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华坪县引种杂交稻时间较早,20世纪70年代就引种试种,因普遍推广种植杂交稻,全县粮食持续稳产高产。20世纪80年代,随着坝区杂交稻的高产稳产,全县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各地也陆续推广种植杂交稻,种植范围逐年扩大,遍及全县山区19个种稻村。到2007年全县山区杂交稻种植面积为553.3hm2,占全县山区水稻总面积的41.5%。目前山区种植杂交稻面积最大的是永兴乡,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了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品种更替所引发的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变化,以期为花生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54对SSR引物对68个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进行检测。【结果】共获得173个位点,检测到872个等位变异,平均为5.04个等位变异/位点,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014~0.881,平均0.477。20条染色体中,b07遗传多样性最高,染色体a04最低。品种更替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品种更替对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影响最为显著,与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品种相比,表现为等位基因遗传丰富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加、品种间遗传距离略有降低。20世纪80年代以后,SSR位点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和品种间遗传距离均无明显变化。检测到5个等位变异数随年代增加减少的SSR位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类群分布与系谱及地理来源相关,与品种更替年代无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生品种更替过程中,主栽品种等位基因丰富度增加,而等位基因分布均匀度尚未产生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9个玉米新品种在垄沟种植模式下的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玉米新品种在垄沟种植模式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崆峒区均能成熟。折合产量以先玉1483最高,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1%;其次是玉源7879,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正大1689排第3,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3%;先玉1321排第4,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4%;富友968排第5,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5%。上述5个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和青枯病综合抗性也较强,可作为崆峒区海拔1 400 m以下区域垄沟种植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盐城市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中药材、甜料、香料、麻类等特种经济作物种植。此后,盐城市特种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拓展,品种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升。至2016年底,全市种植特种经济作物面积近30万亩,总产达到18.36万吨,涉及80多个品种,9个县(市区)40多个镇建立了150多个生产基地,特种经济作物的直接产值达到16.5亿元,涌现了"中药材之乡"、"甜叶菊之乡"、"何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半人口的食物有80%是大米.高产品种和不断提高"绿色革命"种植技术,使得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水稻总产量迅速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水稻产量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低于人口增速.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合特性的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水分适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21世纪最初的10年(00年代)不同年代海河低平原区主栽的冬小麦品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品种更替,20世纪70—00年代品种生殖生长阶段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都较50—60年代品种有了明显提高,且Pn的高值持续时间变长;2)雨养条件下,90—00年代品种孕穗期的Pn与正常灌溉时没有显著差异,且显著高于50—80年代品种;50—60年代品种开花期的Pn较正常灌溉时上升,并在开花期和灌浆期显著高于70—00年代品种。70—80年代品种在生殖生长阶段各生育时期的Pn较正常灌溉时的降幅都最大。由此说明,在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90—00年代品种在开花前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较强,50—60年代品种在开花后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较强,而70—80年代品种在生殖生长阶段的各生育时期对水分亏缺都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近50年来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10个代表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生产、源库关系和株型的差异。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水稻单产显著提高,之后提高的幅度趋于平缓。在品种演进过程中,结实率、千粒重的遗传改良效果不显著,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这是产量提高的关键。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水稻的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同时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收获指数略有下降,但干物质生产能力继续增加。品种演进使株型得到改良,顶3叶的叶长、叶角明显减小,穗部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增加,粒叶比也得到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的品种株高明显增加,基部节间长度逐渐减小,直径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朱德龙 《新农业》2009,(10):35-35
凌源境内谷子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长期种植已筛选出部分优质农家品种,20世纪80年代经有关部门专家确认为辽宁省优质谷。农民将这些品种视为传家宝,现将四种优质谷子毛毛斗、金香玉、乌米绿、黑沙滩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信宜市山楂产业现状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信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信宜市山楂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山楂种植面积达5500hm2,主要分布在大成、钱排、茶山、白石、合水、新宝、思贺等12个镇。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宜市山楂产业由于认识不足、乱繁滥育、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病虫害猖獗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0.
1信宜市山楂产业现状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信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信宜市山楂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山楂种植面积达5500hm2,主要分布在大成、钱排、茶山、白石、合水、新宝、思贺等12个镇。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宜市山楂产业由于认识不足、乱繁滥育、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病虫害猖獗等多种原因,导致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1个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筛选适宜甘南县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久龙15、绥玉19较对照品种龙单28增产20%以上;富单2、龙单29、久龙3、垦单5号、罕玉5较龙单28增产10%以上;所有参试品种均达到早熟组玉米生育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应加快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有关专家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安全挑战,我国应加快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的产业化,以缓解愈来愈突出的"粮食饥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25个、品种12个、种植面积1.25亿公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品种自身没有的基因通过特殊操作转入到这个生物体内以产生这种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产品,改变物种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麦长管蚜数量消长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长管蚜是新疆80年代以来小麦上蚜虫的优势种。多年调查表明,麦长管蚜发生轻重主要受三个因子即冬春麦种植比例、不同熟期冬麦品种面积和小麦生育期间天气的制约。冬、春麦种植比例为1:3或3:1,冬麦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大,春季无强寒潮天气,南疆5月和北疆6月气温在20—24℃的天数在20天以上,则麦长管蚜发生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14.
<正>有关专家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安全挑战,我国应加快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的产业化,以缓解愈来愈突出的"粮食饥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25个、品种12个、种植面积1.25亿公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品种自身没有的基因通过特殊操作转入到这个生物体内以产生这种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产品,改变物种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50~80年代,北京传统的名优番茄品种之一的‘苹果青’在北京市海淀、朝阳、丰台等区县附近的温室种植。该品种成熟时,其高圆的果实从顶部开始变为粉红色,果肩则有青苹果的翠绿色,故名‘苹果青’。果实里面为沙瓤果肉,吃到嘴里有浓浓的番茄味。由于‘苹果青’番茄产量不高,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被高产品种替代。随着人们生  相似文献   

16.
菜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大豆又称毛豆,指豆荚鼓粒后期尚未转色前采青的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新兴豆类蔬菜。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试种以来,面积逐年增加,并逐渐走向规模化种植生产的格局,成为福建省重要出口农产品之一。但在菜用大豆试种和大面积推广种植过程中,产量一直不稳定,品种较单一,如台湾毛豆75的种植面积超过了一半。  相似文献   

17.
昭通苹果,不论在云南还是在四川、贵州、广东等地都是闻名遐迩的,这与昭通60多年的苹果种植发展是分不开的。昭通苹果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5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昭通开始有苹果种植;5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场化种植;70年代开始发展出口型苹果基地,面积逐年增加,知名度也不断提高;80年  相似文献   

18.
大蒜膜下水肥一体化栽培效益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蒜水肥一体化栽培与常规种植的区别,以改良江苏蒜为试验品种,设置4个施肥水平5个处理,结果表明,大蒜膜下水肥一体化栽培较常规种植,每亩省水约110 m3,节水率达60%;每亩省肥10 kg左右,节肥率达20%。研究表明,采用膜下滴灌进行的大蒜水肥一体化栽培,成本低,在大量省水、省肥的同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浙江省糯稻品种的演变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1)50、60年代,代表品种为农家品种红壳糯;(2)70年代,代表品种为引入品种京引15;(3)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代表品种为杂交选育的双糯4号;(4)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代表品种为祥湖系列;(5)90年代末,代表品种为绍糯119等。近20年来浙江省育成的晚粳糯品种,其主要亲本来源为农虎6号、矮粳23、测21等3大晚粳品种,且全部是以农垦59为基础进行品种间杂交的衍生品种。超高产、多样化品质选育和早籼糯、早粳糯的开发研究是糯稻品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选育的130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5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509个谱带、123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0.4个和4.9个。在遗传距离为0.12处,将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为A、B、C、D 4个类群,其中78.5%的品种归入C类。C类又可在遗传距离0.10处分为Ⅰ、Ⅱ、Ⅲ、Ⅳ、Ⅴ 5个亚群,又有58.5%的品种归入Ⅲ亚群。说明我国近60%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80年代最宽,90年代略有下降。进入21世纪,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进一步下降。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1991~2000年间与2000年以后育成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80年代前育成品种与80年代育成的品种平均遗传距离间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80年代与90年代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我国育成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引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达到0.01的极显著水平。【结论】SRAP标记是一种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