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食用动物的沙门氏菌感染与食品工业和公共卫生密切相关。沙门氏菌病是主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可通过许多指标判定其危害,检查部分指标,可确定其危害程度。本文是评述1975—1983年英国的有关报告。1975年的资料基于英国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的月份报告,以后各年的资料来自于《人畜共患病》杂志。为了能与原来的调查加以比较,这些资料仅局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沙门氏菌病。  相似文献   

2.
杨汉春 《猪业科学》2009,(12):24-24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频频暴发的食物中毒事件让很多人对沙门氏菌耳熟能详。在养猪生产中, 沙门氏菌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猪沙门氏菌病, 又名仔猪副伤寒, 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病是主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食用动物沙门氏菌感染与食品业和公共卫生密切相关。本文根据英国农业部实验室的月报和《人畜共患病》杂志的资料,评述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沙门氏菌病的危害及其严重程度。沙门氏菌病的流行情况牛1975~1983年牛沙门氏菌病发病率比1968~1974年有明显下降。1968~1974年记载发生20,326例,而1975~1983年为12,219例。这是因为都柏林沙门氏菌(S.dublin)感染明显下降了。1968~1974年,S.dublin感染占76%,而1975~1983年只占39.1%。现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常见的细菌性疫病,是由不同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是鸡群中主要的沙门氏菌病。目前,本病的发生主要表现在育雏阶段,幼龄畜禽感染常导致肠炎和败血症,成年动物感染常呈隐性或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5.
正牛沙门氏菌病,又称牛副寒伤,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引起败血症和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犊牛,有的可引起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沙门氏菌病不仅危害牛体健康,也危害其他动物及人的生命健康,必须予以重视。1临床症状成年牛感染沙门氏菌后,出现严重程度差别很大的肠道疾病。E型菌(通常为鸭沙门氏菌)感染后,一般引起轻微腹泻和脱水,发热1~7d,临床表现与冬季痢疾相似,病牛脱水和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菌属不同茵株引起不同动物沙门氏菌病的总称,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动物沙门氏茵可通过食物感染人类,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细菌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共有2500多种,抗生素在控制和预防沙门氏菌病方面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抗生索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沙门氏菌病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沙门氏菌、禽结核病、炭疽、李氏杆菌病等13种人畜共患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典型症状及易感动物,以切实有效控制人畜共患细菌性疾病在动物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欧盟近日发出G/SPS/N/EEC/336号通报.对原鸡与火鸡群沙门氏菌控制和检验制定了法规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如源自繁殖家禽的孵化卵、一日龄雏鸡和种用火鸡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或肠炎沙门菌,则对其实施贸易限制,类似于有关控制沙门氏菌及其他特定食源性人畜共患病介质的第2160/2003号法规对原鸡种用鸡群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仔猪沙门氏菌病属人畜共患肠道传染病,会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及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也阻碍养猪业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对仔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综合防治措施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浅谈食品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病,人们在探索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过程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有关进展报告如下,并介绍两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11.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多表现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孕畜发生流产。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通过消化道、粪、尿、乳及流产胎儿等排出。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欧盟成员国中多种食源性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弯曲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发生情况,为评价动物源性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噬菌体是病毒中分布最广泛和最常见的群体,具有专一性强、裂解效率高、易发现且成本低等优点。噬菌体现阶段已被用于人类食品安全卫生、动植物病原菌的控制等方面,是代替抗生素控制细菌病的重要手段。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菌,感染动物机体后会引发沙门氏菌病,导致幼龄动物出现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国内养殖业主要依赖抗生素防控沙门氏菌感染,但随着细菌的不断进化,沙门氏菌在不同物种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论文就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及噬菌体在防控畜禽沙门氏菌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畜沙门氏菌病由多种血清型肠道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败血症和肠炎。由于带菌动物、饲料与环境污染使疾病防控难度加大,可对引流拭子或牛奶过滤器取样培养,监测畜群的沙门氏菌感染状况。防控措施包括:避免引入病菌、控制畜群的病菌传播疾病和使用沙门氏菌疫苗,可有针对性地采用抗生素疗法。该病为人畜共患性疾病,需做好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人类、畜禽等动物各种疾病的总称,是细菌性人畜共患病之一,包括肠炎沙门氏菌等众多血清型在内的沙门氏菌则是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在公共卫生学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孕畜发生流产。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通过消化道、粪、尿、乳及流产胎儿等排出。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犊牛,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正沙门氏菌是一种饲料中常见的主要肠道杆菌,能够引起动物的食源性败血症。同时,沙门氏菌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畜禽的沙门氏菌感染主要与带菌动物及所食用的动物性饲料中的沙门氏菌的污染有关。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大量应用于养殖业中,导致动物源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对人、畜危害十分严重。现将诊断的一起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漫  李志荣  王辉 《中国猪业》2012,7(11):43-45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危害极大的疾病,其危害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二是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三是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对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以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猪带绦虫病、疟疾及旋毛虫病等5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例,论述人类对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病之一,在食品及公共卫生上极为重要。从前人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鸡肉污染与此菌有关,尤其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发生鸡蛋污染沙门氏菌引起人肠炎的食物中毒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沙门氏菌是一种肠道杆菌,无处不在,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及其环境之中。沙门氏菌病不仅是影响当今养禽业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经常在欧美、日本及我国发生,可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禽肉和蛋制品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