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5年2月—2019年8月,采用定点监测法、直接计数法、同步调查、远红外相机监测等方法,对河南新乡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陈桥湿地青头潜鸭繁殖生态因子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青头潜鸭求偶行为4月中旬开始出现,5月中旬繁殖配对基本结束。交配行为罕见,为水上交配、持续5~8 s。巢址选择基本要素为水中孤岛(沙洲),密生芦苇丛、香蒲,巢位高出水面50~100 cm,水质透明度较高,人为干扰度较低;该区域青头潜鸭巢位独立,未监测到相邻巢位。产卵:青头潜鸭5月初开始产卵,日产卵1枚,卵亚白色或淡黄色,无斑点。统计繁殖巢窝卵数(N=7),共计69枚,巢均9.86枚;其中寄生卵6枚,巢均0.86枚。卵(N=30)长径均长50.8 mm,卵短径均长36.9 mm,卵均重40.5 g。监测7个繁殖巢,完成繁殖4巢29枚,未孵化3枚,孵出幼鸟26只,孵化率89.66%。其余3巢被黄鼬、褐家鼠破坏2巢,不明原因弃巢1个。监测7巢产卵共计69枚,孵化率为37.68%。青头潜鸭食性以水生植物为主,主要采食莲、香蒲、慈菇等挺水植物的嫩叶,金鱼藻、菹草、茨藻等沉水植物及附着在茎叶上的水生动物、昆虫等。  相似文献   

2.
依据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头潜鸭的实际分布点数据,选择7种环境特征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潜在繁殖栖息地进行预测,结合向海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设置对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训练数据模型预测结果通过ROC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定曲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为0.927,测试数据AUC值为0.998,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最适宜的生境面积为5.6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0.01%),总适宜生境面积为10546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3.70%),适宜分布区分散在东南部,且大部分处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刀切法检验测定得到影响模型预测的主导环境特征变量是坡度和海拔,两者贡献率分别为56.3461%和32.6982%,累计贡献率达89.0443%.环境特征变量响应曲线显示除土壤湿度指数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亮度指数、绿色植被指数和道路距离这6个因子均与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尽量迁移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人为活动区,以扩大核心区和实验区内青头潜鸭的实际有效面积,进而有效增加青头潜鸭的适宜栖息区域.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域越冬雁鸭类分布与数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鄱阳湖区域雁鸭类水鸟资源状况,从1998年冬季开始,采用同步调查计数法在鄱阳湖区域进行了9次雁鸭类水鸟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记录到雁鸭类7属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yuamatus)]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红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鄱阳湖雁鸭类水鸟数量大,9年来鄱阳湖雁鸭类水鸟数量均在10万只以上,近3年均达到35.7万只以上.其中小天鹅每年达1.1万只以上,2005年冬季数量达到11.2万只;鸿雁每年达1.8万只,小白额雁在2006冬季数量达到6 000只;从2005年以来,青头潜鸭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花脸鸭在2007年最多,达到480只,主要分布在林充湖、新妙湖和矶山湖;红胸黑雁和中华秋沙鸭在鄱阳湖区域也有零星记录.可见,鄱阳湖在雁鸭类水鸟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4.
浙江湿地水鸟种群数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4月至1999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技术和样带法、样点法对浙江省湿地水鸟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其间共记录到湿地水鸟97种,隶属于7目13科,其中赤颈鸊鷉、小滨鹬和阔嘴鹬3个种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浙江省湿地水鸟以冬候鸟为主,占53.6%。湿地水鸟的估计总量为92.6×104只,数量在万只以上的有25种,其中以黑腹滨鹬数量最多,海岸湿地水鸟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大陆和岛屿湿地水鸟,种群密度超过1.0只/km2的种类多达21种,岛屿湿地水鸟种群密度超过1.0只/km2的有5种,而所有大陆湿地水鸟的种群密度均未超过1.0只/km2。乐清湾和温州湾滩涂湿地是黑嘴鸥的最重要越冬地和黑脸琵鹭的主要迁徙停歇地。  相似文献   

5.
陕北红碱淖湿地遗鸥资源分布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繁殖群作为自然界中的全球遗鸥的最大种群,其对遗鸥有效种群(全部繁殖个体的总量)的保有量应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红碱淖湿地的遗鸥数量从2000年调查报告初步估计的约200只发展到了2005年测定的11 000多只,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种群。红碱淖湿地不仅挽救了鄂尔多斯种群,并为其发展成为全球最稳定、最庞大、最富生机的种群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在研究红碱淖湿地遗鸥种群的资源分布及保护意义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保岛护岸”、建立保护观察站等保护红碱淖湿地及其遗鸥种群所采取的多样综合管理措施,为湿地保护及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6-2009年对扎龙湿地内的游禽类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与1983年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调查共记录到游禽鸟类3目3科24种,夏季游禽类繁殖鸟种类少、繁殖种群数量低,春秋季节迁徙鸟类种类多、数量高.在调查期间内游禽鸟类年际间的数量变动略呈下降趋势.1983年记录的37种游禽中有13种在本调查中未见.本研究6-...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72-377
2013—2015年,对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鸟类202种,隶属于17目52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28种,东洋界14种,广布种60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鸟类为主;该区有留鸟51种,夏候鸟55种,冬候鸟24种,旅鸟72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6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有13种。同以往调查相比,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灰鹤(Grus grus)的种群数量和越冬区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种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1月9日~2月5日,在陕西黄河湿地进行大鸨越冬种群调查。调查发现,在黄河、渭河和洛河交汇处大鸨越冬数量较多,表明陕西省黄河湿地已成为我国大鸨重要的越冬地。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湿地鸟类的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掌握海南岛湿地珍稀濒危鸟种和常见鸟类的基础信息,于 2020年12月和2021年5月在岛内32处湿地开展了鸟类调查,共行走样线215条,完成调查样点157个,记录鸟类206种34 673只,隶属17目61科,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34种。涉禽和鸣禽的数量占多数,分别占59.9%、32.2%。优势和常见鸟类共28种,如白鹭Egretta garzetta、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牛背鹭Bubulcus coromandus等,这28种鸟类记录占海南岛湿地整个鸟类记录总数的78%。Shannon-Wiener指数以河流湿地最高(5.225),湖泊湿地最低(2.843);Pielo指数以沼泽湿地最高(0.776),人工湿地最低(0.618);鸟类相似度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最高(0.67),近海与海岸湿地和湖泊湿地最低(0.2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植被、动物种群的调查,从实用性方面评价了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荒漠中的湿地价值,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需求,加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野生动物的生 存发展和管理需求,为发展物种多样性打下基础。本文将黄河三角洲作为本次湿地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对象,主 要研究的野生动物种群以天鹅为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长期以来该保护区主要栖息的天鹅以大天鹅为主,比较常见 的是秋冬季节,在10 月中旬会陆续迎来南迁大天鹅。2014 年以来,南迁大天鹅数量也逐渐增多,2018 年山东黄河三角 洲南迁大天鹅数量为6559 只,这些天鹅主要在该湿地保护区栖息,且近年来保护区逐渐推出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等 工程,先后投资金额达2.35 亿元,进而为该湿地生态保护区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和越冬环境,满足野生湿地动物的繁殖 和保护需求。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鸟类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样线法年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并对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共记录有鸟类11目26科65种,总数量为24531只,其中水鸟有41种,占调查总种数的63%。全年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均为越冬期较多,繁殖期较少。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吴逸群  刘迺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66-11866,11879
采用样带调查法于2007~2008年对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2007年4~6月,蓝马鸡种群密度较低,为0.104~0.208只/hm2;2007年7~8月蓝马鸡群体数量略有增长,为0.162~0.236只/hm2;2007年12月(冬季),密度下降为0.148只/hm2;2008年5~8月,蓝马鸡群体种群密度呈增长趋势。综合2年资料,蓝马鸡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171只/hm2。蓝马鸡种群数量与10年前的调查比较增加不明显,当地林管部门还需要加大蓝马鸡栖息环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资源调查研究,从鸟类种类、数量、鸟类群落多样性以及鸟类群落组成等方面,对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01种,隶属于16目35科,共计6 002只个体,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居留型中夏候鸟占优势,有62种(占总种类的61.39%);生态类型以鸣禽占优势,为65种(占51.97%),该湿地公园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3.84,均匀度指数为0.832。在4种生境中,林地及灌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林地及灌丛和水域及湿地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仅0.10,草地绿化带和办公生活区的相似性指数为0.40,在4种生境的比较中最高。基于结果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拉市海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面临的威胁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市海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第一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有记录的水鸟共77种,占云南省已记录水鸟种类134种的57.46%,占中国已记录水鸟种类271种的28.41%.其中涉禽37种,游禽40种,分属7目14科.与前人的研究记录相比增加了14种.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种.越冬鸟类的种群数最高可达5万多只,拉市海是水鸟重要的迁徙通道和理想的越冬聚集地.指出了拉市海湿地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1~2015年对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湿地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15种,隶属于16目51科。在湖北居留性上,候鸟占64.20%,留鸟占23.70%,旅鸟占12.10%。在区系上,古北种53.0%,东洋种27.0%,广布种20.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4种,列入IUCN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12种,CITES附录Ⅰ、Ⅱ鸟类18种。结果显示,天鹅洲故道湿地鸟类资源比较丰富,鸟类区系具有过渡区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雅安市区冬季水鸟进行系统统计与记录,分析城市化进程对水鸟时空分布的影响,为雅安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至2011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对雅安市区冬季水鸟进行直接观察,记录物种、个体数量、生境、人为干扰等。【结果】记录水鸟7目11科44种,其中雁形目鸭科鸟类最为丰富,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及凤头潜鸭为优势物种。【结论】水鸟多样性在各个年度呈现相似的时间分布格局,但波动期与稳定期的共存表明雅安市区既是水鸟迁徙的中转地同时也是其越冬地。水鸟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差异则体现出滩涂、开阔水域、人为干扰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7年-2019年通过对合肥地区鸟类的实地多样性调查,结合合肥地区的鸟类记载文献整理,形成最新的合肥地区鸟类名录。截至2019年底,共记录合肥地区鸟类19目68科187属371种3亚种,占我国鸟类1445种的25.88%。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安徽省新纪录4种,即普通雨燕、双斑绿柳莺、北长尾山雀、粉红胸鹨。发现合肥地区新新纪录斑头雁等8种。通过分析,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2种,安徽省重点保护鸟类59种。被IUCN列为受威胁鸟类的共17种,其中有极危种(CR)2种,为白鹤和青头潜鸭;濒危种(EN)5种,东方白鹳、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丹顶鹤、草原鵰;易危种(VU)鸿雁、红头潜鸭、白枕、白头鹤、仙八色鸫等10种;“三有”鸟种274种。在居留型方面,有冬候鸟119种,占32%,留鸟87种,占23%;夏候鸟73种占19.5%,旅鸟93种,占25%,迷鸟2种,占0.5%;在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233种,占62.3%,东洋界种类101种,占27%,广布种有40种占10.7%。中国有3条鸟类迁徙通道,合肥地区位于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的北缘,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提升,这也是合肥地区鸟类如此丰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2—2015年,采用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区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越冬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反嘴鹬越冬种群,年平均数量为(16684±14653)只,2004年、2005年、2013年种群数量均超过目前其全球数量的10%,2004年冬季鄱阳湖区越冬反嘴鹬数量达到最大值,为47520只。鄱阳湖区共有70个湖泊记录到反嘴鹬,其中反嘴鹬种群数量达到全球1%以上的湖泊有20个。每年冬季鄱阳湖区反嘴鹬集中分布在常湖、蚌湖、花庙湖和下坝湖,而反嘴鹬利用频次最高的是大湖池,每年反嘴鹬的越冬数量为(1819±1593)只。各湖泊中反嘴鹬的年平均数量与利用频次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反嘴鹬在鄱阳湖越冬的主要湖泊,分布在保护区内的反嘴鹬种群占鄱阳湖区越冬总数量的(75.3±26.0)%,但仍有很多重要的湖泊没有被纳入到保护区范围。反嘴鹬对保护区内湖泊的利用频次与保护区外湖泊的利用频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保护区内反嘴鹬的种群数量显著大于保护区外。  相似文献   

20.
<正>季有大量候鸟经此迁徙,有上万只小天鹅集群于此,鸿雁有2万~3万只,灰鹤2 000~3 000只。5价值评价5.1湿地类型丰富。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由湖泊、河流、沼泽、滩涂和积水洼地等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湿地,是河北典型的坝上高原湿地。由于湿地占地面积大,湿地率很高。5.2生态系统状况良好。闪电河湿地是鸟类由东北亚到澳大利亚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节点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小天鹅迁徙种群的主要聚集地,湿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样,在生态系统和植物群落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