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2年,安徽省池州市决定建设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茶叶文化园建设是园区的项目之一,要让600亩山坡迅速变成景观茶园。为了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采取了先沟后梯法开辟茶园、7年生大茶树深沟低栽、大茶树草绳捆土补丛移栽3项速成技术。1.先沟后梯法开辟茶园为了使茶园既科学又美观,要求建立等高等宽茶行,具体步骤是:清表→深翻→梳坡→划线→机械开挖栽植沟→施肥→肥上盖土→茶苗移栽(栽前先修剪)→浇水→平整梯面。梳坡是指将同一朝向的坡面梳刮成坡度基本一致,以便等高等宽。茶行宽度1.8 m,双条植。机械开挖栽植沟:采用的挖机铲斗30~40cm、履带内宽  相似文献   

2.
许允文 《中国茶叶》2008,30(11):32-33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国新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每年都在有计划地规模开垦荒山或换种改植,发展无性系良种新茶园。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凼大面积栽植茶苗的成活率很低,高的也仅有70%左右,而远距离运输的茶苗,很多成活率只有30%~50%,不仅损失很大,而且相应也推迟了新茶园的投产时间,影响了茶园经济效益。要想提高栽植茶苗的成活率,提早茶园投产,主要应认真掌握以下4个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熊飞 《中国茶叶》2014,(8):25-25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4.
正无性系茶园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势,也可促进机械化采摘,减少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园,面临着移栽成活率不高的困扰。在2013年7~8月高温干旱达50多天的情况下,湖北孝感市栽植的1万多亩无性系茶苗成活率只有20%~30%,而在调查凤凰山茶场时,发现该场采用创新技术,栽植的无性系茶苗150亩,成活率却达到了95%,移栽的  相似文献   

5.
二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32(2)
1.茶树栽植进行茶苗栽植、定型修剪、浇定根水,建设新茶园。改造茶园要完成换种改植或归并移植。2.茶树施肥生产茶园春茶开采前30~40天施催芽肥(沿树冠滴水线开施肥沟深10cm,宽10cm,施肥后以土盖沟平地),做好春茶生产准备。3.茶园防寒北方茶区要做好茶树越冬防护扫  相似文献   

6.
三月茶事     
1.茶树栽植在江南、江北茶区,先后进入新茶园栽植高峰期,按期完成茶苗移栽各项工作。2.茶树施肥根据茶芽萌发情况,在采茶前15天左右施催芽肥,高山茶园喷施0.5%的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预防赤星病。  相似文献   

7.
姚国坤 《中国茶叶》1989,11(4):12-14
茶树仿生栽培是茶园田间工程技术模仿生物结构和功能进行再创造的一种途径。众所周知,茶树栽培除了牵涉茶树本体外,还与外界环境和人类社会劳动密切相关。现代,随着茶园田间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茶园生态平衡由于人为的干预、环境的渐变而遭到破坏。因此,如何根据茶树生长发育规律,从茶园  相似文献   

8.
茶园耕作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茶园管理中一项例行的作业。它具有清除杂草、打乱土层、疏松土壤、促进土壤熟化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对茶园耕作的认识、耕作技术的掌握等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茶园免耕法的出现,大大地丰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兰岭茶厂位于湘阴县六塘镇,地处洞庭湖滨,新发展福云六号和福鼎大毫良种茶园650亩,茶园平均海拔150米。从1993年开发茶园起,就制定茶园坚决不用化学农药的方针,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茶园已实现八年未喷化学农药,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1.以市场为导向,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当时全国有很多普通茶卖不出去,但是没有农药残留的无公害茶叶相对较少。我厂领导认识到若干年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一定会走俏市场,因此决定建设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园. 2.坚决不用化学农药是死命令。 良种茶建园…  相似文献   

10.
茶园是介于典型农业和林业之间的生态系统。茶产业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积极开发建设生态低碳茶园是践行习总书记“三茶统筹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以茶园固碳减排为目标,围绕茶园生产管理,从茶园养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降低茶园碳排放的技术措施,从茶园土壤管理和茶园植树种草等方面介绍茶园固碳技术措施,以期为生态低碳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实现我国茶产业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求适合高山茶园的间作模式,探究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川西北茶园主要叶部病害种类;通过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山茶园主要叶部病害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圆赤星病和茶赤叶斑病;4种间作作物中黄豆和玉米是较为理想的间作作物。茶-黄豆间作的茶园茶饼病和茶炭疽病发病率最低,两种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单作茶园降低了85.12%和74.34%;茶-玉米间作茶园炭疽病发病率比单作茶园降低了49.76%。茶-厚朴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7.82%,是单作茶园的11.50倍。同时茶-厚朴间作茶园9月份炭疽病的发病率高达51.67%是单作茶园发病率的2.73倍。因此,黄豆和玉米是替代厚朴等林木类较为理想的高山茶园间作作物,间作黄豆可显著降低茶园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影响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间作经济作物对茶蚜种群数量和空间特征的影响,选择乌牛早品种的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杨梅、柑桔和吊瓜间作的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的茶园,进行茶丛上、中、下层各虫态的茶蚜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表明:纯茶园茶蚜总个体数显著高于间作茶园,4种间作茶园茶蚜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乌牛早-柑桔间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乌牛早-杨梅间作、乌牛早-吊瓜间作茶园;纯茶园茶丛上层茶蚜个体数最多;纯茶园茶丛上、中、下层茶蚜百分比依次为49%、29%和22%,间作茶园上层蚜数百分比显著增大;聚类分析表明,乌牛早-杨梅、乌牛早-吊瓜、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聚为一类,乌牛早-柑桔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茶园各自成为一类。分析认为:间作明显地改变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对蚜群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广西梧州是六堡茶的主产区,但茶园建设水平落后,茶园修剪、茶叶采摘、耕作、植保等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本文对梧州市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茶园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要通过加强农艺农机融合、研发和引进适用机械,改良茶树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茶园的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1茶园要实行“三三制”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森林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朱基总理提出:“生态建设退耕工程晚干一天,损失就会加重一分,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江河湖库淤积”。如果森林植物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洪灾可能性只有17%。建国以后,茶叶销量猛增,又要出口换汇,2000年,全国茶园面积111.6万h。我知道黔北情况,1977年,13个县毁林开梯一个山头接一个山头,东种西调发展茶园1.66万h,占全省茶园的37.2%,到了1993年投产茶园…  相似文献   

15.
茶园套种马铃薯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及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栽植行距较大,新植茶园及台刈茶园需一至三年后才能封行.行间套种产投比高,经济效益明显,一举多得.可作为茶园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寿波  傅懋毅 《茶叶》1997,23(2):23-27
本文概述了生态茶园的定义,建设生态茶园的意义及内容,并根据在安徽省黄山市及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县的试验资料,论述了模拟生态茶园的茶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般新建茶园植苗多在秋季、冬季和春季,但在什么季节最好,各地不一样。在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县山区,经过笔者近五年的调查和试验,认为该地茶苗冬季栽植效果最好。茶苗冬季栽植与秋季和春季栽植相比,笔者认为有以下好处:1.此时茶苗进入根系活动旺盛期,利于栽后新根生长冬季一般气温较低,黎平县当地气温一般在11月份会低于10℃以下,茶苗地上部分进入了休眠时期,而地下部分的根系进入了活动旺盛期。此时移栽茶苗,受伤的根系易恢复,易萌发更多的新根。  相似文献   

18.
舒菊香  王建林 《茶叶》2007,33(1):42-42
无性系良种扦插茶苗,无明显主根、侧根呈横向生长,一遇不适宜的气候环境,及粗放的栽植和管理就会出现大批死苗,降低成活率,影响茶园园相及茶叶高产稳产。为了探索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植成活率和促进茶树生长,笔者于2004年冬进行了茶苗移植的根系处理应用试验。供试茶苗为1年生的迎  相似文献   

19.
魏福炯 《茶叶》2001,27(3):53-54
1998年开始,我市根据绍兴农业丰收计划的要求,制定了《上虞市高效无性系良种茶园开发》项目,几年的实践,尝到了甜头. 1998年,在全市6个镇(乡)开展了此项活动,当年就发展迎霜、龙井43等无性系良种茶园84.6公顷,1999年发展了51公顷,2000年又发展新茶园77.6公顷.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60,(2)
福建省的旧茶园的特点是:另星分散,茶树衰老,缺株严重,一般每亩只有200—300叢,少的只有几十叢到100多叢,单位产量低。其栽植形式随着各地耕作习惯不同,有各种不同类型,概括有:(一)梯层叢栽式茶园。这种茶园大半是在茶树行间种植甘藷。(二)籬笆式茶园。即茶树栽植在梯层外沿一行,梯层内全部种植甘藷等农作用物,茶树仅占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