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猪用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加味玉屏风微丸,以微丸的累积溶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按照最佳工艺制得的加味玉屏风微丸外形美观,圆整度良好,大小均匀,累积溶出度均达到94%以上;最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猪用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筛选并确定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口服液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水提、醇提、水提醇沉3种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结合实际生产流程繁简、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佳工艺。其中水提工艺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醇提工艺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水提醇沉工艺以水提工艺最佳条件为基础,进行醇沉终浓度和醇沉时间单因素试验。加味茵陈蒿口服液最佳工艺为水提工艺,即补足2倍吸水量后加12倍水,浸泡30 min,每次煎煮1 h,煎煮2次。考虑成本、工时等因素,采用水提工艺时具有成本低、提取效率高、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64只昆明小鼠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免疫抑制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对小鼠血液中白细胞分类计数、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转化率、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白细胞趋化指数、红细胞免疫力、血清中Ig G含量的影响。结果: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对玫瑰花环形成率、血清中Ig G含量、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分叶型核所占比例、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趋化指数等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玉屏风缓释微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黄芩中黄芩苷水提酸沉的最佳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芩苷得率作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混悬液醇浓度、酸沉pH值3种因素对黄芩苷水提酸沉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水提酸沉工艺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混悬液醇浓度30%、酸沉pH值2.0,此条件下黄芩苷提取物的得率可达9.758 8%。优化的黄芩苷最佳水提酸沉工艺操作简单、方法可行,为黄芩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总化学成分(浸膏)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旨在提高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草组成的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为复方剂型改革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对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以水提后的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浸泡时间、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浸膏中的甘草酸含量作为醇沉优化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醇沉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复方水提最佳工艺:浸泡1 h、12倍加水量、煎煮4次、煎煮时间1.5 h;浸膏醇沉最佳工艺:80%乙醇浓度、4倍乙醇量、醇沉16 h。结合实际生产和成本因素,确定中药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为:浸泡0.5 h、12倍加水量、煎煮3次、煎煮时间1 h,65%乙醇浓度、3倍乙醇量、醇沉16 h,水提浸膏收率为57.2%,醇沉浸膏甘草酸含量为0.42%,均接近正交方案中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6.
探索鬼针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溶剂用量为参数,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鬼针草的水提和醇提试验,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水提法最佳工艺参数为:10倍量水、60℃提取3次、每次0.5 h;醇提法最佳工艺参数为:10倍量乙醇、90℃提取3次、每次1.0 h。醇提法的提取率优于水提法,但综合考虑设备成本等因素,水提法更适合工业提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当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三因素,分别以当归多糖、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与紫外分光光度计结合的方法测定。结果:传统水提当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当归水提工艺后,当归多糖、阿魏酸的综合得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加味三味拳参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试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加水倍数、煎煮时间、醇沉乙醇浓度三个重要参数进行筛选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三味拳参口服液中拳参和诃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制备工艺为加15倍量水、煎煮时间60 min、醇沉浓度55%;防腐剂为0. 2%苯甲酸、增溶剂为1. 5%吐温-80,加味三拳参口服液pH值为4. 08(自然);薄层色谱中,口服液样品与药材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说明通过上述制备工艺制得的口服液质量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水提醇沉法提取银杏叶多糖工艺中浸提温度分别为55℃、65℃、75℃、85℃、95℃时的粗多糖得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银杏叶多糖最佳温度为8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在不同的煎煮时间、提取温度、水料比条件下,探索最佳提取条件。并用不同体积的乙醇沉淀多糖,得出最佳醇沉体积比。水提后的玉米须残渣用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酶解提取,比较用不同的酶量酶解条件下的最适提取条件,提取的粗多糖用三氯乙酸(TCA)法除多糖蛋白,用紫外扫描检验蛋白是否除尽。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80min、80℃、18倍的水料比、2.5倍体积乙醇沉淀效果最佳;3%浓度的TCA溶液除蛋白质效果最好;通过紫外扫描检测纯化样品表明糖结合蛋白基本除尽。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水提醇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作为考核指标。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水提醇沉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不浸泡,加水(15 12)倍量,煎煮(1 1)h。结论:该试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高热清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水提取的最佳条件,比较3种醇沉浓度(50%、60%、75%)对高热清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以10倍量水,浸泡0.5h,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时,水提液中黄芩苷含量最高;3种醇沉浓度的黄芩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50%醇沉浓度时成本最低。根据最佳工艺路线制备高热清口服液,3批成品的黄芩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薄层鉴别与pH值检查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芩苷的含量做为评价指标,是筛选其不同制备工艺的有效方法。按照最佳工艺路线制备的高热清口服液成品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醇沉法中提取水倍数、提取次数、药液浓缩比例和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金丝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芦丁为对照,通过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虽然无显著影响,但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水量提取3次,醇沉浓度为50%,药液浓缩比例为1∶1,总黄酮提取率为4.894%。该提取工艺安全稳定,简便可行,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也为金丝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红甜菜多糖的提取效果。试验以红甜菜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超声辅助水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探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红甜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evag试剂、活性炭和石油醚依次对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采用水提醇沉法时,在液料比90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的条件下,红甜菜多糖得率最高,提取率达2.33%;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0 m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85%。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红甜菜多糖中蛋白质去除率、色素去除率、脂肪去除率分别为29.73%、3.88%、2.76%。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所用提取溶剂少、耗时短、所需温度低、提取率高,更适用于红甜菜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复方石香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以挥发油的提取量和水提液中鞣花酸含量作为指标,分别对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石油醚,浸泡12h,超声震荡提取60min;水提工艺为加10倍水煎煮,煎煮3次,每次煎煮60min。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提、水提75%醇沉物和水提80%醇沉物的方法制备蒲公英全草、根的提取物,比较蒲公英不同部位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抑菌效果,从而确定出最佳抑菌有效部位和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蒲公英全草、根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抑菌效果。结果:蒲公英全草、根能有效的抑制两种菌,对金葡菌作用较明显。结论:蒲公英全草的抑菌效果优于蒲公英根,水提75%醇沉物抑菌效果优于水提和水提80%醇沉物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产速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对挥发油的提取时间,水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乙醇沉淀中的乙醇用量进行了筛选.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提取时间6 h;水提工艺每次加水12倍量、浸泡1 h、煎煮0.5 h、煎3次,2倍量乙醇除杂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试验以银杏叶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从银杏叶粉中提取可溶性银杏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银杏叶多糖的得率最高,为6.19%。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银翘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表,以挥发油的提取量和水提液中绿原酸含量作为指标,分别对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5倍水,浸泡0.5 h,提取5 h;水提工艺为加5倍水煎煮,每次煎煮1.5 h,煎煮3次。结论:本研究确定的生产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