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水面蒸发量很大,水面蒸发能力受很多自然因素影响,如空气湿度、气温、风速等。从水分运动的动力学特性出发,在控制和限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对相湿度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与相对湿度成明显负相关,并探讨以提高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办法,降低蒸发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建彪 《北京农业》2012,(3):188-189
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日照时间等对日蒸发量都有影响,利用视觉直观的散点图和定量化的相关系数对嵩山站与蒸发有关的这4个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对于嵩山站湿度和日照对蒸发量影响最大,温度次之,而风速无影响。其中只有湿度与蒸发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防火期(128d)的观测资料,对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小可燃物含水率变化与降水、前期降水、空气湿度、前期空气湿度及当日蒸发量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细小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与其本身的基础含水率有关,在含水率小于60%、大于75%的2个区段内有明显分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依据计算分析所建立的6种线性、非线性预测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可燃物含水率随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可为预报火险级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用热量平衡法测定的土壤蒸发及同时测定的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和土壤含盐量等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蒸发量的年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土壤处于常湿状态;月蒸发量的大小主要由太阳辐射、空气湿度等条件决定;该地虽属湿润气候,但夏季干燥度的月变化甚大;土壤含盐量的日变化及铅直分布均取决于土壤蒸发量;降水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但降水过大会使含盐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对灌溉水量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综合考虑土壤的湿度与温度、空气的湿度与温度、风速、光照时间等环境因素,此外也考虑雨水、土壤中根区域的水量、作物蒸发量以及通过毛细上升到达作物根部的地下水量等自然补水因素,并利用自然环境的历史数据,进一步提高灌溉水量的预测精度。物联网使用高能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使网络的生命期最大化。真实的农田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有效地降低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并且在传感器网络的周期与灌溉水量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陆华标  林伟  陈彦  陈洪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04-17506,17539
[目的]分析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85~2010年南京市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26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85~2010年南京市年、季蒸发量均存在上升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上升的趋势最不明显,年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春夏季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有气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等,通过对影响因子与蒸发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与气温、平均风速、地面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气压呈负相关;其中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和地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好,与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关性较小;蒸发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效应,且蒸发量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水资源评价和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蒸发量的大小受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则蒸发量越大;反之,空气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风速越小,则蒸发量越小。  相似文献   

8.
1.1 湿度。湿度是花菇形成的主要因子。包括4个方面: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菌棒(筒)含水量偏干(含水45%~50%),但能维持原基形成菇蕾生长;菇棚场地较干燥,地面蒸发量小;此条件能维持15~30天。  相似文献   

9.
两种杨树防护林减少土壤蒸发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热平衡法对河套灌区林龄相同、林带布设方式相同的两种杨树防护林林网内外的土壤日蒸发量进行平行观测,探讨两种防护林减少土壤蒸发的差异性。结论为:小美旱杨防护林在减少林网内空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减小近地表风速等方面均优于同龄的新疆杨防护林,使小美旱杨防护林减少土壤蒸发作用优于新疆杨防护林。  相似文献   

10.
物料下落过程中随机性粉尘的产生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物料下落过程中随机性粉尘的产生特性,在实验室开发并设计了一套自由下落装置.通过实验主要测定空气湿度和质量流量对粉尘产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湿度对粉尘排放有影响,且对粗细粒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粉尘产生率已很小,此后再增加空气湿度,粉尘产生率基本不变.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粉尘产生率逐渐减小,但粉尘浓度会增加,对工作场所工人的身体健康及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空气湿度和质量流量与粉尘产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经验证,相关性很好,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可以定量评价不同质量流量下不同空气湿度的粉尘产生率.  相似文献   

11.
气象因子对太湖地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太湖地区气象因子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厘定影响农田土壤水分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野外试验研究平台的旱作物生长季监测数据(逐日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资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决策系数。【结果】(1)供试实验基地农田土壤水分与日降水量、日蒸发量、日照时长、平均风速及日最大空气湿度等因子分布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0.566、-0.454、-0.331及0.371),但与日最高气温不显著相关;(2)通径分析表明,气象因子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日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长>日蒸发量>日平均空气湿度>日最低气温>日最小空气湿度>日最高气温>日最大空气湿度>日平均气温,但计算的决策系数表明,日降水量对土壤水分的综合决定能力最大;(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旱田土壤水分的气象因子多元回归模型:Y=10.174+0.386X4+1.095X7-0.509X8-0.766X9-0.345X10(R2=0.912,P<0.01),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气象因子对太湖地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其中降雨量的影响最为主要。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可以用来预估气象因子变化下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变化,但还需要更长时期监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樱花褐斑穿孔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樱花叶片孔洞数,研究空气湿度对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影响。[结果]当气温为20~30℃时,湿度是决定樱花褐斑穿孔病发病程度的主要因素,发病程度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空气湿度与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蒸发量的大小受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则蒸发量越大;反之,空气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风速越小,则蒸发量越小。  相似文献   

14.
银川市几种绿化树种降温增湿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银川市西夏区应用频度较高的5种城市绿化树种(国槐、河北杨、合欢、云杉、垂柳)为材料,对树冠下、空旷地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了测定,探讨其对空气温、湿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空旷地相比,5种乔木行道绿化树种具有明显降温和增湿作用.各树种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作用不同,空气温度变化幅度均比对照低,其降温幅度为:云杉>垂柳>国槐>河北杨>合欢;空气湿度变化幅度均比对照高,增湿幅度为:云杉>国槐>合欢>河北杨>垂柳.  相似文献   

15.
<正>温室水分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环境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衡量与评价环境水分情况的指标是空气相对湿度。1.温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比较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不通风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90%以上,黄昏至早上可达到100%,而达到饱和情况。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泥土湿度、温室设施和蔼象有关。泥土湿度大,则温室空气湿度大;密闭性好的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大,密闭性差的温室空气湿度小;低矮空间小的温  相似文献   

16.
环境条件对黄土丘陵区旱坡地枣树水分蒸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石楼木枣为试材,采用LI-1600稳定气孔计测试方法,对空气温度、光照和空气湿度与枣树叶片蒸发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西黄土丘陵区,枣树叶片蒸腾量与空气温湿度和光照具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建立起的回归方程为:y^-=-0.746x1 0.008x2(其中a=-0.746,b1=0.076,b2=0.008)。空气相对湿度与叶片蒸腾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3.524-0.041x(其中a=3.524,b=-0.041)。  相似文献   

17.
近48年河西走廊蒸发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西走廊20个气象观测站1958-2005年20 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河西走廊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8年来河西走廊蒸发量年代际平均值在20世纪60年代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至80年代初达最小值,80年代中期开始转为上升,从目前演变趋势看,其值仍处于上升阶段;月平均蒸发量分布规律表现为单峰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节蒸发量的大小排列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蒸发量与气温的相关系数最大,与风速和湿度的相关系数最小,充分说明河西走廊的气温对蒸发量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大兴区榆伐镇大兴林场沙地107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热扩散法(TDP)并结合自动气象站(HOBO)的连续观测,基于连续1 a(2011.1-2011.12)的树干液流密度和空气温、湿度(Ta,RH)、太阳辐射(Rs)、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SWC)和风速(w)等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探讨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的最大均值分别是326.25 W· m-2、21.66℃、24.16℃和1.1m·s-1,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的最小均值分别是0.054 m3·m-3和54.1%;各环境因子与液流密度均呈良好的三次曲线关系,R>0.714;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风速与液流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705、0.962、0.578,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与液流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和-0.911.可见,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液流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自从自动气象站,开始使用蒸发传感器进行E601 B型蒸发量观测,发现蒸发量数据存在一些误差。通过对时蒸发量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在降水、湿度、风、程序软件、仪器精度等方面。并就存在的问题对时蒸发量的数据处理进行了探讨。1数据分析1.1降水影响随机抽取了2005年的3天有降水的天气,把时降水量与时蒸发量数据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82-84
分别在马尾松丝栗栲复层林和马尾松纯林中各建立3块标准地,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在标准地中心设立观测点,观测林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温度.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复层林林内空气温度除10月30日08:00高于松纯林外,其他月份、时段均低于松纯林;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也低于松纯林,但空气湿度均高于松纯林.复层林林内小气候因子的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增强林分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