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2年以来广西城市与农村之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通过对比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广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广西2012~2016年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广西城乡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呈增长趋势,比值接近1,城乡千人均卫生人员数的差距仍旧较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增长速度较慢。结论:2012年开始,广西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断变化,城乡卫生人员数量差距缩小,城乡千人均卫生人员数的差距还有待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配置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贫困地区基层卫生人力的数量、结构等,为健康脱贫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建议。方法:设计《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调查表》、《县级综合医院卫生技术人员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信息填报员现场调查。结果:安徽省贫困地区县级综合医院的床护比1∶0.42,医护比1∶1.3;乡镇卫生院的医护比1∶0.53,床护比1∶0.07;安徽省贫困地区两类基层卫生机构护士总数14272人,按常住人口数1786.44万人计算,护士0.79人/每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为初级及以下职称,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仅28.66%、17.35%,低于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平均水平;绝大多数卫生人力资源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县级综合医院占19.38%,而乡镇卫生院中仅占4.33%。结论:重视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基层卫生医护总体配置比例需进一步优化,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流向基层,提升贫困地区卫生人力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为贫困地区的健康脱贫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据国家卫计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截至2015年,832个贫困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6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28人,明显低  相似文献   

4.
当前,广西卫生人力资源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地市间分布不平衡等问题。运用集聚度方法,对比分析新医改前后广西14地市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差异,对各地市的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进行评价,通过提高卫生人员数量和质量,缩小各地市间卫生人力资源的差距,重视经济发展水平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地理可及性,以期促进广西"十三五"期间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结构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选取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小学教师人均负担学生数、中学教师人均负担学生数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产出和投入2个方面分别对青岛7区5市间的公共卫生和教育这2项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青岛5个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中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水平偏低,但总体差距不断缩小;青岛市基础教育能力近年有所增强,但总体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区域间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明显大于教育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6-218
分析2009~2013年广西卫生总费用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提出改善卫生筹资的建议。运用筹资来源法对2009~2013年广西卫生总费用进行测算,并对比广西和全国及部分西部省份的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广西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逐年上涨,且增长趋势较快,但总额与全国对比仍有差距。需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多形式补充社会卫生支出比例,改革卫生总费用供给侧,降低个人卫生支出,优化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前不久公布了由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医药管理局五部门共同印发的《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适应的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一支以中职(中专)及以上学历、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整体素质基本满足村级卫生服务需求的合格乡村医生队伍。规划要求,加大乡村医生教育力度,建立并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定期在  相似文献   

8.
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龙岩市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得出人均GDP、城乡可支配收入差和卫生技术人员数3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产业支撑,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水平等途径推进龙岩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下,农村有限的医疗资源存在的区域非均等化将进一步降低基层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围绕我国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区域均等化测度及改革农村医疗体制现状,对我国27个省、自治区农村医疗资源的均等化程度进行指标测度,发现我国地区间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均等化程度近年整体呈下降趋势:(1)各地区农村人均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占有差距大;(2)各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3)人均医疗资源占有离散程度增加;(4)东部较中西部农村人均占有更加富集。对此,应构建农村多层次多元化医保体系、引入签约人头预付制激励医生下沉、活用医保杠杆建立农村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加快远程医疗建设突破医资配置时空障碍、运用财政手段提升农村医疗机会和质量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2010-2019年中国各省份的农村医疗服务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探究各省份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的时空差异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医疗服务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37%.(2)分区域而言,东部地区农村医疗服务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3)我国总体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的差异不明显;就各区域内而言,东部地区内部医疗服务效率差异最大;就区域间差异而言,东、西部之间的医疗服务效率差异最大.(4)就绝对差距而言,东部、中部地区区域内绝对差距逐渐增大,而西部地区区域内绝对差距逐渐缩小.该文以“提高各省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缩小地区间农村医疗服务效率差距”为切入点,提出“改变农民就医行为、健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省内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间经验交流学习”等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全国基层卫生与新农合工作会议传出喜讯:2013年,卫生部将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全国新农合实际补偿率力争达到60%;将加快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城乡居民医保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这必将为城乡医保制度并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析秦巴山区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资源配置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秦巴山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秦巴山区中达州市开江县、巴中市通江县、广元市旺苍县和绵阳市平武县,对每个县的乡(镇)医疗机构发放放射诊断服务能力调查表,对该区域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各地区基层卫生院等级情况为一级甲等医院数量最多,为74家,其基础医疗机构等级处于一级甲等及以下,整体医院等级较低。各医疗机构X射线机房建设情况中,广元旺苍机房建设占比最高,为44.55%,且广元旺苍机房面积占比也最高,为46.9%。各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为X射线辅助设备台数最多,38台。普通X射线摄影机、DR台数拥有量较多,普通X射线摄影机台数为31台,其中广元旺苍县占比最高,为35.5%。DR台为32台,其中广元旺苍县占比最高,为39.1%。乳腺X射线摄影机、牙科全景X射线摄影机在各乡镇卫生院数目为0。四川秦巴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资源配置中,广元旺苍县情况相对较好,但总体资源配置不充分,无法充分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应进一步改善秦巴山区医疗条件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投入。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药减量使用和科学使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分析1991-2014年我国农药使用强度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药使用强度的省际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均显著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总体上依次递减;各地区农药使用强度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绝对差距均进一步扩大,且东部地区省份的绝对差距显著大于中部地区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σ收敛趋势不具有一致性,全国各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绝对差距未显著缩小,中部地区省份显著缩小,东部地区省份则显著扩大;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具有一致性,初期农药使用强度较低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更快,离自身稳态值越远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也越快;与东、西部地区省份相比,中部地区省份农药使用强度的收敛速度要更快。最后,提出开展区域性综合防治、推行可持续防控、加强监测预警等科学有效控制农药使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49-25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模型和CCR模型评价中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横向和纵向利用效率。结果显示,2015年9省(29.03%)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DEA相对有效,6省(19.35%)为DEA弱有效,16省(51.61%)为DEA无效;2012~2014年中国卫生资源配置为DEA有效;2011年为DEA弱有效;2015年为DEA无效。建议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人员等医疗卫生资源,积极引进优秀卫生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学习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先进医疗技术,从而提高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手段高效识别贫困地区及掌握其演化机制对于加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融合夜光遥感数据借助相关系数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多维贫困指数的方法,以四川省为例,对四川省各县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估算,并对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夜光遥感数据时间连续的特点,从时空演化角度对贫困县动态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3年四川省多维贫困县比例从46.45%下降到28.42%;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证实四川省内部贫困差距缓慢缩小;2003—2013年空间分布演变图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区县大多处于长期多维贫困状态;处于极贫困区与极富裕区多维贫困指数增长幅度不明显,而处于中间地带县区增幅较大;热点分析中表现为热点区与冷点区逐渐呈东西方向抗衡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局部异化贫困形势复杂地区的脱贫政策精准制定提供前瞻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全国和广西香蕉种植概况,针对2017 年崇左市的香蕉种植、产销及枯萎病发病情况开展 深入调研。结果表明:2011—2016 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增幅26.32%)和总产量(增幅55.50%)整体呈 上升趋势,但2017 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缩减,形势严峻;2017 年崇左市香蕉产业面临蕉园改种、品质下 降、供过于求、价格不稳定以及持续低价和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此外,2017 年广西南宁、 钦州等香蕉主产区香蕉枯萎病蔓延迅速,全区重病区蕉园改种普遍。广西香蕉行情低迷的原因主要为:香 蕉集中上市,供过于求,普遍增产加剧供求矛盾,品质下降影响贮藏和销售;进口蕉占据重要市场;大众的 水果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从产业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及临时应对措施方面提出了应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两种有机酸钾盐卷烟助剂对卷烟纸热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卷烟纸上添加不同浓度的两种有机酸钾盐,采用同步热分析、主流烟气检测及感官质量评价,研究其对卷烟纸热解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碳酸钾和柠檬酸钾浓度的升高,热失重的起始温度逐渐降低,卷烟纸在升温初期失重速度及失重量的增加与添加浓度基本对应;随着在卷烟纸上柠檬酸钾添加量的增加,抽吸口数逐渐降低,烟碱含量和焦油含量也逐渐减少,添加量为3%时CO的释放量最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又以上升趋势变化。随着在卷烟纸上碳酸钾添加量的增加,抽吸口数先逐渐降低后又以缓慢上升的趋势变化,烟碱含量和焦油含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在3.5%的添加量时,卷烟纸的烟碱含量最低,卷烟抽吸口数最少;浓度为2.5%时,CO含量最低。【结论】卷烟纸助剂的使用催化了卷烟纸的热裂解进程,导致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和CO含量降低,影响卷烟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质量安全污染状况及来源,并找出关键控制点,以贵州湄潭翠芽为例,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23.32%、100%和14.65%,以干燥工序农药降解率最大,杀青工序次之;铜和锌含量在各工序中无显著变化,但铅含量在杀青后显著增加;菌落数和大肠杆菌数随着加工的进行逐渐减少,霉菌数呈波形变化,在杀青后大量增加。在干燥工序,菌落数、霉菌数和大肠杆菌数均达到最小值。说明,杀青和干燥工序对绿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显著影响,是控制绿茶卫生质量安全的关键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滤棒载香型卷烟在不同贮存时间下柠檬烯的烟气转移行为、贮存稳定性和感官品质,以滤嘴中负载橘皮颗粒的滤棒载香型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测定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分析贮存和抽吸过程中柠檬烯的含量变化并评价感官质量。结果表明,橘皮颗粒能够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烟碱及总粒相物的释放量。贮存期内柠檬烯的滤棒持留率、主流烟气粒相物转移率以及烟蒂截留率分别介于65.10%~100.00%、8.60%~14.48%和76.29%~85.17%,且随贮存时间延长均呈降低趋势,而气相转移率变化趋势不明显;贮存期在20~180 d内柠檬烯在烟支及烟气中衰减率的差异性不显著;不同贮存期卷烟中柠檬烯的逐口转移率介于0.22%~3.97%,在贮存期10~180 d内柠檬烯的逐口转移率趋于稳定,逐口转移率随抽吸口数的增加而升高,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减小并趋于平缓,且在贮存期内逐口释放率与抽吸口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负载橘皮滤棒的卷烟果香突出,贮存期内特征香韵强度减弱缓慢,感官品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3—2018年全国15省区肉牛养殖成本收益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方法中的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对东、中、西部肉牛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达到0.8453,其次为中部的0.7709,西部最低,仅为0.7271;中部对东部技术效率表现出追赶趋势且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西部与东部、中部的技术效率差距逐渐扩大,西部技术效率水平持续下滑。东部肉牛生产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西部地区但高于中部地区,技术效率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现出消极效应;西部肉牛生产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唯一增长的区域,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中部年均增长率处于最低水平,原因是技术效率的降低直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应加大肉牛产业科技投入与推广力度,重点扶持西部地区肉牛产业,深入挖掘和激发西部地区肉牛养殖潜力,充分发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优势,展现优势区域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国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