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广西桂中地区种植的阔叶树,选择9个阔叶树种在桂中地区开展种植试验研究,4年生时测定其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保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黑金丝柚木、交趾黄檀、鸡翅木和黑木相思4种树种的保存率较高,对试验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小叶红豆、灰木莲保存率较低,适应能力较差.不同树种的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类群,A类群包含大花序桉、黑木相思和鸡翅木,生长较为迅速;B类群包含交趾黄檀、大果紫檀、白桂木、灰木莲和黑金丝柚木,生长速度中等;C类群包含小叶红豆,生长较为缓慢.综合评价:黑木相思生长速度快、保存率高、适应性强,适合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小叶红豆生长速度较慢、适应性较差,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广西桂南地区发展的阔叶树种,对桂南地区 9 年生 18 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胸 径、冠幅、保存率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树种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保存率较差,其他树种保存 率较高 , 表明大部分树种对桂南地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不同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存在极 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 18 个树种分为 3 个类群,A 类群具有较大的胸径和树高,较快的生长 速度,主要以木兰科植物为主;B 类群生长速度中等,主要以豆科、壳斗科和樟科植物为主;C 类群 生长速度较慢,多为豆科植物。香梓楠 (Michelia hedyosperma)、厚荚相思 (Acacia crassicarpa)、山白兰 (M. alba)、米老排 (Mytilaria laosensis)、灰木莲 (M. glanca)、火力楠 (M. macclurei)、蓝花楹 (Jacaranda mimosifolia) 具有速生且适应性强的特性,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柚木(Tectona grandis)、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土沉香 (A. sinensis) 生长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区7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西江林场的7种阔叶树种幼林内设置标准地,对其幼林期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老排和灰木莲的地径、树高及冠幅与树高显著相关,地径与冠幅相关不显著;西南桦、火力楠和降香黄檀的地径、树高、冠幅三者间都显著相关;黑木相思的地径与树高及冠幅显著相关,冠幅与树高相关不显著;红花荷的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6年在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采用从泰国等引进的交趾黄檀26个家系的营养袋苗,进行引种造林试验,2019年对其胸径、树高、冠幅和保存率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年生交趾黄檀不同家系间幼林生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胸径4.3 cm、树高4.89 m、冠幅2.62 m、保存率95.82%;表现最优的家系为13号,平均胸径5.3 cm、树高5.44 m、冠幅3.02 m,分别比林分平均值增加23.3%、11.2%、15.3%。根据胸径、树高生长量2个指标,用隶属函数法初步选出5个幼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家系(13、22、2、18、15号),可为交趾黄檀的引种与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交趾黄檀是著名的热带珍贵用材树种,其心材属上等红木,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文章系统阐述了交趾黄檀的经济价值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为获得2007年以来引种的该树种在西双版纳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对勐腊县及景洪市五个引种种植点的交趾黄檀、树高、胸径、冠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交趾黄檀在西双版纳州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生长快速,病虫害少。藉此还分析了其在州内发展具有的气候、土地、政策、技术等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6.
开展交趾黄檀不同家系扦插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4 a苗龄交趾黄檀家系扦插苗平均造林保存率较高,为94.37%,大部分参试家系扦插苗适应性较强,比实生苗生长更快;不同家系扦插苗树高、胸径、冠幅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地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树高重复力最高,地径重复力最低。通过综合评价,选择出了遗传稳定性最优的2号、13号家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的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规律,筛选适宜的套种树种,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技术支撑。2008年2月于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采用4个强度进行采伐,即保留密度分别为225(Ⅰ)、300(Ⅱ)、375(Ⅲ)和450(Ⅳ)株/hm2,于林下均匀套种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等5个乡土阔叶树种,2008年底调查套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此后至2016年每2年测定1次,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这些生长指标对不同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采伐强度显著影响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其中大叶栎和灰木莲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红椎的胸径和冠幅的生长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而红椎、格木的树高生长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格木的胸径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生长在套种第7年之前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此后其生长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香梓楠的胸径生长则一直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增大。大叶栎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灰木莲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树高生长高峰出现在套种后第3年;红椎、灰木莲、香梓楠的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在第5年;格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冠幅生长高峰出现在套种后第9年。马尾松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动态表现为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大叶栎、红椎、灰木莲的生长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香梓楠、格木受采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5种套种树种的生长特性,在桂西南开展马尾松中龄林近自然化改造,选用大叶栎、红椎、灰木莲进行林下套种,宜采用采伐强度Ⅰ、Ⅱ,而套种香梓楠、格木则宜采用采伐强度Ⅲ、Ⅳ。  相似文献   

8.
广西沿海砂质地风大、高温,土壤贫瘠,乡土阔叶造林树种选择困难.通过4年10个树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长表现为杂交相思(Acaciamangium×A.auriculaeform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铁刀木(Cassia siame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灰木莲(Mangleitia glauca)>越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austro-cochinchinensis)>稠木(Lithocarpus thalassic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墨西哥洋椿>(Cedreia mexican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杂交相思生长量虽然大,但干形差、耐寒性差,成活率偏低.枫香生长量大,保存率高、干形好、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小,林相整齐,可作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广西南部沿海地区推广造林.灰木莲、米老排和铁刀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中等,保存率中等,干形一般,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大,但林相整齐,可选择立地条件稍好地段造林.红锥、稠木、墨西哥洋椿、顶果木、越南青冈生长差,保存率低,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大,林相差,不宜在广西沿海砂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9.
为给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无性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6种1~4年生黑木相思无性系(SR3、SR13、SR14、SR17、SR25和SR53)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黑木相思无性系的存活率和保存率,测定树高、胸径与单株材积,分析重复力和遗传增益,采用隶属函数法分析不同黑木相思无性系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黑木相思无性系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均差异不显著。第4年时,黑木相思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重复力均较高;SR3无性系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均较大,变异系数较大。隶属函数分析表明,SR3无性系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SR53、SR14和SR17无性系,SR25和SR13无性系得分较低。SR3无性系可在广西玉林市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进行4种壳斗科常绿树种容器苗造林试验。根据造林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变动系数值,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系统聚类方法,比较4树种早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青冈的保存率最高,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其它生长指标差于另3种树种。综合比较反映,米槠表现最优,小叶青冈、鹿角栲表现居中,青冈次于前3种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