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认为,仅凭群体不育株率、不育度、不育期与可育期结实率评价光敏核不育种质是不充分的,应当注重依据已知的光周期效应指数(PE)、温度效应指数(TE)、完全败育临界日长值等育性转换参数以及育性转换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分类  相似文献   

2.
光敏不育粳稻及其杂交后代的光周期效应指数(P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光行  陈长利 《作物学报》1996,22(3):271-278
作者通过剥蘖分株,把供试水稻每一单株的4个第1次分蘖分别栽培在高温长日(光照时数/平均气温为15小时/28.4℃)、低温水日(15小时/23.5℃)、高温短日(10小时/28.4℃)和低温短日(10小时/23.5℃)环境下,在对号统计供试个体分株苗的育性、计算个体光周期效应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光敏不育粳稻(农垦58s、7001s)及它们的杂交F、BF1和F2个体、群体的PE。  相似文献   

3.
Ca2+、PEG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洪法水  董振吉 《作物学报》1996,22(1):101-106
本文结果表明,Ca^2+、PEG预处理小麦种子具有提高其幼苗RWC及SOD、CAT、POD的活性和降低膜透性的效应,在干旱胁迫下植株生长抑制减轻。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SOD、CAT、POD活性迅速上升并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具体表现为浸种处理PEG〉Ca^2+〈H2O;RWC表现为PEG〉Ca^2+〉H2O,植株生长抑制程度表现为PEG〈Ca^2+〈H2O。解除干旱胁迫后,Ca^2+,PEG浸种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乙烯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玉米Mo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不同阶段花药组织的乙烯释放量,发现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前的一、二个时期内花药组织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同时设计的乙烯利及其合成抑制剂外源喷施实验也表明了其对雄性育性的逆转效应。讨论了植物激素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敏色素与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育性转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作物学报》2006,32(4):597-600
利用红光(R)/远红光(FR)逆转的标准试验技术,对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进行长暗期(14 h/d)光间断处理。结果表明R间断诱导雌性败育,延迟现蕾和开花;而FR可以逆转R的效应,使雌性可育;暗间断对雄性的育性没有明显影响。暗示光敏色素是PFSR雌性育性光敏性的光受体。  相似文献   

6.
范平 《华北农学报》1996,11(1):2-10
利用细胞学观察和同工酶电泳测试,分析了普通小麦T型和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用同工酶电泳检测小麦T型和K型雄性不育胞质效应的区别有效。(2)酯酶酶谱较过氧化物酶酶谱更能清楚地检测两类不同胞质不育系败育发生的时期和程度。(3)细胞学观察表明,T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双核期其细胞核绝大部分不存在,成为空壳,败育较早,较迅速,这可能是其恢复源较狭窄的原因之一;而K型不  相似文献   

7.
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钮福祥  华希新 《作物学报》1996,22(4):392-398
采用土壤干旱和室内PEG水分胁迫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甘薯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RPP)急剧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RPP和MDA的增加幅度显著你芋不抗旱品种,而前者叶片RWC和CAT活性的下速度显著慢于后者,并具有比后者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中等抗旱品种介乎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玉米保护酶系活力及膜系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在PEG诱导的水分胁迫下,SOD活力在不同抗旱性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中均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力在抗旱性强的品种中先升(或基本不变)后降,而在抗旱性弱的品种中一直降低;POD活力在所有品种均呈明显降低。同时,叶片质膜透性增大,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抗旱性强的品种受损程度较轻。SOD和CAT活力与质膜、叶绿体和线粒体膜系统结构的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可作为玉米抗旱鉴定的生化指标;而POD活力与上述膜系统的损伤程度及品种抗旱性相关不大。  相似文献   

9.
温度在温光型雄不育小麦育性转换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的育性转换,受孕穗期(减数分裂期)温度制约,又受到抽穗期(小孢子至单核期)温度的严重影响。当孕穗期平均最低温度(Tmin1)≤8.5℃,抽穗期平均温度(T2)和平均最低温度(Tmin2)分别≤13.5℃、≤10.5℃时,C49S高度不育,结实率在4%以下,可安全制种;当Tmin1≥11.5℃、T2≥15.0℃、Tmin2≥12.5℃时,育性恢复正常,结实率在50%以上,可以繁种。另外,抽穗期高温可导致不育低温下的C49S育性部分恢复,低温引起可育高温下的C49S育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CMS水稻不同器官的膜脂过氧化水平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明永  梁承邺 《作物学报》1997,23(5):603-606
比较了CMS水稻不育系珍汕97A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珍汕97B的叶片、幼穗和花药中的膜脂过氧化、活性氧水平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可育花药相比,不育花药中H2O2和O2^-水平较高,丙二醛(MDA)含量也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则较低;幼穗中,不育系的H2O2和MDA含量高于保持系,其它指标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杂交蔬菜种子纯度鉴定指示同工酶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方德  李卓杰 《种子》1995,(5):13-16
该文以萌发3天的幼芽或胚轴为材料,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析研究番茄、辣椒、西瓜、青瓜和苦瓜杂交种子的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乙醇脱氢酶(A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谷草转氨酶(GOT)同工酶,发现番茄种子的ACP及ADH同工酶、辣椒种子的ACP及MDH同工酶、西瓜种子的EST和ACP同工酶、青瓜种子的ACP同工酶以及苦瓜种子的ACP和MDH同工酶均有较强的品种特异性和稳定的酶谱,  相似文献   

12.
小麦K、V型胞质雄性不育系F2群体育性分离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4个不育系与7个恢复系对K、V型不育系育性恢复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育性恢复表现为显性遗传,F2群本育性分离呈现多态性。K83(21)35A、K149A、V149A三个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均受两对基因控制,V83(21)35A的育性恢复所需基因数目在不同遗传背景中不同,同一恢复系在K83(21)35A和V83(21)35A两种不同遗传背景中表现不同的育性分离。分析F2育性分离多态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试议光敏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薛光行  申岳正 《作物学报》1995,21(2):198-203
雄性败育度(设为纵坐标)随敏感期内日照时数(设为横坐标)的增加呈“S”状曲线增加。该曲线是水稻光敏不育性表现的特征曲线。在温度单因子的作用下,“S”状曲线的坐标沿纵轴方向上下浮动;由于光温互作的存在,温度对临界日长值的修饰可导致它沿横坐标轴方向的左右移动;作为日长对温度效应水平制约的结果,该曲线地形状发生改变:即近短日端变幅较大,近长日端变幅较小。光周期、温度、光温互作等因子对雄性育性的作用是耦合  相似文献   

14.
陶华  薛庆中 《作物学报》2005,31(12):1586-1592
应用AMMI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9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和2个对照不育系(培矮64,浙农大11S),在9个播期环境下花粉和种子育性的变化动态。从AMMI两维图可直观看到基因型与播期的交互模式,根据最大互作效应主成分轴IPCA1值和花粉育性平均值将不育系分成3个集团。第1集团是培矮64(1),浙大21S(10)和浙大22S(11),具有较低花粉育性平均值和较高IPCA1值,表明它们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且有较大的负向互作效应。第2集团是浙农大11S(2)、浙大4S(3)、浙大7S(6)、浙大8S(7)和浙大9S(8),其花粉育种平均值和互作值相对较低,变动在0.013-0.276间,暗示花粉育性对播期敏感度低。第3集团是浙大6S(5)和浙大10S(9),花粉育性平均值高,互作效应大,该2个不育系尚有分离,且花粉育性对播期反映敏感度高。对光敏型和温敏型不育系而言,基因型IPCA值大小主要反映它们对光周期和温度敏感性强弱。花粉和种子育性在基因型、播期及其互作效应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本文还提出利用育性相对稳定性的定量指标Di界定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稳定性,分析表明,Di值与育种实践结果较为接近。基于AMMI模型的基因型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分析可以明确划分不育系的不育期、育性转换期和可育期,并将水稻光敏型温敏型不育系区分开,因而该模型可为不育系应用于种子生产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新望  王惠萍 《作物学报》1995,21(2):215-222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争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6.
异花授粉玉米群体Golden Glow(GG(MP)]为研究与多育性选择相关的形态和遗传变化提供了绝好的材料。在低密度下,GG(MP)的高代材料在形态结构方面极像玉米祖先——墨西哥玉蜀黍。本研究旨在:(1)筛选与控制多育性和相关形态性状染色体区域连锁的分子标记;(2)弄清哪些前人认为控制玉米分枝模式的基因与控制这些性状的QTL相关;(3)弄清推断QTL间的上位性互作是否影响多育性和相关性状。  相似文献   

17.
光敏核不育水稻温敏性5种表现型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并评述了文献涉及的5种不同的温敏性表现型,指出:(1)温度变化影响育性的表达是最基本的一种表现型。不过,它是核不育性、光敏性和温敏性等多种遗传因子共有的表现型;(2)光温互作效应包括温度变化对不育临界日长值的影响,光周期条件变化对温度效应指数或“不育起点温度”的影响以及光周期效应和温度效应的协同互作或拮抗式互作等,是温敏性和光敏性共有的表现型;(3)在光周期条件被确定的条件下,有“不育起点温度  相似文献   

18.
GGE叠图法─分析品种×环境互作模式的理想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一种分析作物区域试验结果的方法-GGE叠图法。首先,将原始产量数据减去各地 点的平均产量,由此形成的数据集只含品种主效应G和品种-环境互作效应GE,合称为GGE。对GGE 作单值分解,并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近似之。按照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值将各品种和各地点放到一个平 面图上即形成GGE叠图。借助于辅助线,可以直观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某一特定环境下最好的 品种;(2)什么是某一特定品种最适合的环境;(3)任意两品种在各环境下的表现如何;(4)试验中品 种×环境互作的总体模式是怎样的;(5)什么是高产、稳产品种;(6)什么是有利于筛选高产、稳产品 种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两用核不育系360S的育性安全期及开花习性,提出了两优363在贵州的岑巩制种技术:(1)两用核不育系360S的育性安全期应安排在7月13-28日,抽穗扬花安全期应安排在8月5日左右;(2)适时播种父母本,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3)建立合理的父母本群体结构;(4)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为材料,研究了效应剂和PH对绿色和黄化玉米PEP羧化酶活性的协同作用,发现绿苗和黄化苗中PEP羧化酶对效应剂的敏感性不同,前者比后者G60、Gly敏感,而后者比前者对Mal敏感。黄化苗3h光处理后,其PEP羧化酶对G6P对敏感性与绿苗趋于相同。同时发现PH不同,PEP羧化酶对效应剂的敏感性也不同,低PH比高PH时酶对效应剂更敏感。根据绿苗和黄化苗PEP羧化酶活性和对效应剂敏感性的差异推测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