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5和1×106 CFU/g作为Box-Behnke设计的3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29种复合微生物菌株组合,以其对猪粪中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作为参考指标,优化得到了4株除臭菌种的最优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1×108 CFU/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分别以0.47%、0.05%、0.01%和1.00%的比例加入猪粪便中,堆积发酵7 d后对猪粪便中的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73.59%、63.60%和70.29%。由此可见,经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除臭微生物菌种组合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对控制畜禽粪便恶臭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研制及对猪粪便中吲哚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猪场恶臭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从实验室保存的菌种中筛选得到4株高效除臭微生物,并研究其对猪粪便中吲哚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单因素粪便发酵试验筛选得到的克雷伯氏菌、贝莱斯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对粪便中吲哚去除率分别为56.55%、59.12%、34.07%和53.03%(P0.05)。根据微生物之间协同关系的微生态理论,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微生物菌株组合模式,经响应面分析预测的各菌种最佳组合模式为克雷伯氏菌0.04%、贝莱斯芽孢杆菌0.11%、产朊假丝酵母0.59%和干酪乳杆菌0.01%,最佳组合模式下粪便吲哚去除率为62.13%。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鸡粪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本研究选取不同益生菌对鸡粪进行发酵处理。根据发酵粪便中温度变化、氮含量、pH、总活菌数、大肠杆菌数、干物质损失率和吲哚含量等参数,确定发酵鸡粪的干酪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粪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分别为0.05%、0.10%、0.05%和0.05%(P0.05)。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将4种益生菌作为四因素进行响应面回归设计,以吲哚含量高低作为发酵好坏的判定标准,得到4种益生菌的最佳配比,即干酪乳杆菌0.06%、产朊假丝酵母0.15%、粪肠球菌0.07%、枯草芽孢杆菌0.07%。利用此复合微生态制剂发酵鸡粪,使鸡粪中吲哚含量、大肠杆菌数量和pH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87.50%、21.93%和16.72%,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解霉变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该研究选用具有降解AFB1功能的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利用响应面回归设计获得最佳的降解AFB1的益生菌组合。结果表明,当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的活菌数为1×10~6、1×10~6、1×10~4、1×10~6CFU/g时,在37℃发酵霉变玉米4 d后,使AFB1的降解率达到59.18%(P0.05),该研究对提高霉变饲料的饲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同步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效果最佳的复合益生菌组合,选用对霉菌毒素降解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在1.0×10~5、1.0×10~6、1.0×10~7cfu/mL三个水平上进行响应面回归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活菌数分别为1×10~7、1×10~6、1×10~7cfu/mL时,对AFB1+ZEA降解率最好,AFB1降解率为38.67%(P 0.05),ZEA降解率为26.29%(P 0.05)。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马铃薯渣为原料,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为候选发酵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及自然p H的条件下,发酵72 h,15个组合均能够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优化氨基酸组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扣囊腹膜酵母+黑曲霉组合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效果较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11.87%、106.34%和107.9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霉菌X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霉菌X3及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组合综合增值能力较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增值加权值达到37.09%,明显或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了使除臭菌可以高效的在猪粪实际堆肥中使用,在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生香酵母、细黄链霉菌4种除臭菌的基础上,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高效除臭菌组合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为最优组合,0~15 d对NH3的去除率与其他组合相比差异显著;与空白对照相比,"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对NH3和H2S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降解恶臭物质,将其氧化成无臭、无害的最终产物,达到除臭的目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产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类,将臭源吲哚类化合物氧化成无臭、无毒害、无污染的物质,减少畜舍中NH3、H2S浓度。樊杰等[1]研究表明,好氧发酵32 h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部2008年第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仅有16种,它们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几种常见微生物的除臭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7 d的除臭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5460、生香酵母、米曲霉对NH,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3.89%(P<0.05)、49.87%(p<0.05)、41.73%(P<0.05)、26.34%(P>0.05),但各菌种间差异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11.
李彪  熊焰 《家畜生态》2008,29(1):74-76
用感官法初筛出20株菌株,再通过定性复筛试验,最后从猪粪便中共分离出5株除臭微生物,都具有很强的除臭效果,其中假单孢菌属(ZY-1)氨气的去除率高达47.70%,巴氏芽孢杆菌(WJ-2)硫化氢的去除率高达62.5%,显示出这类细菌在猪场粪便的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鲤鱼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将枯草芽孢杆菌投喂初始体重为(26.56±0.28)g的鲤鱼,试验设6个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2.0×10~8、4.0×10~8、6.0×10~8、8.0×10~8 CFU/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周期为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腹腔注射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计算免疫保护率(RPS)。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鲤鱼日粮中添加6.0×10~8 CFU/g可极显著提高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增加血清丙二醛含量,提高抗超氧阴离子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鲤鱼日粮中添加6.0×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C4含量(P0.05),极显著增加血清C3、Ig M含量(P0.01),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鲤鱼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鲤鱼抗感染能力,6.0×10~8、8.0×10~8 CFU/g处理组组免疫保护率可达65.56%和71.11%。综上所述,鲤鱼日粮中添加6.0×10~8 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改善其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粪臭素在猪体外的污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和酪蛋白对猪粪发酵液中粪臭素及相关合成物浓度的影响.将80头体重为(50.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0.2%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6周后,每组随机选取8头猪,采集其新鲜粪便,配制粪水厌氧发酵液用于发酵试验.发酵试验采用3×3正交设计,发酵液中外源L-色氨酸、酪蛋白、果聚糖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0.05%、0.10%,0、0.125%、0.250%,0、0.75%、1.50%.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色氨酸、吲哚、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荧光标记单链构象多态性及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测定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试验组发酵液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对照组色氨酸、吲哚、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2)外源L-色氨酸为发酵液中色氨酸、粪臭素的主要影响因素,酪蛋白为对照组中吲哚的主要影响因素,果聚糖为发酵液中吲哚-3-乙酸的主要影响因素.3)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与饲粮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无互作(P>0.05).4)空白对照组猪粪发酵液优势菌以芽孢杆菌(CWBIB 1434)为主,含量为26%;空白试验组发酵液以非解乳链球菌(AF201899)为主,含量为36%.由此得出,降低猪粪中色氨酸的含量及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助于减少猪粪发酵液中的粪臭素浓度.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3种菌株(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及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观察豆粕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发现发酵饲料微生物活性越高,干物质回收率(DMR)越低;粪肠球菌发酵活性最高,为32.4亿CFU/g,产朊假丝酵母活性最低,仅为5.8亿CFU/g;干物质回收率以产朊假丝酵母最高,为94.50%,粪肠球菌最低,为90.02%。酸度和粗灰分的上升幅度以粪肠球菌最大,分别上升1.28%和0.44%,粗蛋白提高幅度以产朊假丝酵母最高,为3.95%,枯草芽孢杆菌则以小肽和总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大,分别提高4.35%及12.57%。粗纤维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这3株菌均不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除臭菌可以高效在猪粪实际堆肥中使用,在前期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4种除臭菌的基础上,采用L_8(2~7)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其高效除臭组合,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单独添加粪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1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粪链球菌组饲喂基础饲粮+4×10~8CFU/kg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9CFU/kg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组饲喂基础饲粮+4×10~8CFU/kg粪链球菌+5×10~9CFU/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粪链球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相比,混合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10)。2)与对照组相比,粪链球菌组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与粪链球菌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相比,混合组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粪链球菌组的赖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的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粪链球菌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相比,混合组的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利士曼原虫属相对丰度降低。5)与对照组相比,粪链球菌组丙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异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单独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或粪链球菌均可改善仔猪空肠菌群,促进肠道发育,提高氨基酸消化率,提高空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含量;饲粮中混合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对增强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筛选出一株或几株适合该生物饲料配方的芽孢杆菌,并完善生物饲料的制作过程,本研究根据地衣芽孢杆菌BL13、地衣芽孢杆菌BL20、地衣芽孢杆菌BL53、地衣芽孢杆菌BL47、地衣芽孢杆菌BL49、枯草芽孢杆菌AN、枯草芽孢杆菌GY、枯草芽孢杆菌10089和枯草芽孢杆菌10090设计了9组试验(含对照组,其中枯草芽孢杆菌10089和枯草芽孢杆菌10090为一组,比例为1:1),将糖渣23%、喷浆玉米皮11%、胚芽粕42%、谷氨酸渣2%、糖蜜2%、水20%作为培养基,接种0.6%戊糖片球菌(10)-1、0.4%酿酒酵母,1.0%芽孢杆菌,28℃恒温发酵4~6 d。经试验,最终开发出一种含有2.0%乳酸、20.7%粗蛋白质、4.3%粗纤维、3.1%灰分、6.6 lg CFU/m L乳酸菌、7.5 lg CFU/m L酵母菌、7.0lg CFU/m L芽孢杆菌的生物饲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寿光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液体发酵扩培,发酵结束后活菌数可达2.14×10~(10) CFU/mL,芽孢转化率可达94%。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进行干燥处理,以玉米淀粉作为保护剂,制备成饲料添加剂,菌粉活菌数可达1.85×10~(11) CFU/g。将32周龄寿光鸡3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试验1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2、3、4、5组添加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粉。试验期42 d结束后,试验2、3、4、5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寿光鸡的产蛋率(P0.05),同时显著降低饲料消耗(P0.05)和死淘率(P0.05)。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试验3、4、5组的蛋壳厚度也显著提高(P0.05)。试验2、3、4、5组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而乳酸菌的数量显著提高(P0.05)。因此,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可以提高寿光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改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6×10~(11) CFU/kg和5种水平的地衣芽孢杆菌[0(C1组)、1×10~(11)(C2组)、2×10~(11)(C3组)、3×10~(11)(C4组)和4×10~(11)CFU/kg(C5组)],并且设置空白对照组(两种菌均不加)(C组),制成6种发酵底物。测定体外发酵48 h产气参数、CH_4浓度、培养液发酵指标和饲料养分消失率。结果显示: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24、48 h累积产气量、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产气量和各项产气参数均达到最大值。②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pH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影响氨态氮(NH_3-N)和微生物蛋白(MCP)产量(P0.05)。当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NH_3-N浓度最小,MCP含量最大。③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干物质消失率(DMD)、有机物消失率(OMD)和代谢能(ME)影响显著(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且DMD、OMD、NDFD和ME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最大,ADFD最小。综上所述,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联用能促进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整体来看,当酿酒酵母的添加量为6×10~(11) CFU/kg和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朱丹  张佩华  文宇  韩奇鹏 《养猪》2014,(3):17-19
益生菌(probiotics)作为一种安全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的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业并成为国内外养殖者关注的热点。各国对于应用生产的益生菌菌种规定不同。2009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控制官员协会(AAFCO)公布了可直接饲喂的46种微生物菌种名单,我国农业部2008年第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仅有16种,它们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已将可直接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增加到34种。目前应用于养猪业主要的两种益生菌制剂是乳酸菌类和芽孢杆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