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枣粮间作复合系统中农作物产量动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  相似文献   

2.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4.4%,甘薯增产38.3%,间作大麦增34.5%,周年粮食增长4.3%;春玉米区小麦减产4.0%,玉米增产5.9%,甘薯增产17.5%,秋季增种黄豆增产23.1%,周年粮食增长7.3%。建立了带距与各作物产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选择株行距为 3.5m× 15m的枣豆间作田 ,研究其光照和土壤水分空间变化及其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作系统中树冠下和树冠外的光强分别为对照的 5 2 .2 %和 87.9% ,树冠下和树冠外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行中的 80 .2 %~ 82 %和 90 .4%~ 94%。由于光照不足和水分胁迫降低了大豆的株高和叶面积 ,树冠下和树冠外较行中分别减产 36 .3%~ 17.7% ;较对照田减产 2 1.3%和 2 .7% ,而行中大豆产量较对照增产 15 %。  相似文献   

4.
郭发定 《农家顾问》2010,(11):41-41
1.清洁枣园入冬前枣叶落叶后,要及时清扫园内落叶、病僵果、杂草等,集中起来烧毁,以消灭越冬的病孢子、菌丝和虫卵等。2.耕翻枣园实行枣粮间作的枣林,把株距间及树冠下的土壤进行深翻;没有实行枣粮间作的,要全园耕翻,特别是树下投影面积之内的土壤一定要进行深翻.距树干越近,耕翻应越浅,  相似文献   

5.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4.4%,甘薯增产38.3%,间作大麦增34.5%。周年粮食增长4.3%;春玉米区小麦减产4.0%,玉米增产5.9%,甘薯增产17.5%,秋季增种黄豆增产23.1%,周年粮食增长7.3A%,建立了带距与各作物产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正> 1 清扫枣园中的落叶及杂草 彻底焚烧 因为有些病菌和害虫在落叶、杂草中越冬,所以在入冬前枣叶落完以后,要及时清扫枣园中的落叶、杂草并进行彻底焚烧,可以减少菌源、虫源。这项管理技术对减轻枣叶斑点病、枣焦叶病、枣叶黑斑病、枣锈病和绿刺蛾等病虫害的为害,有比较好的效果。 2 深翻树冠下的土壤 实行枣粮间作的枣林,把株距间及树下的土壤进行深翻;没有实行枣粮间作的,要全园耕翻,特别是树冠下投影面积之内的土壤一定要进行深翻。距树干越近,深翻应当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喀什地区枣棉间作栽培发展较快,由于农户在掌握间作种植技术方面水平有限,管理粗放,栽培模式不合理,导致棉花产量低,影响农民收入。为提高喀什地区枣棉间作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索适合喀什地区枣棉间作的棉花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喀什地区疏附县吾克萨克乡4村3组。枣树间作地面积40公顷,枣树树龄5年,株行距1米×6米,土壤为壤土,前茬作物小麦、西瓜。  相似文献   

8.
高丽美 《河南农业》2011,(18):52-53
本文通过对中牟县枣粮间作区的栽培管理、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系统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具有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并具有防风固沙、调节田间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促进作物增产等作用.是平原沙区旱作的优良栽培模式,是防沙治沙、实现沙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枣粮间作与单纯作物种植之间的产量和产值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以枣粮间作为主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新淤地上是可行的。前 5年的经济效益比对照平均提高 1.56% ,可见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栽植枣树可以形成农田防护林带 ,提高土壤植被覆盖率 ,减少土壤蒸发 ,有效地抑制土壤返盐。因而 ,该法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在枣树配置结构的三种处理间 ,第一种处理 ,即枣树双行栽植 ,株行距为 3m× 3m ,枣行间距为 9m ,优于第二、第三种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定位试验,从生态经济角度对不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经济高效、生态安全的替代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间作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因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间作季节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单作季节产量明显增加.(2)禾豆间作不仅通过直接影响当季作物的产量形成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通过对后作作物产量的积极影响来提高后作作物的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复合种植模式整体的土地利用率.研究得出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全年提高了4.0%~7.0%.(3)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在间作季及全年的农枳械、农药、化肥的经济投入量减少,农机械、农药等措施的减少,降低了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外来干扰,这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来说意义重大.(4)间作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了各季及全年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产投比.全年经济效益最高可达25067.7元/hm2,比对照提高了18.97%.综合以上结果,从改善农田生态、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与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整体评价,禾豆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可以作为传统麦玉连作的替代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研制的技术路线、组方原理、试验研究结果等。用RPA进行常规蘸浆造林,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和生长量,可有效预防甘肃鼢鼠、草兔和牛羊的危害,定植2年后油松的高生长比对照提高8.0cm,对鼠类的综合预防效果提高10.2%~13.8%。用RPA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使苗齐苗壮,提高土壤的生产潜力。RPA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能够提高成苗率,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使苗木安全越冬,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起到以根提水,以水促长的作用,处理区油松幼苗保存量达0.5~0.8株/m2,对照区仅为0.07株/m2,处理区油松苗木平均高3~5cm,对照区为2~3cm。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复肥系统与肥效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机无机复肥是由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两大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其肥效受两者数量比例,两者配合的时间和在土体的分布及成粒状况的影响。上述量比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成粒效应对有机无机复肥的研制及应用,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从N×-3的结构,电子组态,价键出发来说明它所具有的高度活泼性和生物学效庆,交用酶学试验和杀虫效果来证实;对N^-3的杀虫机制,特点进行了探讨;对N^-3的杀虫应用前景也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生物科研的多因子间经常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各级交互作用,忽略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会导致结果的偏失,因此,必须补做常规试验进行验证.同时,由于多因子试验对生物科研的重要性,学术界忽略交互作用,尤其是忽略高级交互作用的观点有待矫正.  相似文献   

16.
化感稻新品系抑制稗草能力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22 个化感稻新品系和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 抑制稗草的能力,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封 行前抑草率.竞争抑草率\灌浆期抑草率\伴生稗草平均株高和稗草单株干物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院化感稻的 抑草作用受环境条件影响,其中化感作用表现相对稳定,竞争作用随环境变化较大曰化感稻的抑草作用主要表现在 抑制稗草萌发和资源竞争力弱的稗草死亡,封行前抑草率是影响其抑草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灌浆期抑草率,初步 筛选到12 份抑草特性强且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化感稻新品系3\4\6\7\12\14\15\16\17\19\21\22,其中化感稻新 品系15\16 在2011 年晚季和2012 年早季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草特性袁化感稻新品系6尧15尧19 在2011 晚季的抑草特 性优于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这些强化感稻新品系的筛选将有助于化感稻商业品种的选育及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7.
莱芜市“四荒”治理现状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蕾 《农学学报》2013,3(10):20-21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搞好“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针对莱芜市“四荒”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莱芜市实际简述了莱芜市“四荒”面积和治理开发现状,总结了莱芜市多年来“四荒”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分析了当前莱芜市“四荒”治理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四荒”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8个早熟加工番茄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两组共8个早熟加工番茄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在不同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存在差异,同一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较大差异,而且各自交系均具有其优势性状.组合HT48×HT19 在始熟期、前期产量和总产方面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组合HT69×HT27 和组合HT71×HT21在始熟期、耐压力、前期产量和总产方面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蜡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鲫鱼病害药物防治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芦荟等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对鲫鱼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均对致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甘草、鱼腥草、芦荟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槐米、桔皮的抑菌作用较弱。7种供试样品的最小杀菌浓度均远大于最小抑菌浓度,仅甘草、鱼腥草在500μg/ml时表现出弱的杀菌作用,其余样品在其选择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杀菌作用。[结论]所选择的7种药食两用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但仅具有弱的或不具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南疆地区沙漠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货物的运输、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讨论了沙漠公路的生态价值,分析了其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