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固方法——钢盒加固法.采用的钢盒用厚的横向钢板与纵向钢板焊接而成.它不但能够承受很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而且由于其刚度大,对钢盒内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有很好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由单向受压变为三向受压,强度有较大提高.对钢盒加固结构的承载能力公式进行了推导,并且多次将其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和柱的局部加固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钢盒加固法不但受力可靠,而且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加固件不外露,是混凝土剪力墙和柱等竖向承重构件局部损伤加固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考察轻木、泡桐、杉木、毛白杨4种木材在周向约束条件时,顺纹和横纹的压缩力学行为、破坏形态、吸能特性,并利用t检验分析其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1)周向约束木材的顺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仍表现为“三阶段”特征,周向约束可抑制木材剪切扩展、大幅屈曲变形等非稳态破坏,曲线平台阶段应力基本与破坏强度持平。(2)泡桐、杉木、毛白杨顺纹压缩的吸能能力、平台阶段平稳性显著提高,其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提高了15.51%、53.02%、48.15%,理想吸能率增大了35.93%、24.24%、86.00%。(3)周向约束木材的径向与弦向压缩力学行为、吸能特性相似,木材压头侧边纤维受试样中部拉伸和剪切作用发生竖向剥离,并沿压缩方向产生裂纹。(4)与无约束压缩相比,周向约束轻木、泡桐横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形状无明显变化,径向压缩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提高了325.51%、182.60%,弦向压缩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提高了430.57%、255.66%;杉木、毛白杨周向约束时横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变为无平台区的“两阶段”形式,理想吸能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壳体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索该结构应用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所有的肋条,钢板,钢筋的抗拉抗弯效果均匀分布,利用经典壳体理论,推导出内衬三维波纹钢板钢筋混凝土壳体的基本微分平衡方程组。用三角级数法对该结构进行处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三维波纹钢混凝土壳体能够抵抗变形。  相似文献   

4.
以自我国东北林区11个树种的木材为试材,设置水分饱和20,100℃和气干20℃三种测试条件,对不同树种的试材,分别进行径向和弦向的大变形有压缩试验。以力学试验机,绘图仪,A/D转换器,电子计算机机构成数字化采集系统,连续采集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及载荷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钢框架高等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承载力极限状态的现状,分别采用传统一阶侧移计算方法、二阶简化侧移计算方法和二阶精确侧移计算方法对1榀2跨15层钢框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侧移变形进行了计算,获得了钢框架在3种计算方法下的顶点侧移及层间侧移,并将获得的侧移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对结构侧移变形的影响,探讨了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影响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侧移验算准则结果表明: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结构的侧移变形明显增加,其柱顶及层间侧移均比传统一阶分析结果增加很多,结构考虑二阶效应后,如仍采用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侧移验算准则,将会显著增加结构用钢量.二阶简化侧移计算方法与二阶精确侧移计算方法相比,精度较高,可用于钢框架的二阶侧移计算.  相似文献   

6.
在粘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轴心受压柱中,粘钢的利用程度和承载力与初始加载大小、粘钢种类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本文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假定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和极限应变值,推导了粘钢能被充分利用的界限条件,并且提出了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变形理论和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对空间钢框架结构体系进行了二阶弹塑性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同时分析了主弯曲、非对称水平荷载对空间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经算例分析得知:如果非对称水平荷载比在0.5~2.0之间,则水平荷载的非对称性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小;主弯曲对钢框架整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结构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在混凝土加固规范基础上讨论了对称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筒支梁极限弯矩公式和刚度公式。计算了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并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建立钢筋混凝土粘结钢筋、钢板结构有限元模型以模拟挠度,验证挠度误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变形理论推导了空间钢框架几何刚度矩阵.采用KishiChen幂函数模型描述半刚性连接特性,导得了半刚性连接空间杆单元几何刚度矩阵,并编制了二阶弹性分析程序,对空间钢框架在弹性阶段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的存在使空间钢框架的双向侧移有明显增加,且随着框架层数增加影响增大.因此.在钢框架结构的分析设计中,须考虑半刚性连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以带刚性节点的十字型梁柱组合单元为计算模型,推导了钢框架结构构件内力与层间位移之间的关系式,并采用sap2000程序和有关试验结果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框架钢结构的层问位移主要由梁的转动产生的变形和在考虑P-△效应下的柱的变形2部分组成,其中梁的转动产生的变形约70%~75%,而考虑P-△效应下产生的柱变形约25%~3096。本文中推导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带有刚性节点的十字梁柱单元来计算钢框架的侧移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1)地膜玉米中单2号雄穗和雌穗分化历时分别为 34,26 d时,分化始期的可见叶和叶龄分别为 8.8,6.5和 11.0,7.7。与露地玉米相比,雄穗分化期缩短 16 d,雌穗分化期缩短12人在穗分化的前期和中期,地膜玉米的叶数均显著多于露地玉米。(2)地膜玉米雌雄穗分化期的对应关系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3)地膜玉米要求栽培措施比露地玉米早而及时。前期和中期管理的叶龄值比露地王米多1,后期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4)地膜玉米各分化期的叶面系数均显著大于露地玉米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地面覆膜对黄瓜棒孢叶斑病控制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比较观察了日光温室地面覆膜方式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全地面覆膜可使温室平均湿度较半地面覆膜温室降低5.4百分点,温度提高0.9℃,发病期推迟16 d,并能减轻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竹材组合板——两张竹胶板之间夹一张压型钢板,竹板与钢板之间用高强度结构胶黏结形成的钢竹组合楼板,并针对这一新型组合板进行了试验研究。以竹胶板厚度、芯部压型钢板厚度及组合板跨度为参数进行了6块组合板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竹组合楼板的整体工作性能优良,竹胶板和钢板之间具有很好的组合效应,能够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其力学性能可以满足作为建筑楼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矽钢片变尺剪切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钢片是生产变压器的重要材料,其剪切精度直接影响变压器的转换效率。工厂一般选用0.35mm厚的冷轧矽钢片,按照实际需要将它裁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因此生产高精度、高效率的矽钢片变尺剪切机至关重要。本研究对矽钢片剪切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将传感器、PLC、触摸屏、变频调速及伺服控制等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为了减小误差,系统采用了按定值误差控制送料速度的方式,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的变尺与成组剪切,满足了变压器的各项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九号桥临时排水泵站为例 ,通过计算介绍了集水井开挖钢板桩围护选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烟草生长的团棵期和旺长后期不同土壤深度下,有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并对烟株根系状况及烟叶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为烟草栽培选择最优的有色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子坤  张涛  江波  刘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57-5858
[目的]为了研究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为茶叶薄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方法]以茶叶和茶梗为原料制造烟用茶叶薄片,对造纸法茶叶薄片的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使用单宁酶和盐酸处理茶叶和茶梗会改善茶叶薄片的质量;茶叶薄片的结构强度与打浆有关;当卷烟中添加茶叶薄片比例为10%时,烟气焦油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对卷烟感官吸味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优化了烟用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8.
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分别为1.32和1.30,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不显著;玉米覆膜时,间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大麦/玉米间作中籽粒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为间作劣势而无贡献;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0%和2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交互作用对间作氮素养分吸收的贡献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60%与40%,钾则分别为45%与55%。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地表覆盖对土壤水分硝态氮累积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易干旱地区,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表覆盖对第3季冬小麦生长、氮素吸收及土壤水分和硝态氮累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地表覆盖能否促进小麦生长及其对氮素的吸收,在收获期均能提高表层土壤水分;覆膜栽培增加表层硝态氮含量,覆草也在高量施用氮肥时,提高表层硝态氮的累积.而地表覆盖对耕层以下土壤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播期及地膜覆盖对槟榔芋(Clocasia escalenta Schott)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播种能极显著增加产量,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更明显;地膜覆盖条件下的单株叶面积和叶片数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6043.2852+2916.6632X-77.2088X2;地膜覆盖比露地栽培产量提高11.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可提高品质,达到早熟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