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抑制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在通过临界转速时的过大振动,本文采用了摩擦阻尼弹性支承结构.分析了该支承的减振机理和支承特性,设计了摩擦阻尼器,研究了其对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机械结构,阻尼器的刚度因子和摩阻因子只与内环的锥角和接触面摩擦因数有关.通过改变这两个参数和外壳轴向刚度,可改变其刚度和阻尼特性.在转子系统支承中引入摩擦阻尼器能够降低支承刚度,从而降低系统的临界转速,避开工作转速.此外,还可增大支承阻尼,抑制临界振幅,减小系统的振动外传力.  相似文献   

2.
农用轮胎径向刚度和阻尼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轮胎简化为由线性弹簧和阻尼组成的径向元件,与质量块构成单质点有阻尼自由振动系统。基于自由振动对数衰减法测试原理,研制了轮胎径向刚度和阻尼的测量装置,对一种中型拖拉机导向轮与驱动轮轮胎径向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径向刚度随轮胎充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呈对数增加;轮胎的阻尼特性随充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减小的趋势逐渐变缓,呈对数减小。并给出了计算农用拖拉机导向轮与驱动轮轮胎径向刚度和阻尼系数的回归公式,该公式可作为同类农用轮胎径向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发动机空气弹簧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提出了采用基于机电液耦合的键合图理论方法对发动机空气弹簧液压悬置进行建模,模型中考虑了惯性通道内液体的惯性系数,采用该模型对空气弹簧动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发现,空气弹簧的动刚度和阻尼角曲线与实验曲线趋势一致,在空气腔关闭时,弹簧悬置表现出大刚度大阻尼特性,动刚度最大值为480 N·mm-1,阻尼角最大值为50°。当空气腔开启时,空气弹簧悬置表现出小刚度小阻尼特性,动刚度最大值为270 N·mm-1,阻尼角最大值22°。  相似文献   

4.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在考虑轴和盘的质量和轴的几何非线性的情况下,建立了在周期轴向载荷参数激励下具滑动物承支承弹性盘轴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采用假设模态法对系统进行离散,基于Lyapunov运动稳定性理论和F1oquet判据,利用谐波平衡法和数值方法,对系统线性和非线性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非线性主动力不稳定区,讨论了多种因素对系统主动力不稳定区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与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应用有限元法,求解动压润滑轴承中二维雷诺方程,计算了具有轴向油槽的双油楔,三油楔和四油楔径向轴承的刚度和阻尼系数,求解中对雷诺方程的计算只进行一次求解,而不需要进行八次求解即可达到预定的精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主要针对采油工程中间模拟试验井专用绞车,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将绞车传动系统简化成为由1个刚性圆盘、11个轴段、2个弹性支承和2个刚性支承组成的转子——轴承系统;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均由显式表示的绞车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确定了绞车的最大工作载荷;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绞车的固有频率、固有振型和动态响应。认为绞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不是由于共振产生的,而是由于动态响应引起的主轴各结点的挠度变化较大造成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加系统的刚度,降低动态响应幅值,从而解决绞车传动系统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我国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设计并研究了拖拉机前桥油气弹簧减振系统。[方法]以常发CF70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前桥悬架拖拉机三自由度振动模型,根据拖拉机前桥悬架的参数要求,设计了刚度和阻尼均可调的油气弹簧系统,以此为基础建立油气弹簧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计算了油气弹簧的结构参数。仿真研究了油气弹簧的性能,并对所设计的油气弹簧进行了静、动态特性试验。[结果]静态特性试验得到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其在平衡位置处的静刚度系数为72.6 kN·m~(-1);动态特性试验研究了比例阀电流、各节流阀开度及激振频率对油气弹簧输出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气弹簧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输出力的大小,满足前桥悬架的设计要求。[结论]该研究为后期开发前桥油气弹簧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结果阻尼的情况下运用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惯性振动输料机激振电机减振设计的激振频率条件下,并详细分析了结构阻尼和主振弹簧的刚度参数对激振电机和料槽振动振幅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阻尼或主振弹簧的刚度来改变振动输料机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力系统中低频振荡的特点,本文从系统阻尼分类着手,提出了一个反映网络结构及运行工况对低频振荡影响的固有状态阻尼及固有状态阻尼系数矩阵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一个分析与判断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中阻尼特征的新方法,最后,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实际系统的分析计算中,并与常规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设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耗能减振系统,利用加强层与外围框架柱二者之间相对大的位移差,布设竖向粘滞阻尼器.基于结构简化计算简图,分别得到了采用假定振型法和有限单元法的数学模型.基于模态阻尼比,参数分析确定了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以一个安装了加强层阻尼系统的高层建筑为例,仿真分析了其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加强层阻尼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结构的模态阻尼比,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1.
白桦材12个弹性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结合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论述了木材的柔度系数与其工程弹性常数的关系 ,并采用电测法测试了白桦木材的 1 2个弹性常数 .试验结果表明 ,木材作为多孔性材料 ,粘贴应变片时 ,涂胶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涂胶量过多则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 ;过少则粘贴不牢 ,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木材作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弹性常数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 ,满足马克斯韦尔定理 ,该试验测定的试验数据基本满足这些联系 .从数据结果的检测来看 ,白桦弹性常数的测量是准确可靠的 ,证明电测法这一测试手段可行 .就剪切弹性模量的测试结果看 ,抗弯弹性模量的倒数与高和跨度之比的平方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较高 ,均大于 0 95 .这说明应用三点弯曲试验方法测试的剪切弹性模量值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When the pier top of a bridge or the rigid-framed structure is under the action of a loading, its superstructure and substructure will be Subject to the force and be deformed simultaneously. In this paper, the elastic resisting force of the earth to the f  相似文献   

13.
通过如何突破弹簧工作过程受弹力递减输出特性约束的讨论,提出了“弹力特性等量转换”的工程学科命题:分析了弹力特性等量转换过程;介绍了牵引式恒弹力发动机的机构发明和实例;同时对弹力特性等量转换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含不同流体的3种砂岩类型模型数据,分析了弹性阻抗、反射阻抗和广义弹性阻抗对砂岩含气、含油和含水的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地震弹性阻抗对流体敏感性与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同的模型弹性阻抗对流体敏感性均不相同。因此进行弹性阻抗正演模拟,分析砂岩类型,选择合适的弹性阻抗是提高反演精度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材静、动弹性模量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不是完全弹性体,其力学性质具有明显的粘弹性。静态试验测试的静弹性模量和动态试验测试的动弹性模量有一定差别。文中对落叶松材纤维方向弹性模量的测试表明,落叶松材的动弹性模量比静弹性模量平均大15%左右。文中采用的锤击力振动梁测量系统测试动弹性模量快速、简便,并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植物叶组织弹性模量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总结了以往几种植物组织总体体积弹性模量ε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出另外两种新的计算弹性模暑的公式。用各公式对几个树种各自的同一条PV曲线的数据计算出ε值,结果表明,同一组数据用不同公式计算的弹性模量的值不相同,有的差异很大。文章初步讨论了不同的公式产生误差的原因。根据数学推导过程我们认为新公式最准确.  相似文献   

17.
对弹性地基上轴压和侧压圆柱壳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壳体在弹性地基上的临界载荷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18.
状态空间理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力学中的混合变分原理与哈密尔顿原理所建立的状态方程,结合水利工程中的典型结构,导出状态方程,并给出若干应用。文中介绍的一些数值结果,与其它方法解比较,精确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微分法得到了一种弹性连杆机构稳态动力响应灵敏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用差分法计算灵敏度存在的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较大、计算精度低的缺点,是一种精确有效的弹性连杆机构稳态动力响应灵敏度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一平面四杆机构的灵敏度分析实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