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一龙 《农家致富》2005,(21):33-33
一、播种后菌种不吃料 (1)培养料含水量过高:重新拌料(灭菌)接种。(2)发菌时产生烧菌.菌种已死亡:清料或重新灭菌接种。(3)培养料杂菌污染严重:清料或重新灭菌接种。(4)发菌温度过低:采取加温、堆积、覆盖等措施提高料温。(5)菌种退化、老化:重新拌料(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2.
古卫红 《河北农业》2019,(10):20-22
<正>我市栽培的食用菌大部分是木腐型的,而熟料袋栽是目前北方栽培木腐菌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的熟料袋栽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食用菌生产效益的下降。一、袋栽培养料变酸变臭培养料装袋接种后,料内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影响菌丝生长。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料不够新鲜干净,有大量杂菌,特别是经过夏天雨季的陈料,如果消毒灭菌不彻底,料内的各类霉菌大量繁殖,导致培养料酸败,产生酸臭味;拌料的水分过多,料内氧气不足,使嫌气细菌和酵母菌繁殖,导致培养料腐烂  相似文献   

3.
果园,特别是成林果园的土地,由于荫蔽大,光照少,很少栽培其他作物。充分利用果园的土地空间和荫蔽条件,一年种三季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既可实现果树园的多层次开发增值,又能为社会提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是一种立体开发、集约经营的好模式。具体作法是:一、冬栽平菇每100平方米培养床备干棉籽壳或稻草等作物秸秆(切碎)1500—1800公斤,制好的菌种150—200公斤。11月上、中旬,选晴天在果园翻土做厢,厢高20厘米,厢宽1.3米,每个树空做两厢。然后,用生石灰或乐果等进行灭菌和杀死害虫。上料前,须将培养料进行消毒灭菌和杀死害虫,一般可用1%的石灰水加0.2%的多菌灵处理棉籽壳等培养料,一边拌料,一边加入药液,其湿度以让培养料吸足水分,用手一抓,有水滴渗出但无水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近年来,相关人员不断改进食用菌栽培技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调配、装袋灭菌、接种、水肥管理、无菌条件控制及酸碱度和湿度控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是茶树菇原产地,以往一直靠手工作坊式生产。前不久,江西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的茶树菇菌包一体化生产线设备投入使用,使以往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变为集原料筛选、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等为一体的流水线生产,有效提高了茶树菇菌种的成活率和生产效率,日  相似文献   

6.
一、菌糠代精料喂猪 培育食用菌后留下的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等培养料,经过必要处理可得到菌糠。一般每10公斤培养料可得到6公斤以上的菌糠。用菌糠拌料喂猪,比米糠好,能接近玉米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菌糠代精料喂猪 培育食用菌后留下的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等培养料,经过必要处理可得到菌糠.一般每100公斤培养料可得到60公斤以上的菌糠.用菌糠拌料喂猪,比米糠好,能接近玉米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优良菌种选用的金针菇菌种应具有以下特征:①菌株属性优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表现为菌丝粗壮有力,子实体出菇旺,菇体优,根部粘连少,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②菌种质量好,纯度高,无虫,无杂菌污染等。生产中多选用适宜鲜销的杂交19、苏金6号、8号和三明1号以及适宜制罐的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二、栽培增产措施(一)加大培养料的含水量,增加培养料中营养与微量元素,金针菇为喜湿性菌类,特别是白色金针菇对水分的要求更高。出菇期间因不宜向菇体喷水,拌料时可加大用水量,使料的含水量达70%左右。以手握料指间能滴下4 ̄5滴为好。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食用菌袋料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原材料栽培器皿及菌种的选择原则和培养料的灭菌、接种的规范、出菇期管理、培养场地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食用菌生产中,劳动力投入最多、生产技术要求最高就是菌棒制作。笔者多年以来,通过到陕西西安、江苏连云港、福建厦门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地生产实际,与食用菌界同仁一起对平山县工厂化菌棒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进行了长期探讨研究。通过对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等生产机械的组装配套,提高了各环节生产自动化程度,从而使食用菌菌棒制作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为珍贵而稀有的生物药材。介绍了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包括菌种制备、培养基原料配制、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等内容,旨在为蛹虫草菌种制备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蘑菇、香菇、平菇等秋栽菇类的菌种,大多是在夏季进行生产和培养的。在高温条件下制种,往往污染率高,而成品率低。因此,为了保证秋菇适期种植和夏季菌种生产的质量,必须抓好灭菌、接种、培养这三条技术措施。1 抓好培养基灭菌 夏季温度高,配制的培养基要求新鲜、不霉变、拌好的原料要及时装入瓶、袋灭菌。制做瓶装菌种,要  相似文献   

13.
总结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与层架建造、栽培菌种选择与温型搭配、栽培季节安排与备种备料、培养料配制与拌料装筒、灭菌消毒与冷却接种、养菌翻堆与刺孔、菌筒转色与脱袋、菌筒催蕾与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塑料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树 《农技服务》2008,25(10):46-47
从季节选择、培养料制作、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金针菇的塑料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棉壳不经堆制制蘑菇菌种,经反复试验和生产验证,已摸索出最佳培养料配方、适宜的制种季节、灭菌条件及制种工艺流程。证明不堆制料菌种具有省工省本、发菌快、抗逆性强、菌种保存期长、不易衰退、产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利用食用菌废料制作菌种和种菇食用菌废料若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便可将其晒干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新原料中,一般用于制作菌种和做栽培料。  相似文献   

18.
正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地发生诸如绿霉、青霉、曲霉、根霉、毛霉以及细菌等杂菌污染,高温季节尤为严重。生产过程中由于杂菌的侵害,往往会引起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寻找杂菌污染的原因,对于提高栽培的成功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常情况下,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污染率在5%以下,如果超出了这一范围,就需要我们查找原因了。造成菌种污染的原因如下:1.灭菌不彻底培养料灭菌不彻底会造成杂  相似文献   

19.
培养料灭菌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灭菌即将培养料中的杂菌全部杀死.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再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生产造成损失.灭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普及,食用菌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品种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各种食用菌以后留下的固体废物叫蘑菇渣,简称菇渣,又叫菌糠、菌渣、下脚料等。在种植蘑菇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大量废弃的蘑菇料渣产生。生产实践表明:100kg培养料,收获100kg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kg菇渣废物。食用菌生产者在蘑菇采收后,感到麻烦的是留下来的废料既占在地方,又污染环境。利用蘑菇渣和粗纤维降解菌种通过发酵配制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