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斜纹夜蛾性诱剂与频振杀虫灯对烤烟斜纹夜蛾诱捕试验效果比较表明,二者所诱到的成虫数量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蛾量显著高于频振杀虫灯的诱蛾量,防控效果比较,性诱剂防控区比常规农药防治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79.78%.频振杀虫灯防控区比常规农药防治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65.34%.性诱剂防控区比频振杀虫灯防控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44.06%.  相似文献   

2.
通过甜菜夜蛾两种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表明,两种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式杀虫灯所诱到的成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通过SAS统计分析,干式性信息素诱捕器、水盆性信息素诱捕器和频振杀虫灯的平均诱虫量变化趋势紧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50 36,r2=0.934 55,r3=0.853 20。但两种性信息素诱捕器的诱蛾量高于频振杀虫灯,干式诱捕器与频振灯诱蛾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李莉 《湖北植保》2010,(2):27-27
近年来,随着黄陂芦笋种植面积的增加,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着芦笋产业化的发展。2009年斜纹夜蛾中等偏重发生,甜菜夜蛾大发生,两蛾发生总体重于2008年。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莒南县花生田利用生物食诱剂和性诱剂对常见夜蛾科害虫成虫进行虫情监测,并对食诱剂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效果进行研究。食诱剂和性诱剂监测结果表明,花生田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等夜蛾科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7月12日;性诱剂仅能诱捕到雄性成虫,食诱剂可同时诱捕到雌性和雄性成虫,其诱捕到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雌雄比分别为1∶0.68、1∶5、1∶3和1∶1.4。食诱剂撒施、化学防治、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处理后第10天花生叶片受害率分别为9.51%、6.73%、6.24%,百株虫量较对照降低68.68%、76.39%、85.87%,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应用防控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
枸杞园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在江永县枸杞园1a发生6代,以第四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害最重。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频振式杀虫灯对其具有很强的诱杀效果。杀虫灯区该虫的田间落卵量和幼虫量分别比非灯区降低53.8%和68.4%。频振式杀虫灯是枸杞园斜纹夜蛾无公害治理中1项先进、实用的物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棚紫苏应用性诱剂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10月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发生盛期,于生产出口紫苏叶的大棚内应用性诱剂进行防治.性诱区减少用药3次,其防治总成本与化学防治区相当,幼虫密度比化学防治区还低69.51%,增加了出口紫苏产量,保障了质量安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斜纹夜蛾成虫数量消长动态,验证该系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比较与夜蛾类干式性诱捕器的诱测效果。结果表明,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自动计数与人工计数的诱蛾量曲线基本一致,能准确反映每日诱蛾量动态;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与夜蛾类干式性诱捕器的成虫消长动态基本一致,诱蛾峰值明显。农业植保部门可以根据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诱蛾量消长情况,开展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是我国葡萄种植中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究诱虫灯和性诱剂对这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分析了诱虫灯和性诱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诱虫灯和性诱剂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诱捕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葡萄透翅蛾却不表现正趋光性,单独使用性诱剂时诱捕量最高。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葡萄园内害虫实际发生情况,选用适当的灯诱或性诱使用方法,以达到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性诱法、灯诱法及田间调查法对2009-2010年武汉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幼虫开展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武汉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幼虫主高峰出现在8-10月。根据同时期逐日的气象数据,探讨了武汉地区甜菜夜蛾越冬及成虫高峰日前期气象条件。甜菜夜蛾在武汉越冬虫源存活率低,高温少雨日照多有利于甜菜夜蛾成虫暴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甜菜夜蛾在全国范围内迁飞和种群消长提供支撑,为实现基于气象预报的甜菜夜蛾发生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甜菜夜蛾性诱剂用于田间防治,验证甜菜夜蛾是否存在地理区系的差异性,进行了甜菜夜蛾性诱剂地理区系适用性筛选。通过在上海3个区(县)田间对比试验、示范筛选,确认在上海地区适用的甜菜夜蛾性诱剂地理区系诱芯主型号为D型,还有少量混用E型和B型。  相似文献   

11.
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嘉鱼县支柱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每年3.33万hm2。推广性诱剂防治蔬菜害虫能有效的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保护天敌,减少农药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蔬菜产品品质,促进蔬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生产标准,增加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示范区及示范辐射区蔬菜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按照省植保部门的部署,我站开展了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示范,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测定,就不同来源诱芯、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芯不同储藏期等因素对信息素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蔬菜害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置放高度依据不同寄主田间生长高度,以1~1.5m效果较好;3种诱捕器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诱蛾量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杨健  宁国云 《植物医生》2010,23(1):29-30
在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洪桥镇蔬菜基地,采用性信息素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3种蔬菜害虫进行监测,初步摸索出3种蔬菜害虫在太湖西南岸蔬菜上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对斜纹夜蛾成虫有很好的诱集作用,诱蛾量最大为前7d,持效期可长达42d,使用28d后,诱蛾量明显减少,此时更换诱芯.每667m2悬挂诱捕器3个比悬挂诱捕器1个的诱蛾量多,可在虫情监测和生产上应用.在生产上持续使用,并要规模和连片,同时辅助其他防治方法,防效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高效防治措施,压低幼虫为害虫基数,笔者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夜间活动情况及不同杀虫灯管的田间诱捕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虫成虫在傍晚天黑后飞翔活跃,至23时田间诱蛾量超过全天的70%。佳多频振式杀虫灯4#和19#灯管较常规的PS-15Ⅱ杀虫灯灯管对二点委夜蛾有更好的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在通海县开展的4种不同性诱剂产品对甜菜夜蛾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诱剂产品对甜菜夜蛾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在有效试验期以诱芯A的平均日诱蛾、最高单日诱蛾效果最好,显著高于诱芯C和诱芯D,也高于诱芯B.但在不同时间段内,4种甜菜夜蛾性诱剂产品的诱捕性能表现各异.其中在1~20 d内,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最...  相似文献   

17.
性信息素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性诱剂对甜菜夜蛾雄成虫有显著诱集作用.其不但成本较低、方法简便易行和持效期长,且对环境友好和谐、对人畜和其它有益生物安全,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甜菜夜蛾无公害控制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保护》2003,29(1):24-24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是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出的一种利用光、波、色、味四种诱集方式诱集 ,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害虫的新型物理诱杀害虫工具。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蔬菜、果园、水产养殖、烟草、园艺、酒业酿造、城镇绿化等企事业单位控制害虫危害 ,可诱杀 87科、12 80余种害虫 ,主要有棉铃虫、地老虎、玉米螟、吸果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松毛虫、美国白蛾、天牛等 ,目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具有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 ,节能省电 ,对昆虫天敌杀伤力小 ,维护生态平衡 ,不污…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在贺州,4~11月是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6~7月和10~11月;4~12月是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5~6月和12月;1~3月和11~12月是小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3月和12月是其发生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采用点滴法比较了甲维盆、虫螨腈.茚虫威、虫酰肼、毒死蟀、灭多威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以及酶抑制剂与防治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杀虫剂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对2种试虫毒力较高,LC50值介于0.69~16.32μg/g之间;虫酰肼对甜菜夜蛾毒力较高,LC50值为37.66μg/g毒死蜱对斜纹夜蛾毒力较高,LC50值为20.71μg/g.酶抑制剂PBO,TPP,DEM,SV1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上对虫螨腈和茚虫威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增效比在0.25~0.96之间;而这4种酶抑制剂在甜菜夜蛾上对甲维盐和虫酰肼以及在斜纹夜蛾上对甲维盐和毒死蟀表现为增效作用,除SV1在斜纹夜蛾上对毒死蜱增效倍数高达16.20外,其它组合增效倍数均介于1.22~4.2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