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在福建,采用再生法栽培模式,厂家都实行自行制作菌种。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其制作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接种、菌丝培养等。在制种过程中,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操作等不规范都容易造成污染,掌握好菌种制作技术是控制污染的关键。笔者从事金针菇菌种生产已有多年,其污染率控制在2%以内,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菌种生产或转接过程中,由于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环节的不慎,有时会出现污染菌种.其弃之野外,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掏出培养基,洗净菌种瓶待用,则费工费时.如按下法用污染菌种来栽培猴头菇,便可变废为宝,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方芳 《农家致富》2008,(4):32-32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严格无菌操作程序在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栽培袋制作过程中,从培养基灭菌到接种和培养菌丝,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培养出高纯度的食用菌菌种和熟料栽培的菌丝,这是获得食用菌栽培成功,减少用药的最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笔者根据金针菇的特性,用再生出菇法栽培百里1号金针菇,获得了生物转化率200%的好效益,较常规直接出菇法栽培增产1倍多.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采用广谱通用型 YMS菌种培养基,用笔者发明研制的简易食用菌接种器直接随机全流程全开式接种后,置20~25℃暗室中培养,经8~10天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的确定、场地的选择、品种的选用、菌种的制作、栽培料的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及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多为木屑真菌,其栽培种采用木屑培养基,在长期菌种生产实践中发现木屑菌种保管期短,接种后易萎缩,杂菌滋生等很多难题。后经辽阳食用菌研究所和恒仁县几年来对木粒菌种工艺探索,研究出采用木粒生产菌种,木粒菌种培养基(菌株载体)在保管时间,抗逆(旱、水)抗杂菌污染、保持耳木寿命,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都优越于木屑种。  相似文献   

7.
一、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金针菇优良菌株,如金针菇12号。凡有污染的菌种不得使用。二、栽培时间山区一般在10月上旬到次年3月底进行栽培,坝区相应推迟半月。可分期接种、分期栽培、分期采收。三、栽培袋用耐高温聚丙烯塑料袋,其规格为长50厘米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制作,母种分离和培养,原种、栽培种接种和培养等方法介绍了高寒地区平菇菌种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春华 《油气储运》2011,(20):15-16
栽培金针菇的原料丰富,成本较低,深受农村种植户的喜爱。随着金针菇生产面积逐渐扩大,生产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使金针菇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现将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接种后菌种块不萌发或菌种萌发慢,菌丝生长缓慢、长势差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栽培方式大多选用大棚栽培,大棚栽培金针菇比较方便,所需条件不是很高,栽培过程中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均易于控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探讨大棚栽培金针菇的关键技术,避免错误操作影响产量。从菌株、配方的选择、栽培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金针菇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大棚栽培金针菇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栽培要领,为广大金针菇栽培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阐述金针菇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从菌种选择、栽培材料与配方、接种与管理等方面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金针菇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技术,包括栽培原料选择、菌种选择、拌料与装袋、消毒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食用菌菌种制作、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是关键性因素。其中,培养基的p H值对食用菌菌种的生长尤为重要,关系到菌种制作的成败。为此,以平菇和香菇为试验材料,以PDA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将培养基的pH值分别调至5.0、6.0、8.0、9.0,对照(CK)为自然p H值,接种培养平菇和香菇母种。接种后观察菌丝生长、污染状况,同时测定菌落直径。结果表明:香菇在偏酸环境下长势优于碱性环境,其中在pH值=6处理下长势最好,污染最低,成活率达70%;平菇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在所设处理下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在自然pH值下长势最好,污染最低,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技术,包括栽培原料选择、菌种选择、拌料与装袋、消毒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刘遂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效益的阐述,总结提出了贵州山区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用优良菌种、掌握最佳栽培季节、采用优质原料和最佳配方、采用塑料袋栽培、把好灭菌和接种关、加强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及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人为设定、自动控制栽培环境,将杏鲍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优质高产栽培和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物转化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杏鲍菇栽培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菌种制备、料袋制作、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优质高产栽培和管理措施结合起来,探讨杏鲍菇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与应用配套技术,以期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麦粒菌种具有菌丝生长旺盛、浓密、营养物质丰富、接种简单、接种后发菌速度快等优点。它适合制作多数食用菌菌种培养基,如草菇、双孢菇、白灵菇、灵芝、平菇等。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已经成熟,但仍具有培养时间长、污染率高等的问题。近年来,笔者连续做了几批麦粒种,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草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了草菇菌种生产的环境和具体的生产技术,包括草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料)配方、配制、分装、灭菌、消毒及接种、培养、保藏和菌种的性状指标等,使草菇菌种生产实现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食用菌市场需求的日益高标准和多样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土法栽培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消费需要,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正在逐步得到发展.工厂化生产除大规模和人为控制栽培条件外,还需以连续的接种保证连续的出菇,较之传统的固体培养基制种方式,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体菌龄一致、生命力旺盛,接种方便、用种量少,接种后恢复生产迅速等优点,十分适宜作为配套技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本试验以加快发菌速度、提高制种效率、改善菌种质量为目的,进行了秀珍菇、平菇、香菇的液体菌种培养液配方与培养方式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