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寻找新的抗高血压活性的化合物,合成了1,4-苯并二恶烷新木脂素EusiderinG类似物。合成反应的关键步骤是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分子内的醇羟基与酚羟基之间发生脱水反应,闭环形成1,4-苯并二恶烷骨架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改良的Baker-Venkatarama重排法,以乙酰芳基酚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了7-羟基黄酮(3a)和7,8-二羟基黄酮(3b).通过对7-羟基黄酮和7,8-二羟基黄酮A环酚羟基的结构修饰,分别合成了三个7位取代和二个含苯并二氧杂环的新黄酮衍生物(4-6,7a,7b).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MS,^1HNMR,IR等波谱方法所证实、  相似文献   

3.
3,5 -二溴- 4-羟基苯腈辛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兴文  严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14-7315
以对甲酚为原料,经溴化、氧化、缩合和酯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3,5二-溴-4-羟基苯腈辛酸酯,总收率为72.7%。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酯化反应和威廉姆逊反应合成新型液晶化合物对正癸基苯甲酸对苯酚基偶氮苯酯.方法 对苯胺进行重氮化后与联苯酚发生偶合反应生成对苯酚基偶氮苯,将产物与对羟基苯甲酸在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为脱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酯在碱性条件下与1-溴代正...  相似文献   

5.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氯甲基甲醚保护、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和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2,4-二羟基苯)-3-(萘-2-基)丙-2-烯-1-酮(3)。采用IR、^1H—NM R、^13C-NMR、MS等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比色法对化合物1-(2,4-二羟基苯)-3-(萘-2-基)丙-2-烯-1-酮(3)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3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化合物3的PTP1B酶抑制率分别为93.45%,表明化合物3具有较好的PTP1B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章鱼胺能系统为靶标,设计并合成了72个取代苄基亚胺基-2-(口恶)唑烷和取代苯胺基2-(口恶)唑啉化合物。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美州大蠊神经索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作用。结果发现配体取代基的变化可引起对章鱼胺受体活性的较大幅度改变。邻氯苄基亚胺基-4-苯基-2-(口恶)唑啉显示与 OA 受体的较高亲和力(V_(max)=33.39,Km=0.33μmol·L~(-1)。应用 Hansch-Fujita 方法、RSA、MFA、药效团分析和分子模型技术等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对它们的结构活性关系进行剖析并建立了一些可信度高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己酸为原料,经六步合成出标题化合物。对于中间体——3-苯基-3-羟基-1-辛炔(Ⅳ)。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合成路线,即由乙炔基锂或乙炔基溴化镁与酮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Ⅳ)。研究了二氢吡喃和三甲基氯硅烷保护(Ⅳ)的反应条件。最后,利用三正丁基锡烷为氢化剂,碘为卤化剂,由3-苯基-3-三甲硅氧基-1-辛炔以93.2%的产率立体专属性地合成出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c的代谢产物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研究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c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离得到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3-羟基-2-甲基苯酸(2)、3,4-二氢-8-羟基-3-甲基-1H-2-苯吡喃-1-酮-5-羧酸(3)、3,4-二氢-8-羟基-3,5-二甲基-1H-2-苯吡喃-1-酮(4);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7.5和11.2 Mol。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c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珍稀濒危植物剑叶龙血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剑叶龙血树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剑叶龙血树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二十一烷(15.92%)、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12.74%)、二十七烷(11.95%)、二十五烷(11.26%)及二十烷(7.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羟基-4-异戊烯氧基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本文报道两种合成方法,方法一,经过羟基保护、醇醛缩合、水解及异戊烯基取代四步反应;方法二,采用异戊烯基取代、醛酮缩合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等确证。结果本实验采用第二种合成方法,此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徐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17-10018,10062
[目的]研究蝉蜕多巴胺成分在体外试验中自由基DPPH清除的效果.[方法]利用DPPH法测定蝉蜕成分的抗自由基活性.[结果]蝉蜕中分离得到2种N-乙酰基多巴胺聚合物(2R,3S)-2-(3’,4’-二羟基苯基)-3-乙酰氨基-7-(N-乙酰基-2''氨基乙基)-1,4-苯并二氧六环(1)和(2R,3S)-2-(3’,4’-二羟基苯基)-3-乙酰氨基-7-(N-乙酰基-2”-氨基乙烯基)-1,4-苯并二氧六环(2),化合物1和2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中表现出抗自由基活性(1:EC50=8.9 μmol/L和2:EC50 =7.8 μmol/L).[结论]蝉蜕多巴胺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昆虫蝉蜕的抗动脉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明哲  崔惠兰  朴桂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1-16802
[目的]研究蝉蜕多巴胺成分在体外试验中对抗动脉硬化的效果。[方法]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apoB-100裂解法、共轭双烯法来测定抗动脉硬化活性。[结果]蝉蜕中分离得到2种N-乙酰基多巴胺聚合物(2R,3S)-2-(3',4'-二羟基苯基)-3-乙酰氨基-7-(N-乙酰基-2″-氨基乙基)-1,4-苯并二氧六环(1)和(2R,3S)-2-(3',4'-二羟基苯基)-3-乙酰氨基-7-(N-乙酰基-2″-氨基乙烯基)-1,4-苯并二氧六环(2),化合物1和2在TBARS试验中表现出低密度脂蛋白抗氧化活性(1:IC50=2.1μM和2:IC50=1.5μM),在apoB-100的裂解试验,共轭双烯的生成试验中都表现出抗动脉硬化活性。[结论]蝉蜕多巴胺成分有很强的抗动脉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30日龄的黑蜣幼虫为材料,对其整体匀浆后组织液中的纤维素酶组成及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蜣体内存在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温度为分别为40℃和50℃;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在pH值为6.4和5.2时具有最大的活力;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反应时间为80 min。Cx酶具有比β-葡萄糖苷酶更强的温度适应性,在30~50℃温度范围内可维持最大酶活力的66.2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培养法和土柱法,研究了2-羟基-1,4-萘醌在土壤中的降解作用和淋溶行为。结果表明,2-羟基-1,4-萘醌在灭菌和非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47~6.98d和0.42~0.53d,且随着2-羟基-1,4-萘醌浓度增加,其降解半衰期延长。说明微生物对其降解过程起主导作用。参考POPs国际公约关于化学品持久性的定义,2-羟基-1,4-萘醌在土壤中属于易降解有机物。通过2-羟基-1,4-萘醌在土壤中的淋溶研究发现:当其添加浓度为5mg·kg-1和10mg·kg-1时,各处理土层中均未检出2-羟基-1,4-萘醌;当添加浓度为20mg·kg-1时,仅在0~10cm土层样品中检测到2-羟基-1,4-萘醌。与未老化土壤相比,2-羟基-1,4-萘醌在老化土壤中的淋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UV/Fenton法降解水中1,4对苯二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动力学。[方法]采用UV/Fenton法处理1,4对苯二酚模拟废水,考察了nH2O2∶nFe2+、反应时间、H2O2用量、初始pH、紫外光强对1,4对苯二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1,4对苯二酚的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UV/Fenton法降解1,4对苯二酚的最佳工艺条件:nH2O2∶nFe2+为5∶1,反应时间为60 min,H2O2投加量为3.5ml/L,初始pH为3,紫外光强度为500 W。在此条件下,浓度为1 000 mg/L的1,4对苯二酚的COD和浓度去除率分别可达93.19%和87.75%。UV辐射和Fenton氧化对1,4对苯二酚的降解具有协同效应。UV/Fenton法对1,4对苯二酚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表观速率常数为0.005 1 min-1。[结论]该研究为1,4对苯二酚污染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grasses and commercially important cereals is the presence of (1,3;1,4)-beta-d-glucans in their cell walls. We have used comparative genomics to link a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1,3;1,4)-beta-d-glucan content in barley grain to a cluster of cellulose synthase-like CslF genes in rice. After insertion of rice CslF genes into Arabidopsis, we detected (1,3;1,4)-beta-d-glucan in walls of transgenic plants using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enzymatic analysis. Because wild-type Arabidopsis does not contain CslF genes or have (1,3;1,4)-beta-d-glucans in its walls, these experiments provide direct, gain-of-function evidence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rice CslF genes in (1,3;1,4)-beta-d-glucan biosynthe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cillus polymyxa)CP7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构建高效表达工程菌株,为CP7菌的抗菌活性组分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葡聚糖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P7菌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构建工程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生长速率测定法研究重组酶对供试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同时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该酶对麦类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目的基因并在原核系统获得高效表达。重组酶蛋白对4种供试真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高达40%以上;添加了重组β-1,3-1,4-葡聚糖酶的处理组样品,经体外消化后黏度降低了4.69%(P﹥0.05)。【结论】β-1,3-1,4-葡聚糖酶是CP7菌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组分或其中之一,对真菌生长抑制的活性作用提示其可作为农业抗病虫害新型药物进行开发研究;该酶能够有效降低麦类饲料黏度,表明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同样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和台湾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工蚁、兵蚁和繁殖蚁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两种白蚁三类品级的虫体中都存在纤维素酶的三类主要组份: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且不同酶的活性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酶活性也与白蚁种类和品级有关。台湾家白蚁虫体内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和外切β-1,4-葡聚糖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黄胸散白蚁;白蚁工蚁体内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高于兵蚁;而对于β-1,4-葡萄糖苷酶,白蚁种类和品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考查了对二氯苯胁迫对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培养时间(4、18和45 d)和不同培养浓度(120、240、360和600 mg/kg)对二氯苯污染下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基因组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在不同处理时间有明显差异.培养初期对二氯苯对土壤细菌群落抑制作用非常显著,土壤细菌中某些群落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同处理在处理后期差异很小.在土壤培养初期,含对二氯苯240mg/kg的培养基上出现一条新增条带,为对照和低浓度对二氯苯土壤所没有,说明土壤中存在对二氯苯生长优势菌.  相似文献   

20.
植物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其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综述了植物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功能、表达调控以及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底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