的高、低产香猪的体尺进行对比,同时采用PCR分析2个群体的促卵泡激素β亚基(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β)的基因型,结果表明,高产从江香猪群体的产仔数明显高于低产群体,同时,从江香猪高产群体的体长、体重、胸围、腰围4项指标明显较高(P<0.05),纯合的AA基因型频率也较高。结果表明:高产从江香猪不仅产仔数多,同时生长速度较快,基因更为纯合。从江香猪高产群体的深入研究将为香猪资源的多方位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测定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随机选取从江县香猪育种场24头3月龄从江香猪和32头8月龄从江香猪、贵州大学香猪种猪场20头8月龄剑白香猪和11头8月龄久仰香猪、广西环江九万大山香猪加工厂12头3月龄环江香猪。结果显示,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主要由含16、18碳原子的脂肪酸组成;每一类型香猪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比值均大于1,从江香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肌肉营养价值高;幼年香猪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于成年香猪,亚油酸含量以3月龄从江香猪最高,为13.35%。  相似文献   

18.
实现香猪产业化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猪是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中心产区的一个珍贵猪种,也是我国宝贵的品种资源。它的特点是:体型小。成年猪体重40kg左右,是理想的实验动物;肉质好。不但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据测定香猪瘦肉蛋白质高达81.46%,氨基酸含量为72.79%。分别比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猪养殖业开始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猪养殖期间常常会由于卫生设施不匹配、防疫措施不到位等情况而导致出现疫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加上猪养殖期间一旦出现疫病,则会严重影响地方畜牧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以及食物安全等,因此,需要全面落实猪养殖疫病防治工作.本文对猪疫病发生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相关的疫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从江县生态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繁育体系、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性保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品牌建设、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