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南京市六合区小麦田杂草有15科22种,其中相对多度大于10%的杂草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菵草、野老鹤草、蛇床、看麦娘、牛繁缕、大巢菜等8种,其中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和菵草的相对多度大于40%,是全区小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群。文中针对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的现状,提出了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仙桃市小麦田杂草多达24科42种,禾本科中早熟禾、野燕麦、罔草,其它科中猪殃殃、繁缕、婆婆纳、老鹳草等杂草为我市小麦田优势种群。旱地小麦田杂草优势种群有婆婆纳、猪殃殃、野燕麦、繁缕、早熟禾,稻茬小麦田杂草优势种群有早熟禾、罔草、婆婆纳、繁缕、老鹳草、猪殃殃等。与30年前相比,杂草种类和发生程度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河南省36个区县的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有77种,隶属于20科65属,其中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为主;优势杂草有10种,分别为播娘蒿、野燕麦、荠菜、猪殃殃、婆婆纳、麦家公、麦瓶草、节节麦、雀麦、硬草;常见杂草有28种,一般性杂草有39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伏牛山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49种,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2.94;豫南平原区Pielou指数最小,为0.75,Simpson指数最高,为0.098,优势杂草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可以划分为3组,第1组为豫北平原区、豫南平原区和伏牛山区的杂草群落,第2组为南阳盆地区和桐柏大别山区的杂草群落,第3组为太行山区的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70%三氯吡氧乙酸.草甘膦可溶性粉剂在免耕小麦田的应用前景,建立小麦田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三氯吡氧乙酸.草甘膦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并测定了田间透光率、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量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草甘膦对免耕小麦田主要杂草菵草、小飞蓬、牛繁缕、野老鹳草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显著提高了小麦田间的透光率,降低了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了光合作用,小麦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样方计数法和7级目测法2种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宜兴市小麦田的杂草进行系统调查,以明确本地小麦田的主要危害性杂草,为农技部门科学指导农民开展杂草防除以及进行针对性的药剂筛选试验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宜兴市小麦田的主要危害性杂草有日本看麦娘、菵草、猪殃殃、看麦娘、碎米荠、稻槎菜、牛繁缕、大巢菜、野老鹳等。其中日本看麦娘、菵草和猪殃殃为本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看麦娘已经由优势种主要草害下降为本地小麦田非优势种草害。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地区稻茬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淮海地区稻茬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黄淮海地区稻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区域聚类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从杂草种类来看,黄淮海地区稻茬小麦田杂草共有49种,隶属于17科45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和石竹科种类最多,分别有10、8、7和6种;从杂草优势度来看,优势杂草有7种,分别为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猪殃殃Galium aparine、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日本看麦娘A. japonicus,区域性优势杂草有6种,分别为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碎米芥Cardamine hirsuta、大巢菜Vicia gigantea、通泉草Mazus japonicu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这13种杂草是构成黄淮海地区稻茬小麦田的主要杂草,此外还分布有一般性杂草36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江苏省北部稻麦轮作区小麦田物种丰富度最高,有40种,明显高于其它稻麦轮作区小麦田,香农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以该区域最高,分别为2.63和0.71,辛普森指数则以山东省临沂库灌稻麦区最高,为0.2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稻茬小麦田杂草群落可以划分为4组,河南省南部稻麦轮作区和山东省临沂库灌稻麦轮作区杂草群落结构相似构成1组,河南省北部沿黄稻麦轮作区和山东省沿黄稻麦轮作区杂草群落结构相似构成1组;江苏省北部稻麦轮作区和山东省济宁滨湖稻麦轮作区各自单独成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调查和资料分析,对陕西关中灌区小麦田杂草的种类、出苗规律和防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8科15属,其中优势杂草有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节节麦等5种,一般杂草有野燕麦、宝盖草、田紫草等3种,其余为区域性杂草.小麦播种后5d陆续有杂草出土,在11月上中旬(小麦3~4叶期),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5%顶尖可湿性粉剂在小麦田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不同对水量及混用对小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探讨了顶尖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夏玉米—冬小麦连作制度下的小麦田杂草发生动态进行监测,通过建立小麦苗后有、无草天数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探讨小麦田杂草与冬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发生以冬前为主,出苗量达87.62%;小麦产量损失率随着小麦苗后有草天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无草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以3%作为小麦产量损失的最大忍受限度,则小麦苗后22~87 d为杂草与小麦的竞争临界期。因此杂草防除应在11月上中旬进行,若冬前未进行除草,则应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返青期及时进行化学防除。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麦田草害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我国小麦田的禾本科杂草主要包括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和多花黑麦草等, 田间杂草防除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以来, 长期用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 已经报道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一些学者就麦田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监测和抗性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小麦田抗精噁唑禾草灵杂草的发生种群、抗性水平、靶标酶抗性机理与非靶标抗性机理, 还梳理了抗性杂草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发生情况, 分析了我国在抗性杂草治理方面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 为农田杂草防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南繁区转基因水稻田、非转基因水稻田和空白对照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采取5点取样法,对3种田的田间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田有杂草19种,隶属11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牛毛毡、水莎草、莲子草、水苋菜、千金子,相对多度分别为37.58%、28.51%、26.24%、21.70%、21.62%、20.84%;非转基因水稻田主要杂草包括17种,隶属10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水莎草、牛毛毡、莲子草、水苋菜,相对多度分别为40.14%、29.83%、29.83%、24.11%、21.70%;空白对照田主要杂草包括12种,隶属8科,优势杂草为空心菜、水莎草、水苋菜、碎米莎草、莲子草、鳢肠,相对多度分别为60.28%、36.76%、34.98%、33.80%、29.11%、23.25%;水稻田(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中各优势杂草的危害程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除了千金子,转基因水稻田中的优势杂草(空心菜、牛毛毡、水莎草、莲子草、水苋菜、碎米莎草、鳢肠)的危害程度均略低于对应的非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安全高效烟田除草剂,在全国烟草农药药效试验网中的7个点进行除草剂药效评价试验敌草胺50%可湿性粉剂(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精喹·异嗯松29%乳油(山东鸿汇烟草用药有限公司)、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二甲戊灵450克/升微囊悬浮剂(巴斯夫公司)对烟田安全,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施药后20d杂草株数、40d杂草株数和鲜重防效,与烟草上推荐使用的敌草胺50%可湿性粉剂(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效果相当。建议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浙沪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优势杂草控制技术,采用唐氏五级目测法和随机取样计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和浙江的116块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7种除草剂对主要危害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浙沪冬小麦田共调查到杂草43种,隶属于14科,其中菊科杂草种类最多,有10种,其次是禾本科杂草9种,再次是石竹科杂草5种。杂草群落组成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优势杂草为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 Fern.、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硬草Sclerochloa dura(L.) Beauv.、早熟禾Poa annua L.、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L.) Moench、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和小藜Chenopodium ficifolium Smith。室内除草活性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日本看麦娘可用15%炔草酯WP、5%唑啉草酯EC、30 g/L...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2013年、2014年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七级目测法,调查了四川省德阳市烟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及危害;2014年采用田间定点调查法研究了烟田杂草的出苗特点。结果表明:德阳市烟田杂草共24科67种,优势种为光头稗[ Echinochloa colonum ( L.) Link]、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 L.) Scop.]、繁缕[ Stellaria media ( L.) Cyr.]、碎米荠( Cardamine hirsuta L.)、辣蓼( 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烟田杂草于2014年的出苗高峰期为烟苗移栽后20~30 d。明确了德阳市烟田杂草的种群特点和发生规律,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烟田杂草防除措施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小麦田杂草发生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采用倒置“W”方法取样对江苏、安徽和湖北省945个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小麦田共发现杂草93种(变种),隶属于28科72属,其中禾本科杂草最多,有15种;其次是菊科杂草有12种;蓼科杂草9种;十字花科7种;豆科和车前科各6种;石竹科5种。其中优势杂草有猪殃殃、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野老鹳草、牛繁缕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7种,常见杂草有12种,一般杂草有58种。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孝感、阜阳、襄阳和宿州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宣城地区多样性最低。Sorensen’s相似度指数聚类结果发现,江苏北部地区麦区杂草组成与安徽北部相似。各地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差异与气候条件、种植模式及除草剂应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扬州市麦田草相特点及杂草防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扬州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分布状况,通过倒“W”形九点取样法调查,结果表明麦田杂草有26科81种,其中里下河地区优势种为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菵草等;沿江地区优势种为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等;丘陵山区优势种为日本看麦娘、猪秧秧、野老鹳等;同时发现当前存在着杂草抗药性增强、防治技术不到位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强抓土壤封闭处理、合理选用除草剂及开展技术宣传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新疆拜城地区冬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小麦地有杂草16科41种,一年生杂草占60.98%,多年生杂草占39.02%,优势杂草为无芒稗、狗尾草、藜,其密度分别为120.7、32.6、14.1株/m^2;冬小麦—青贮玉米、冬小麦—草木樨能够抑制冬小麦地杂草的发生,其中冬小麦套种草木樨抑制杂草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33%二甲戊灵乳油防治水稻旱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采用大田药效试验,研究了33%二甲戊灵乳油对于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推荐剂量742.5~990.0ga.i./hm2,能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等莎草科杂草和尖瓣花等阔叶杂草,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高浓度处理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ce of weeds in crop fields often causes yield reduction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weed diversity have not been fully examined. This study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holding density constant, increased weed species richness would decrease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spring wheat target pla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from circular neighbourhoods (16.5 cm radius) with a single spring wheat plant surrounded by combinations of Setaria viridis , Avena fatua , Kochia scoparia , Thlaspi arvense and spring wheat plants, representing all combinations of neighbour species at four density levels. Using regression models, we found that species richness had no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 on spring wheat biomass, yield, or relative growth rate an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neighbour species interaction terms. For weedy target plants, the presence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terms suggested that increasing species richness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growth of individual weed species. Addition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creased species richness may limit competitive ability of dominant weeds. Although we found no evidence of a direct effect of weed species richness on crop performance, increased weed species richness had no negative effect on spring wheat performance. Further, species richness of the weed community appears to influence weedy plant performance, which may offer a future opportunity to influence crop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采用倒置“W”形9点取样法,对湖南益阳、湖北蔡甸、江苏吴江、浙江金华、四川都江堰5个地区的莲藕田间杂草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莲藕田间杂草共25种(含变种),隶属于19科、24属,其中禾本科、莎草科和雨久花科的杂草种类较多,共占杂草种类的36%;发生优势度较大的杂草为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浮萍( Herba spirodelae)。基于物种优势度进行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湖南益阳与湖北蔡甸的莲藕田间杂草群落相似性最高,四川都江堰地区的莲藕田间杂草群落组成与其他4个地区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