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明确一起致中华条颈龟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的中华条颈龟体内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通过对分离菌的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动物攻毒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灰白色、不透明、圆形、边缘整齐、表面湿润且光滑、中间凸起的菌落;在SS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浅橘红色、圆形、光滑的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菌体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对排列,并将该分离菌命名为HNJ002;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运动性,且葡萄糖、蔗糖、半乳糖、麦芽糖、果糖、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D-葡萄糖产酸、D-葡萄糖产气、明胶水解、氧化酶、吲哚、V-P试验反应为阳性;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与GenBank中登录的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且同源性达99%以上;动物攻毒试验显示,该菌对中华条颈龟有较强的致病性;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其对多数抗菌药较为敏感,对罗红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中度敏感,仅对少数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青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研究结果可为防治中华条颈龟维氏气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海口某龟鳖养殖场送检的发病中华草龟的病原,本试验从患病中华草龟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生长菌(命名为J1)。经菌落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并进行攻毒及耐药性试验验证其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光滑、湿润黏稠、灰黄色、不透明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果糖、柠檬酸盐、硝酸盐、氧化酶、接触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呈阳性,而葡萄糖产气、葡萄糖产酸、鸟氨酸脱羧酶、乳糖、麦芽糖、V-P试验等呈阴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登录的假单胞菌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恶臭假单胞菌聚为一簇;人工攻毒试验证实分离菌可使中华草龟发病并死亡,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龟相似;耐药性分析发现,分离菌株对妥布霉素、头孢拉定、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头孢克洛等多种药物耐药。本试验结果可为龟鳖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海口某龟鳖养殖场送检的发病中华草龟的病原,本试验从患病中华草龟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生长菌(命名为J1)。经菌落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并进行攻毒及耐药性试验验证其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光滑、湿润黏稠、灰黄色、不透明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果糖、柠檬酸盐、硝酸盐、氧化酶、接触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呈阳性,而葡萄糖产气、葡萄糖产酸、鸟氨酸脱羧酶、乳糖、麦芽糖、V-P试验等呈阴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登录的假单胞菌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恶臭假单胞菌聚为一簇;人工攻毒试验证实分离菌可使中华草龟发病并死亡,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龟相似;耐药性分析发现,分离菌株对妥布霉素、头孢拉定、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头孢克洛等多种药物耐药。本试验结果可为龟鳖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贵州芩巩县某养殖场草鱼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16S rDNA与gyr B基因测序及系统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从发病草鱼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GZQG2019,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圆形、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菌落周围呈现β-溶血环;革兰氏镜检显示,分离菌呈两端钝圆短小阴性杆菌;16S rDNA、gyr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在99%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使用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对四环素、丁胺卡那、多黏菌素B和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等8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对健康草鱼具有强致病性;10种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携带气溶素、热不稳定性肠毒素、溶血素、核酶、丝氨酸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酯酶7种毒力基因。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草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毒力,且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耐药,为维氏气单胞菌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贵州芩巩县某养殖场草鱼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16S rDNA与gyr B基因测序及系统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从发病草鱼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GZQG2019,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圆形、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菌落周围呈现β-溶血环;革兰氏镜检显示,分离菌呈两端钝圆短小阴性杆菌;16S rDNA、gyr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在99%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使用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对四环素、丁胺卡那、多黏菌素B和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等8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对健康草鱼具有强致病性;10种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携带气溶素、热不稳定性肠毒素、溶血素、核酶、丝氨酸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酯酶7种毒力基因。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草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毒力,且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等耐药,为维氏气单胞菌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 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 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某养殖场种鸭突然发生散发性死亡,为了探究其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病原分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雏鸭人工感染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呈现圆形灰白色菌落,在血琼脂培养基中呈现出β溶血;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氨苄、氨苄西林等10种抗生素敏感;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可造成雏鸭的死亡;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对小鼠的LD50为5.0×10^6.5cfu。总之,本实验从病鸭中分离到1株A.veronii,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A.veronii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菌棉签深入病死鸡鼻窦腔深部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革兰氏染色、血凝活性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富含V因子血琼脂平板上分离到一株灰白色、圆形、边缘整齐的光滑型小菌落,菌落在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等培养基上无明显菌落生长;镜检观察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血凝活性,符合副禽嗜血杆菌生化培养特性;细菌16S rDNA核酸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为副禽嗜血杆菌。分离菌株对妥布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旨在确定河北昌黎县某花鸟鱼店宠物草龟发病死亡的病因,笔者从发病草龟体内分离纯化出1株优势菌CLW-1,通过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测序对其分析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测试检测菌株的耐药性,通过斑马鱼接种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菌在血琼脂平板形成湿润、表面光滑、呈β溶血的灰白色菌落,在RS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光滑湿润的黄色菌落;革兰染色镜检为阴性短小球杆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分离菌株CLW-1与维氏气单胞菌为同一族,相似性均达99%以上;斑马鱼接种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较高的致病力,其LD50为1.26×106CFU;毒力基因扩增结果表明,分离菌株CLW-1具有aerAExuLipSer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CLW-1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恩诺沙星等敏感;对呋喃唑酮、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等中敏;对麦迪霉素、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等耐药。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此分离菌株CLW-1为维氏气单胞菌,携带毒力基因,具有较高致病力,应用对应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为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一起花边鸭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从发病鸭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GZZY2019,分离菌在鲜血培养基中呈现圆形、表面光滑、边缘规则、半透明的露滴状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等,鸟氨酸、尿素、吲哚等试验阳性;细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州省某养殖场罗曼粉鸡发病病原的特征及其耐药性,本试验从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命名为GZ2019,并对其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半透明的灰白色小菌落,鲜血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的一致,但不溶血;革兰氏染色结果镜检显示,分离菌为成双排列的阴性球杆菌,偶见单个存在或链状排列;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枸橼酸盐利用、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阳性,硝酸还原、氧化酶、葡萄糖发酵等反应为阴性,无运动性;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不动杆菌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2.6%~99.9%之间,与申氏不动杆菌LUH 4760株(GenBank登录号:AJ275041)、SNSK 752株(GenBank登录号:MG584984)、MCDA01株(GenBank登录号:KY385627)及RP1株(GenBank登录号:MG461636)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和痢特灵敏感,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新霉素、环丙沙星、羧苄西林等17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隔离饲养1周仅死亡1只,死亡率为20%,表明该分离菌致病性较弱。本试验成功分离出1株低致病性申氏不动杆菌GZ2019,可为鸡源申氏不动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省某养殖场罗曼粉鸡发病病原的特征及其耐药性,本试验从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命名为GZ2019,并对其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半透明的灰白色小菌落,鲜血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的一致,但不溶血;革兰氏染色结果镜检显示,分离菌为成双排列的阴性球杆菌,偶见单个存在或链状排列;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枸橼酸盐利用、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阳性,硝酸还原、氧化酶、葡萄糖发酵等反应为阴性,无运动性;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不动杆菌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2.6%~99.9%之间,与申氏不动杆菌LUH 4760株(GenBank登录号:AJ275041)、SNSK 752株(GenBank登录号:MG584984)、MCDA01株(GenBank登录号:KY385627)及RP1株(GenBank登录号:MG461636)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和痢特灵敏感,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新霉素、环丙沙星、羧苄西林等17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隔离饲养1周仅死亡1只,死亡率为20%,表明该分离菌致病性较弱。本试验成功分离出1株低致病性申氏不动杆菌GZ2019,可为鸡源申氏不动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青海省某养殖场牦牛肺脏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发现,这3株细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与副乳房链球菌(Spu)同源性为99%;分离株在TSA琼脂培养基上呈光滑圆形,半透明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α溶血;其中Spu-1分离株对小鼠具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链霉素耐药,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麦迪霉素敏感。研究结果为了解牦牛副乳房链球菌的流行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株引起鸡的一种以小鸡下白痢,母鸡卵巢炎为特征的典型经卵垂直传播的传染病。本试验通过对送检病鸡进行剖检,对其心、肝和脾进行细菌分离,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运动性观察,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两端钝圆的细小革兰氏阴性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露滴状、灰白色菌落。在SS培养基上呈无色透明圆形光滑菌落;在DHL培养基上呈红色、圆形光滑细小菌落;在XLD培养基上呈粉红色、圆形光滑菌落;在科玛嘉培养基上呈紫色、圆形光滑湿润菌落。无运动性,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蔗糖和卫矛醇。不能利用枸橼酸盐,吲哚阴性,氧化酶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萘啶酸、罗红霉素、利福平和磺胺异噁唑完全耐药;对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哌酸和氯霉素为中敏;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都敏感。  相似文献   

16.
鲤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贵州某鲤鱼养殖厂鲤鱼死亡的病因,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菌体形态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动物感染试验、毒力基因检测等。结果显示,从死亡鲤鱼病变组织中分离到的细菌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的灰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M-R和V-P试验阳性;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大小为1 421 bp的片段,测序发现,该分离菌与16株嗜水气单胞菌相应序列同源性达75.3%~10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妥布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5种药物呈现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羧苄西林等药物呈现耐药,经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Sul1、Sul2和Intl1 3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致病力,经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aer、hly和act 3种毒力基因。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得到了一株耐磺胺类药物的鲤源嗜水气单胞菌,为该鲤鱼养殖厂的鲤鱼疾病防治与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一起致乌龟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从患病龟体内分离出一株优势菌,并通过革兰氏染色观察、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表面粘稠、大而凸起、白色的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球型,成葡萄串状排列;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葡萄糖、触酶、氧化酶等呈阳性反应,而密二糖、鸟氨酸脱羧酶、V-P反应等阴性;16S rRNA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菌株与GenBank登录的松鼠葡萄球菌聚为一簇,且同源性达99%以上;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对乌龟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特性分析显示,该菌对多数抗生素较为敏感,但对大环内酯类及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为乌龟松鼠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收集送检病鸡的病料,无菌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肺脏等组织接种于麦康凯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16 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荚膜分型PCR鉴定,同时用12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分离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麦康凯平板上未见菌落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呈光滑、湿润的露滴样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两极浓染的短杆菌;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够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不能发酵乳糖和麦芽糖;同时,16 S r RNA基因序列和荚膜分型PCR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痢特灵、左氟沙星、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氯霉素、美洛西林、卡那霉素等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9.
鲤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明贵州某鲤鱼养殖厂鲤鱼死亡的病因,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菌体形态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动物感染试验、毒力基因检测等。结果显示,从死亡鲤鱼病变组织中分离到的细菌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的灰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M-R和V-P试验阳性;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大小为1 421 bp的片段,测序发现,该分离菌与16株嗜水气单胞菌相应序列同源性达75.3%~10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妥布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5种药物呈现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羧苄西林等药物呈现耐药,经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Sul1、Sul2和Intl1 3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致病力,经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aer、hly和act 3种毒力基因。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得到了一株耐磺胺类药物的鲤源嗜水气单胞菌,为该鲤鱼养殖厂的鲤鱼疾病防治与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确诊昆明市东川区某养鹅场疑似葡萄球菌感染鹅群的致病原因,采集发病鹅的脑组织、肿胀关节脓液及肝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湿润、无色、表面凸起的圆形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能产生β溶血,镜检呈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生化鉴定结果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反应特征;分离菌16S rRNA扩增序列分析表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株系的16S rRNA序列,综合研判分离菌株为鹅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等敏感,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大观霉素等具有耐药性;该分离菌株接种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该场鹅群感染的致病因素之一,该分离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应引起重视。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鹅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