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在促进家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近年黄玉米价格高涨,部分饲料生产商选用小黑麦、小麦、大麦或高粱等营养价值较低的其他原料来替代黄玉米。这些作物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s),而饲料中NSPs的含量与其营养价值呈反比。日粮中添加酶可以提高富含可溶性NSPs作物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型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家禽可以获得与采食玉米-大豆型日粮相当的生产性能。家禽的胃肠道可以分泌酶来帮助营养物质消化,但其分泌的酶由于数量有限还不足以完全消化纤维,需要在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商用外源性酶来提高消化能力。在家禽饲料中使用商用酶的优点包括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通过减少粪便中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酶的用途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证明外源性酶是研究代谢和生理机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数据将提高我们对商用酶在家禽饲料中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在促进家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近年黄玉米价格高涨,部分饲料生产商选用小黑麦、小麦、大麦或高粱等营养价值较低的其他原料来替代黄玉米。这些作物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而饲料中NSP的含量与其营养价值呈反比。日粮中添加酶可以提高富含可溶性NSP作物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型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家禽可以获得与采食玉米-大豆型日粮相当的生产性能。家禽的胃肠道可以分泌酶来帮助消化营养物质,但其分泌的酶由于数量有限还不足以完全消化纤维,需要在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商用外源性酶来提高消化能力。在家禽饲料中使用商用酶的优点包括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通过减少粪便中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酶的用途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证明外源性酶是研究代谢和生理机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数据将提高我们对商用酶在家禽饲料中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影响饲料营养的酶与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料中存在有许多种酶(enzyme),其中很多酶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利用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酶对饲料的营养与安全有不良作用。这些有不良作用的酶,可导致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损失,或产生不利于动物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一些饲料中也常含有一些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enzymeinhibitor,或称抗酶剂antienzymes),如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等。由于它们的存在和作用,可降低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利用,甚至对动物健康造成直接危害。l影响饲料营养的酶1.l引起饲料营养成分损失的酶1.1.1脂(肪)氧合酶脂(…  相似文献   

4.
抗营养因子是影响和降低饲料中各养分利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酶制剂之所以能显著提高某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机理之一是它能够消化溶解某些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动物的消化机能,提高代谢水平,弄清楚抗营养因子与相对应的酶的关系。对于如何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来选择日粮类型以及如何根据需要来选用酶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制剂降解植物性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研究了含有多种酶组分的高效复合酶制剂对植物性饲料的作用与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中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不仅能协同作用,破坏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使存在于细胞内的大分子营养源能够充分释放出来,而且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同时,复酶,制剂中的蛋白酶、α-淀粉酶、糖化酶能够有效地降解蛋白质、淀粉、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 率。在饲料中添加本产品时,适宜的酶用量为1‰,且能够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功能性寡糖、生物活性肽、核苷酸、有机微量元素和卵黄抗体等一些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推广越来越多,其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提高其健康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生物技术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1饲用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饲料工业中使用的酶都是直接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水解酶。在饲料中使用酶制剂的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对动物内源酶的补充,包括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2)消除某些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如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植酸酶等;(3)使某些营养物质更…  相似文献   

7.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1],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2];酶制剂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进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分解。因此,饲用酶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酶制剂是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它在饲料和饲养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外源性消化酶的作用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从而促进畜禽生长。酶制剂作为鸡饲料添加剂,国外在70年代便开始应用。由于雏鸡肠道较短,部分饲料未经消化便排出体外,特别是雏鸡肠道微生物极少,很难提供足够的酶来降解饲料中一些抗营养物质,从而降低了日粮的代谢能,影响饲喂效果。为此,加拿大在雏鸡的全价配合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在动物饲料中合理使用外源性蛋白酶能够降解饲料抗营养因子,提高日粮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主要综述外源性蛋白酶的作用方式及其对动物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外源蛋白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源性营养物质的组分及比例是卵生鱼类早期发育(胚胎发育或胚胎和卵黄囊仔鱼期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卵生鱼类受精率、早期发育、孵化率与成活率的关键内因,并对随后混合性营养期及外源性营养期仔稚鱼的发育及成活起重要作用。文章就卵生鱼类鱼卵的组分、早期发育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利用、脂肪及脂肪酸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维生素的利用、微量元素的动态、相关主要酶的变化及亲鱼营养状况对卵中内源性营养物质组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系统全面地了解卵生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内源性营养物质组分及主要组分的代谢变动状况,为研究内源性营养调控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混合性营养期、外源性营养期及亲鱼期饲料配方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要获得客户满意,保证自身经济效益,饲料生产厂家在重视饲料成本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一般认为猪常用饲料营养物质的转化率是较高的,实际上,即使采用高质量的饲料,仍有约20%~30%的食入干物质、20%~25%的总能和30%~50%的氨从体内排泄掉。畜禽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主要由消化道内消化酶的种类与活性决定。国内外近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适合畜禽消化道内环境的外源酶可以具有内源酶同样的消化作用。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外源酶可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生产性能,改善饲料利用率。此外,酶对动物无任何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品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随着工业发酵生产的结晶氨基酸的广泛和快速应用.食物添加酶是20世纪90年代取得研究进展最大、影响最大的生物制品。通过添加外源酶可提高日粮的某些性征如去除一些特异性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非淀粉多聚糖的消化率、补充内源酶以利于消化和降低营养损失等,这些都有利于畜禽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为断乳仔猪存在内源酶分泌水平比较低、肠道吸收能力不足、酸性物质分泌能力低和采食量与饮水量不足等因素限制了断乳仔猪的增重速度。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断乳仔猪的增重率。在饲料中添加某些酶成份.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上述不利因素,提高仔猪增重率。  相似文献   

13.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补充动物体内酶原的不足,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饲用酶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1饲用酶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1.1提高饲料中非淀粉多糖和蛋白质利用率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起到降解作用,所以必须在饲料中添加专一的酶来提高这些营养的消化率。例如谷类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在单胃动物消化道前端不能被利用,如果加入专一酶制剂使其分解,就可使饲料中潜在的能量发挥作用。1.2提高饲料中磷、钙等的利用率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植酸可与钙、镁、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加酶益生素饲喂肉仔鸡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而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全部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酶能够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使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因子对动物消化吸收的障碍,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从而加快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1降低消化道食糜黏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类物质,能够结合大量的水份,增加消化道食糜的黏度,使营养物质和内源消化酶不能充分接触,降低了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破坏食糜周围的水化膜,增加食糜与酶及小肠的接触面,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秸秆生物饲料,就是农作物秸秆等饲料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菌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放入密封的容器(如水泥窖、土窖等)中贮藏,经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特殊的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经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的秸秆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酶、其它营养物质及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对改善反刍动物瘤胃的内环境、刺激某些有益菌的繁殖、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使用有机酸化剂有以下3方面的作用机理:①化学作用,降低饲料和胃肠道的pH值,降低饲料的酸结合力,与矿物质形成螯合物而促进矿物质利用;②微生物作用,能够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促进动物肠道和整体健康;③生理作用,能够促进酶原的活化、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饲料原料成本的上涨,如何更好地提高饲料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成为研究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特别是复合酶制剂,在不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原料的价值,为解决饲料的长期性挑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某些微生物菌的生理代谢作用下与饲料原料(植物性、动物性、其他饲料原料)或其生产产生的废渣相互充分混合加工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营养复合饲料,其能够明显降低饲料原料中出现的抗营养因子、分解饲料蛋白质中某些大分子营养物质、提供有益活性微生物成分及其代谢产物,从而有效改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又可以达到提高其适口性和提高动物的生产安全性能以及提高肉品质等特点和功效。文章主要对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概念及特点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