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粒种咖啡Ruiru11枝插条的生根倾向和荫蔽要求WAMATU,J.N.在肯尼亚咖啡研究所的几个商业苗圃,正进行着小粒种咖啡Ruiru11的嫩枝插条生根试验.以增加杂种种植材料。建立的两个苗圃试验,一个测定带6个节的徒长枝插条的生根能力,另一个试验评...  相似文献   

2.
种植方法和种植密度对Ruiru11产量的影响NJOROGE,J.M.等在肯尼亚的3个对比试验区,在小粒种咖啡Ruiru11的头茬生产期,对单干或2干系植法、定植密度在1600—4800株/ha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所有试验区,无论种植密度如何,2干系植...  相似文献   

3.
滴灌和种植密度对小粒种咖啡产量和质量的影响GATHAARA,M。P。H等观察了1986-1989年期间,滴灌(在土壤水分亏空达100mm后,每隔4周施用76mm水)与无灌溉(降雨供水)条件下6种种植密度(1322-3966株/hm2,1979年种植)...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密度为8250株/ha时,产量增加极显著,年产干豆1239.83kg/ha;品种比较中;墨西哥11号(A2)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品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年产干豆为1478.45kg/ha。  相似文献   

5.
云南小粒咖啡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及丰产栽培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咖啡种质库选出的13个小粒咖啡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4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建立咖啡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区和丰产栽培试验区,以验证各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优良特性,和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筛选出CIFC7963、28号可在云南适宜植区大规模种植;T8667、T5175、CatimorP88、CatimorP128等4个品种可以扩大种植。景洪试验点年均气温高(22.4℃),超过小粒种咖啡对最适年均温(19~21℃)的要求,不适宜种植小粒种咖啡。  相似文献   

6.
小粒种咖啡主干和一级分枝刮皮有效防治咖啡虎天牛P.KRISHNAMOORTHYBHAT等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quadripes(hevr)是小粒种咖啡(Arabicacoffee)最重要和最严重的害虫。Bidie(1869)报道,186...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小粒种咖啡生产中普遍采用每亩种植222株以下的密度,单位面积干豆产量较低。八十年代初,潞江农场在1958年建立的2.4亩适当密植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亩植400株左右的密度,获得了高产。近年来,国外一些咖啡植区进行小面积高密度栽培试验结果亦获得了高产。在云南低海拔咖啡植区环境条件下,小粒种咖啡究竟以何种种植密度为宜?我们于1981—1985年布置了小粒种咖啡不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粒种咖啡叶片矿质养分周年变化的初步研究吕玉兰(云南农科院热经所)咖啡施肥是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直接影响着咖啡的产量和品质,在许多咖啡种植国(如巴西、印度)早已采用依据土壤和叶片分析,制定施肥推荐方案的方法指导生产施肥。我省热区大面积种植咖啡起...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的小粒咖啡种植面积现已超过1.33万hm2,其中思茅地区超过1万hm2,是目前云南小粒咖啡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两个地州的咖啡病虫害种相似,笔者于1997~1999年随同新加坡雀巢研究发展中心的病害专家Dr.Tey Chin-Chong和虫害专家Ms.Chin Chiew-Lan巡访两地的咖啡园,发现有5种新病害和1种新虫害(国内尚未报道),虽然这些病虫害发生面不广,但在个别咖啡园、个别年份仍很严重,为了让更多的小粒咖啡种植者能有所了解,特报道如下:1 病害1.1 美洲叶斑病(American Leaf Spot)病原菌为Mycena citricolor(be…  相似文献   

10.
<正> 研究了灌溉,植距和其它有关因素对小粒种咖啡的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有效辐射通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五月份(雨季),树冠顶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受灌溉和咖啡密度的影响较小,而灌溉植株中下层树冠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小得多,咖啡密度增加,其通量显著下降。九月份(旱季),灌溉对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影响较少,但在密植  相似文献   

11.
干热区是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利于小粒咖啡开发种植。但由于干热区多分布于低凹河谷地带,年均温较高(20~℃),年降雨少而不均(一般年~,22500700mm多集中于~月),蒸发量大(~793 000 ),相对湿度低(年均),干旱期长4 000mm<64%(~个月),冬季又易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78一些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害(~℃〕和冻害50(℃),对小粒咖啡造成减产或毁灭性灾害。解<0决旱害与寒害问题,将是干热区小粒咖啡栽培技术的关键。根据干热区的气候特点及多年来小粒咖啡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云南垦区提高小粒种咖啡豆质量的措施蒋青年(云南省农垦总局生产处)云南垦区具有发展的小粒种咖啡(Coffeaarabical)生产的自然优势和市场优势。在长期的咖啡栽培实践中,根据小粒种的生长习性和云南的小气候环境条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3.
云南干热地区与小粒咖啡原产地气候相似 ,因气候干热 ,干湿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种植的小粒咖啡不仅投产早、病虫轻、产量高 ,而且具有味道醇和、香气浓郁的独特风味 ,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干热区种植小粒咖啡也因降雨不足、干燥度大 ,常出现落花多、枯枝多、干果多等问题。根据小粒咖啡生长发育习性及干热区气候特点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是 :1 选用优良品种 ,培育健壮苗木1.1 选用适宜品种选用优良品种应同时具有高产、优质、抗旱、抗寒等特性。除原来主要种植的品种波邦、铁毕卡等品种外 ,现引进推广的卡蒂莫系列、SL系列等在…  相似文献   

14.
小粒种咖啡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探索——记瑞丽农场莫里分场咖啡间种刘铁骑杨必芬(瑞丽农场莫里分场瑞丽679600)瑞丽农场莫果分场1981年无荫蔽种植咖啡,到1990年以来。由于灭字虎天牛和旋皮天牛的为害。虽然有一套较为慎密的防治措施,但操作繁冗,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 位于怒江河谷西岸的潞江农场,属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适宜咖啡等热带作物的发展。近年来该场咖啡生产发展较快,到1982年初累计种植小粒种咖啡2570亩,年产干豆可达1600担左右。 早在六十年代初曾种植丰产试验地2.4亩,平均亩产干豆1601.3,为我国首创最高单产记录,到七十年代末,这块丰产试验地仍然保持国内小粒种的高产记录。获得高产的主要经验是:密植并认真贯彻深翻改土,重施肥,合理灌溉等高水平的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评述云南小粒种咖啡不同形式的荫蔽栽培和高海拔区域小粒种咖啡种植对是否要荫蔽栽培的选择;分析了荫蔽栽培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荫蔽栽培技术规范的重要性,旨在充分发挥荫蔽栽培的技术优势,促进云南小粒种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海南种植的小粒种咖啡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差,除与栽培管理因素有关外,主要是由于品种混乱和种质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85年从现有的小粒种咖啡中,选出几个较好的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粒种咖啡原属热带雨林下层植物,其生长和产量与光、热、水及土壤等,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小粒咖啡种植于阴坡或半阴坡及采取适当的人工荫蔽(荫蔽度控制在30—35%),不仅提高了咖啡的抗逆性,减少日灼、寒害及病虫害等,而且还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昆明方天科技公司生产的动植保叶面肥有促进植物生长、增产和抗逆的作用,并具有高效无公害的特点,已在多种植物上应用。为了在云南小粒种咖啡园应用这种叶面肥,我们于2001年4月~2002年3月在思茅金象咖啡公司小粒种咖啡园进行小面积的应用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材料和方法选择投产第2年的卡蒂莫P4品种咖啡园进行试验。试验设喷施动植保叶面肥5 500倍液和清水对照(其它为常规管理)两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33m2。试验分别在咖啡幼果期(4月5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5日)喷施一次叶面肥(对照施清水),均为常规管理。每个小…  相似文献   

20.
咖啡种子质量是确保咖啡育苗中出苗率和壮苗率的关键指标,试验采用常规沙床催芽育苗方法,以周(w)为测算时间单位,对小粒种咖啡种子发芽指标进行测算,探讨用发芽指标衡量小粒种咖啡种子质量。结果显示,发芽势(GE)、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发芽速率系数(CRG)、发芽速率指数(IRG)、发芽整齐度系数(CUG)和发芽时间变异系数(CVT)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1.6%、96.8%、28.19、236.94、0.2724、19.36、1.4137和0.2295,重复数的平均值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作为衡量小粒种咖啡种子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