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任华 《河北渔业》2011,(10):45-46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养殖成本的控制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工厂化养殖成本过高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传统开放式养殖相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具有节能、节水、高产出和生态保护等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有取代传统养殖方式的趋势。工厂化养殖主要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将养殖池中需要更换的养殖“废水”(包含残余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及其他水质污染物)进行处理,成为可循环使用且符合养殖水质要求的“健康水”,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高密度养殖的目标,最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张建华等,2013)。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集约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其高密度、低污染、高效率等独特的优势,契合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水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流态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及福利,同样,鱼类存在及运动也会影响到系统流态的构建。本文综合分析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流场条件对不同鱼类生长发育及福利的影响,鱼类及其运动行为对养殖池内水动力条件及性能的影响,以及鱼类对养殖池内流场流态、水体混合等的影响。将研究鱼类运动对流场特性的影响方法主要归纳为实测法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当前循环水养殖产业系统构建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方法建议,旨在为系统中水动力条件的设计拓展思路,促进循环水养殖产业流态构建向“鱼”与“水”兼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和海上网箱开展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养殖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观察掌握了黄带拟鲹的生物学特点,摸清了其温度、溶解氧等主要水质指标的要求及适宜的饵料种类和投喂模式,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室内工厂化及海上网箱黄带拟鲹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产量15~20 kg/m3,网海养殖产量10...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达到世界养殖产量的50%以上。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其高度集约化和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实现高效、绿色和清洁水产品生产的重要途径。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鱼类所食饵料的70%~80%通过鳃的扩散、离子交换以代谢产物或残饵的形式排入水中。  相似文献   

6.
过滤器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器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水族馆养殖的核心部分,对水质状况和鱼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典型的循环水水处理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三种类型的过滤器:机械滤器、化学滤器和生物滤器。每一类型均有不同的设计,使用不同的过滤介质,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目前所谓鱼类工厂化养殖多为室内流水集约化养殖,与采用封闭循环水的工厂化养殖差别很大。在广东省惠州市财兴实业有限公司集约化花鳗鲡幼苗养殖场,我们进行了1个水处理周期(7天)的水质监测,试图通过水体中p 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的指标的变化,探讨养鳗池水质因子之间作用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在半封闭式加热流水养殖条件下,在1个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滨  刘滨  雷霁霖  翟介明  颜阔秋  梁友 《水产学报》2013,37(11):1750-1760
基于水产福利养殖的理念,结合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环境可控性高的突出特点,倡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此,本综述从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福利影响因子分析、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福利需求、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水产福利养殖的科学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实施福利养殖的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集成的研究,为今后规范我国水产工业化福利养殖的生产过程管控,建立水产福利养殖保障机制,真正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主要病害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目前有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等,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一年多次营巢产卵、口腔卵孕育等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常规养殖的出口性经济鱼类。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致死温度在10℃以下。目前由于一些水质环境恶劣,池底不经常清除淤泥,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和溶解氧低的高密度养殖池塘和网箱养殖中,特别是在循环水系统,高密度放养和大量投放饵料的工厂化养殖中,罗非鱼的发病率较高,本文介绍了罗非鱼的主要病害及预防、治疗措施。一、主要病害及控制1.暴发性流行病…  相似文献   

10.
<正>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是在原有的工厂化养殖基础上,配备循环水净化设施、设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净化方式把养殖废水转变成可再利用的养殖用水,使用优质的人工配合饵料和管理技术进行的高度集约化养殖方式。与先进国家技术密集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相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7,(10):82-82
发病的病因是,养殖中水温在28℃以上,水质老化,池中氨态氮含量超标,饵料营养不全,或者饵料腐败变质,引起甲鱼抗病力降低而发生此病。2.防治方法(1)经常换水和排污:日常管理中要定期换水,并及时清理池底污物。在工厂化养殖中,池内水要经常流动,最好是循环水,并经常曝气,使水中含氧量增大,降低氨态氮以及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宁夏引进池塘循环水生态养鱼技术,通过在池塘中进行工厂化养殖工程建设,亩产量比传统池塘提高1.7倍~2.7倍,养殖区每平方米产量比传统池塘养殖提高70倍~110倍,饵料系数降低20%~40%,用药减少50%~70%,鱼类排泄物收集和处理达55%~75%。  相似文献   

13.
正本项目以鲟鱼等为主要养殖对象,针对亚冷水性鱼类对水质高要求及生物处理挂膜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构建俄罗斯鲟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对于推广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基本情况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占地面积约240米2,一共2套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每套系统由4个长为3.5米、深1.2米的方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水质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工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从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日益增多.工厂化养殖具有易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主要分为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两种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避免工厂化流水养殖的能耗大、水温和水质不稳定等缺点,且具有节水、环保和高效率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及天津等地,不同地区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环节也有区别,而采用不同养殖技术路线对大菱鲆的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大菱鲆养殖在我国主要有开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网箱养殖三种模式。大菱鲆属冷温型鱼类,其养殖水温通常在8~20℃,而循环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硝化菌需要在15℃以上时  相似文献   

16.
鲟鱼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循环水养殖存在着氨氮、磷酸盐总量不断积累的问题,影响鲟鱼品质和产量。为了提高鲟鱼循环水养殖效果,本文采用了6种水生植物,研究了其调节鲟鱼养殖水体氨氮与磷酸盐等水质、促进鲟鱼生长、改善鲟鱼品质的作用,结果显示:种植了水生植物的A、B试验单元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6.4%与56.6%,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64%与44.0%;鲟鱼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6.8%与96.5%,饵料系数分别为1.52与1.63;鲟鱼肉质口感好,没有泥腥味。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具有极强的去除能力,通过对水质的改良能提高鲟鱼养殖效果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龙勇 《河北渔业》2006,(1):25-25,37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配备循环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养殖设施对水交换的依赖.循环水系统在水产苗种孵育场、工厂化养殖场和城市水族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克服水源供应不足的困难和满足将水交换量降至最低的要求,并且使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大大下降,同时又具有保持养殖系统自身水质稳定、有效防止病害传播的特点,可以在水交换量极小的情况下维持水质条件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多种多样,但要达到高效都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充气;(2)清除颗粒物质;(3)生物过滤祛除氨氮和亚硝酸盐;(4)缓冲pH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 3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和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 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 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 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避免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 ℃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 ℃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和水温异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近年来青海湖裸鲤苗种培育工作由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转型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青海湖裸鲤一龄苗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面积共15000米~2,每个车间由7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构成,每个系统拥有配套的养殖  相似文献   

20.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在承担农业部渔业节能减排“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节能减排试点示范”项目过程中,对海水鱼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半封闭循环水养殖2种模式的投入产出对比、推广度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