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马缨丹叶片中分离提纯的马缨丹酸、马缨丹烯A和马缨丹烯B 3种三萜类化合物对白蚁的毒杀活性及对其体内纤维素酶的影响,采用滤纸片饲喂法测定了3种化合物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杀作用,并用酶标仪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白蚁体内内切葡聚糖酶(EG)、外切葡聚糖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L)活性。结果表明,3种三萜类化合物对白蚁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酶活性测定表明,不同浓度马缨丹酸处理黄胸散白蚁12~72 h,白蚁体内的EG、CBH、BG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对白蚁体内EG活性总体有抑制作用,2 mg/m L在12~36 h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CBH活性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mg/m L对CBH活性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对BGL活性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马缨丹烯B和马缨丹烯A对黄胸散白蚁体内3种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显著。因此,3种三萜类化合物对黄胸散白蚁体内的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马缨丹烯B、A抑制作用较强,它们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与浓度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蚁种间及种内群体的相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家白蚁与黄肢散白蚁,以及把家白蚁3个种群的个体放在直径为110mm的培养皿中观察1h,结果表明,无论种间或不同种群的种内个体间均缺乏相容性。工蚁与工蚁,兵蚁与兵蚁以及它们之间均可相互厮咬对方。个体间数量比例不同会影响格斗结果。最后导致44.6%~100.0%的死亡率。据此提出了如何利用该习性来控制白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口岸截获的5种乳白蚁及黄胸散白蚁的ITS区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乳白蚁rDNA-ITS基因序列长度约900 bp,CG碱基含量为62.3%,明显高于AT含量(37.7%).同巢群3种不同品级的乳白蚁(工蚁、兵蚁、有翅成虫)ITS序列没有遗传分歧.乳白蚁属内不同种间的同源性为94.3%~98.7%,同种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同源性均大于99%.大家白蚁C.curvignathus和塞庞乳白蚁C.sepangensis关系最近,婆罗乳白蚁C.travians与其他种进化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高产碱性β-葡萄糖苷酶的产纤维素酶菌株,利用碱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和β-葡萄糖苷酶平板筛选法相结合,从植物腐败堆积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产碱性β-葡萄糖苷酶的产纤维素酶克雷伯氏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酶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胞外分泌液具有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中以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为48.9U/mL。其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10.0,最适反应温度为35℃,且Ca2+、Mg2+、Zn2+和Mn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816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丝体不同生长时期的每日生长量、总生长量、生长速率以及3种纤维素酶酶活性,结果表明平菇816菌丝体的再生能力和生长势很强第1天的日生长量最大第1天至第6天是快速生长期占总生长量的72.17%之后进入平稳生长期,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为9.88mm/d,外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随着生长天数增加而增加而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β1,4葡聚糖苷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总活性在第5天达高峰最高和最低酶活性分别相差4.38倍、3.65倍、2.24倍,外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与每日菌丝体生长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为y=0.0209x+1.2545,早期纤维素活性高低影响菌丝体生长纤维素酶活性与菌丝体生长呈现正相关外切β1,4葡聚糖酶在纤维素分解过程中的起到关键作用显著影响菌丝体代谢能力进一步影响了菌丝体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6.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害虫,也是研究低等白蚁木质纤维素二元降解系统的模式生物。将台湾乳白蚁消化道解剖分成唾液腺/前肠+中肠(内源)与后肠(外源)2个部分,以台湾乳白蚁生理临界温度区间(15~42℃)为反应温度,测定内切葡聚糖酶(endo-1,4-β-D-glucanohydrolasease,简称EG)、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ases,简称CBH)、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简称BG)以及滤纸酶(filter paper,简称FPA)的活力,旨在探讨反应温度对台湾乳白蚁内源与外源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整头白蚁的FPA与EG酶活力随反应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整头白蚁BG酶在22~42℃下反应活力无显著差异。反应温度对外源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大于对内源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后肠EG、BG、CBH及FPA最佳反应温度均为32℃,而相应内源纤维素酶最佳反应温度均高于37℃。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水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传统上将其分为3类: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准确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大小,对于研究纤维素酶的特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纤维素酶测定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单一的酶活力测定方法不能确切的反映该酶的作用机制和活力,只有诸活力的综合测定方能全面的反映酶制剂对纤维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兵蚁的形态特征量度比较了北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与常见黑胸散白蚁(R.chinensis)、黄胸散白蚁(R.flaviceps)、栖北散白蚁(R.speratus)、圆唇散白蚁(R.labralis)、尖唇散白蚁(R.aculabialis)的整体观、头部侧面观、头部正面观和上颚4个外部形态。结果表明,兵蚁头部、上颚、前胸背板的颜色及形状、触角节数、腹部颜色等体部特征都十分相似。将6种散白蚁兵蚁的全虫体长、头长至颚基、头长连上颚、头宽、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后足胫节长的量度进行比较,仅在全虫体长这一项量度上存在差异,其余部位的量度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由此表明北美散白蚁从兵蚁的形态特征与量度上很难与常见5种散白蚁进行准确区分,需通过兵蚁和有翅成虫的形态特征共同进行鉴定或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根据南宁市2015年2月至6月危害25个单位(或业主)的白蚁种类及其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掌握了我市建筑和周边白蚁危害的种类为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大长鼻白蚁。其中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和大长鼻白蚁危害建筑及其木构件较前两年均加重,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危害园林树木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10.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旺开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27-28,30
通过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系中3大组分(β-葡萄糖苷酶、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酶活的影响,探讨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影响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Co2+、Zn2+、Mn2+对内切葡聚糖酶酶活具有促进作用;Co2+和K+对外切葡聚糖酶的酶活具有促进作用;Co2+、Mn2+、Ca2+和Mg2+对β-葡萄糖苷酶具有促进作用,来源不同的纤维素酶,因其酶系组分不一样,酶促离子对纤维素酶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30日龄的黑蜣幼虫为材料,对其整体匀浆后组织液中的纤维素酶组成及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蜣体内存在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温度为分别为40℃和50℃;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在pH值为6.4和5.2时具有最大的活力;β-葡萄糖苷酶和Cx酶的最适宜反应时间为80 min。Cx酶具有比β-葡萄糖苷酶更强的温度适应性,在30~50℃温度范围内可维持最大酶活力的66.20%。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引诱效果持久、不易霉变的白蚁Termitida饵料,比较了纯纤饵料、松纤饵料、桉纤饵料和松木块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取食选择性的影响。以虫螨腈为药剂,比较了经室外埋设1个月和未经室外埋设对不同饵剂药效的影响。制成的纤维素装置埋设于园林绿地和房屋建筑周围8个月,观察对白蚁的长期引诱效果。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对纯纤饵料的取食量显著多于松木和松纤饵料(P < 0.05),与桉纤饵料无显著差异;室外埋设处理未影响虫螨腈对台湾乳白蚁的诱杀效果;长期野外埋设,纤维素装置未发生霉变,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等均有较好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纤维素饵料对白蚁有较好的适口性,存放时间较长,对多种白蚁有较好的引诱作用,适用于白蚁的长期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明确免耕条件下的科学施肥方法,为提升土壤生物学活性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西运城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免耕(NT)和免耕增施有机肥(NTM)两个处理,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测定与碳转化相关土壤酶的活性(β葡萄糖苷酶、β木聚糖酶、纤维二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成熟期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量碳,MBC)等关键指标。【结果】(1)在冬小麦生育期,两个处理不同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其中β木聚糖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在拔节期和灌浆期表现出升高趋势;但β-葡萄糖苷酶与纤维二糖苷酶的活性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小。不同生育时期β木聚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此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2)与NT相比,NTM显著提高不同生育时期土壤β木聚糖酶的活性(越冬期:17.6%;抽穗期:8.5%;灌浆期:14.1%和成熟期:10.0%);在越冬期和拔节期土壤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分别提高16.7%和10.2%。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酶活性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3)与NT相比,NTM显著提升冬小麦生长季TOC、DOC、EOC和MBC含量(TOC:16.9%;DOC:27.7%;EOC:38.4%和MBC:50.7%)。(4)冬小麦生长季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表明,β木聚糖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与总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50)。【结论】免耕增施有机肥通过影响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进而提升β木聚糖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同时,秸秆还田基础上增加有机肥碳投入可进一步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有利于土壤酶等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白蚁种类 分布及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省范围设点普查,发现湖北省有白蚁15种,其中有6种为省内新记录,湖北省白蚁优势种有台湾泌乳白蚁、台湾黑翅土白蚁及黑胸散白蚁。台湾泌乳白蚁和台湾黑翅土白蚁对城乡房屋建筑、生活树木、江河堤防及水库堤坝等造成严重危害。进行白蚁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为更有效地防治白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秦岭辛家山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了秦岭辛家山林区红桦(纯林)、云杉(纯林)和灌木3种天然次生林,分析了不同土层(0~10、10~20、20~40 cm和40~60 cm)β-1,4-木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分布状况,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4种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红桦林土壤β-1,4-葡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活性均高于云杉林和灌木林,云杉林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高于红桦林和灌木林,而灌木林土壤β-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云杉林和红桦林;2)除云杉林的纤维二糖水解酶外,3种林分土壤β-1,4-葡糖苷酶、β-1,4-木糖苷酶、纤维素二糖水解酶和β-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在0~10 cm达到最大值,且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3)相关分析表明,3种林分类型β-1,4-葡糖苷酶、β-1,4-木糖苷酶、纤维素二糖水解酶和β-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均与土壤SOC、EOC、DOC和MBC显著正相关。表明酶活性在土壤的剖面变化不仅受到林分类型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同样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黔东南州茯苓主产区的白蚁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定点调查.结果发现,黔东南州全州茯苓均发生白蚁危害,以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最为常见,且种群密度高,对茯苓的危害性最大;白蚁主要危害山冲种植的茯苓,坡塝地带白蚁危害相对较轻.由于白蚁危害具有隐蔽性、易传播和扩散蔓延特点,防治较为困难,部分药农使用高效、高残留农药灭杀白蚁,导致茯苓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品质.建议从开展高效低残留防治白蚁药物的筛选研究、开展白蚁防治技术研究、开展科学防治白蚁的技术推广工作3个方面着手防治白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蔗区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明确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为白蚁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崇左市和北海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白蚁为害程度调查;在广西崇左、南宁、北海、来宾和柳州市选择18个有代表性蔗地,对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白蚁种类并计算其百分比.[结果]广西甘蔗主产区均受白蚁为害,其中以崇左市和北海市蔗区受白蚁为害最严重.调查发现危害甘蔗的白蚁有9种,属于2科8属,优势种群为黑翅土白蚁(52.89%)、小头钩白蚁(19.11%)、黄翅大白蚁(11.11%)和黄胸散白蚁(6.67%).不同蔗区危害甘蔗的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不同,崇左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小头钩白蚁、黑翅土白蚁和土垅大白蚁;北海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南宁市甘蔗白蚁种类有5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柳州市甘蔗白蚁种类有3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来宾市甘蔗白蚁种类有2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结论]广西蔗区白蚁发生较普遍,已成为蔗区重要害虫;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应针对各蔗区白蚁优势种群开展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行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18.
1-MCP对“玉金香”甜瓜采后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MCP处理对甜瓜贮藏期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为甜瓜采后通过生物技术调控其果实的软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以“玉金香”甜瓜为材料,采用1 μL/L 的1-MCP,在室温(21±1) ℃状态下,对生理成熟期甜瓜果实处理24 h后,转入(10±1) ℃、相对湿度70%~8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在贮藏的不同时间分别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纤维素酶(EGase)、β-葡萄糖苷酶和β-吡喃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结果】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甜瓜果实硬度在贮藏期间的下降趋势;PG活性在果实贮藏中后期有显著增加,PME活性在贮藏初期就显著增加并在整个贮藏期保持了较高的活性,EGase活性在贮藏期呈上升趋势,β-葡萄糖苷酶和β-吡喃半乳糖苷酶在果实中有较高的活性,在贮藏期活性较稳定,没有显著的变化,但上述酶的活性均以经1-MCP处理的果实较低。【结论】PG、PME、EGase、β-葡萄糖苷酶和β-吡喃半乳糖苷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甜瓜果实的软化进程。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硬度在贮藏期的下降趋势,同时显著抑制了PG、PME、EGase在果实贮藏期活性的升高,对β-葡萄糖苷酶和β-吡喃半乳糖苷酶在贮藏期的活性也有影响,但作用效果相对较小,说明1-MCP对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对池州市贵池区进行了白蚁种类调查采集,共获得82份白蚁样本,经鉴定为2科4属17种白蚁。其中以散白蚁属最多,63份标本中有14种散白蚁,占标本总数的76.83%,散白蚁普遍危害城镇房屋木构件,农村房屋蚁害率达80%以上;土白蚁采到8份标本,均为囟土白蚁,占总份数的9.76%,危害多种林木和土质堤坝;乳白蚁采到10份标本,占总份数的12.20%,乳白蚁是世界灾害性蚁种,对房屋危害的破坏性极大;黄翅大白蚁在人类经营活动少的荒岗林地发生危害,主要危害杉树,也在土坝内筑巢,影响大堤的蓄水和安全度汛。总结了白蚁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以期为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