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效,涌现出来的社区各阶层力量,更进一步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突发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处于基层社区单元的边缘,是卫生危机防控的边缘地带,更需要社区多元主体的参与形成防控统一战线。但从农村各主体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体系还不成熟,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能力相对较弱。探索农村多元主体参与的困境成因,旨在更多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事关执政党根基的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本文分析了打造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时代意义及逻辑内涵,提出打造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实践路径,即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推进新时代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D市在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过程中,以"三治融合"为核心推动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通过内生性治理、行政性治理、自洽性治理、柔性治理等多种治理逻辑的耦合共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农村社区实现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但也必须指出,D市在实践"三治融合"理念中,更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可以视为"三治融合"下的"一核多元"。这一尝试实际上是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对农村治理结构予以调试,以形成基层社会更为稳定的治理结构,促使村落治理与农村治理现代化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基层社会矛盾和多元利益冲突呈现一些新的特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是实现国家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建设平安中国的客观需要。通过探讨培育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社会治理法律体系,培育多元主体治理能力、培育基层民众法律意识,营造基层法治文化氛围等提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和农村基层治理是我国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中,成都市城市基层治理相继出现了以街居模式、居社分离模式和社区自治模式为代表的传统治理模式,以及以"小单元治理"模式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为创新的治理模式,农村基层治理典型的则有"村民自治"的运行模式和"村民议事会"模式,通过对城乡基层治理模式的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和治理绩效方面各有其特点,但同时,又有基层治理主体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基层治理彼此封闭隔绝,未形成治理合力以及基层治理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等问题的存在,因而,成都市各城乡基层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最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依托,在"形势所迫"和"问题倒逼"的情境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对于创新基层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甘孜新龙县为例,在深入剖析城乡社区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基础上,提出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弱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亟待优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等多维发展困境。为此,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应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乡村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创造治理主体参与环境,构建多元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三治融合”新体系,重塑乡村社会发展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级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村级治理中村民参与程度不高、管理组织效率低下、农村人才外流,降低了村级有效治理的程度。基于这些农村问题,在浙江省枫桥镇"枫桥经验"指导下,伴随着政府职能下沉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得到强化。社会组织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活力,耿集乡贤工作协会作为农村组织在理论创新、文化引领和实践探索方面为我国村级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深刻的讨论和重大的部署。其中,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新乡贤在推动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的效用受到了多方关注和肯定。因此,文章探讨了新乡贤的背景、效用和困境,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55-257
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社区及其治理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化"、改革开放后的"自治化"。这是多种力量合力推动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新时代农村社区的特性和功能发生了极大变化,呈现出复合化特征,诸多因素推动社区治理的现代路向转换。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需要从价值目标、治理理念、治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部分农村社区已展开“微治理”的实践探索,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4个方面:党政部门牵引式凝聚合力、治理空间下沉式缩微规模、多元主体横向式协作行动和制度确权精准式满足需求。为完善农村社区“微治理”模式,本文探讨了农村社区“微治理”的改善路径,即培育“微组织”凝聚多元共治新合力、激活“微空间”激发基层阵地新活力、统筹“微资源”提升基层治理新效力、打造“微产业”重塑基层治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以社区地缘为核心的互助养老服务成为新时代养老服务的主要选择。通过对石家庄市D村的实地研究,并运用参与式治理视角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面临的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引领能力不足、基层政府集权严重等困境,从而提出增强居民社区意识、提升社区组织能力、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建立多元养老体系的良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社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农村社区中的适配与延伸。乡村治理共同体即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组织、企业和村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村企经济日趋活跃,企业参与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提出之前,国内学界就展开了关于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社会的具体实践,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基层治理变革的主要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取得的成效显著,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在发展不足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基层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村基层主体行政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基层村民群众的自治权益、加快基层领导干部及群众法律意识的培养、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回迁社区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缩影,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实现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场所。从空间视角出发,并结合实地调查,发现K市Y社区面临居民交际网络破裂、心理适应不足、生活习惯矛盾等治理困境。基于此提出,空间重构策略是应对空间嬗变下矛盾与冲突的有力治理实践,空间的互动、多元的参与、文化的链接是实现社区和谐善治共治的重要行动逻辑,社区居委会可利用物理、心理、文化空间的拓展,强化居民认同。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存在着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差、"自组织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因此,要通过新乡贤的组织化管理、激励式培育等方式充分发挥新乡贤的功能。组织管理是新乡贤这种多元的行为体之间通过一定的规则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组织、激励管理,形成良性竞争和协作。组织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强主体之间的协同性,提高"自组织管理"能力,实现乡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推动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治理则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部分省份相继建设了一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其目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但是社区的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治理能力较弱,这将会直接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究城乡融合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在治理体系、治理理念、治理方法、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城乡融合有效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社区治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战略,更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对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我国农村社区的治理模式及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综述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属地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属地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