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草地类型在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中的归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现行的草地类型分类系统,主要依据<青海草地资源>,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青海省在全省草地资源调查中,依据1984年厦门会议制定的草地分类系统,编写了<青海草地资源>,将青海全省天然草地划分为9个草地类、9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由于<青海草地资源>成文早于<中国草地资源>,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与<中国草地资源>不同,导致青海草地分类系统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差异很大.为了统一规范青海草地分类系统,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相一致,现将青海省原用的草地类型归并其中,形成包括10个草地类、8个草地组、167个草地型的青海草地分类系统,通过今后的草地资源调查实践,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青海草地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重庆市草地资源最新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本试验于2017—2018年以重庆市32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对重庆市草地资源展开清查。本研究根据重庆市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成果、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地理国情调查成果和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等,利用ArcGIS10.2软件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开展外业调查获得地面调查数据,进而掌握重庆市最新的草地资源面积、分布及草地类型。结果表明:重庆市共有206 653个草地资源图斑,总面积合计约3.35×105 hm2,主要分布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云阳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8个区县,占草地总面积的64.2%。草地资源有4类,即: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其面积占草地资源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72.80%,20.62%,6.23%和0.36%。草地型有40个,其中热性灌草丛类有15个草地型,暖性灌草丛类有10个草地型,山地草甸类有13个草地型,低地草甸类有2个草地型。本研究为推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梁卫国 《草业科学》1996,13(4):32-34
根据塔城地区草地资源和牧区人畜饮水的调查,论述了缺水、严重缺水草地的面积、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快缺水草地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借助3S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平台,利用典型区调查和路线调查数据,结合相关专业图件和知识,完成了肃州区天然草地类型划分、植被指数提取、草地产草量估产模型构建及产量估测.将肃州区天然草地划分为3个草地类(8个亚类),4个草地组,10个草地型,确定肃州区天然草地面积为16.83万hm2,理论载畜量3.86万个羊单位,并对其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为肃州区天然草地资源合理规划、保护、建设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四川省剑阁县草地资源状况,于2018年6~8月,通过现场核实和样方调查等方法对剑阁县草地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剑阁县草地图斑相较于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和国土二次调查减少了260个,现存草地图斑仅41个,86.86hm~2,其中未利用草地面积占52.78%、轻度利用占45.16%、中度利用占2.06%;全县的天然草地类主要是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2类,草地型为具灌木的野古草、暖性禾草型,具乔木的白茅、芒型,具灌木的白茅型,具乔灌的扭黄茅型4个;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的草地盖度分别为81.8%、87.83%,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9 644.48kg/hm~2、13 632.76kg/hm~2,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20 143.02kg、209 986.67kg,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8.40个羊单位/年、207.75个羊单位/年。  相似文献   

6.
1979年开始的新疆草地资源普查,是由原国家科委和原国家农委下达的全国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约10年,形成了宝贵的图件、数据资料、调查报告和专著等调查成果。2017年原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草地资源清查。为切实开展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草地资源清查工作,结合兵团现状对上世纪80年代新疆草地普查的珍贵成果进行分析运用,对推动现阶段兵团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为研究区,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Worldview-Ⅰ和Worldview-Ⅱ),叠加数字高程模型(DEM)、坡度和土壤等数据,利用面向对象方法遥感解译获取喀斯特山地草地资源的类型、面积及空间分布,建设灌阳县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库;通过构建草地资源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借助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实现了喀斯特山地草地资源调查的常态化监测,拓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的应用领域。结果显示,2012年灌阳县草地资源面积为20829.42 hm2,其中热性草丛类面积为711.09 hm2,热性灌草丛类面积为16246.76 hm2,热性稀树灌草丛类面积为3871.57 hm2,与1986年第1次草地资源普查相比减少了32125.05 hm2;借助2012-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实现了灌阳县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库的动态更新,2016年灌阳县草地资源面积更新为20744.18 hm2,与2012年相比减少了85.24 hm2。农业结构调整、未利用地开垦和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等人为活动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导致了灌阳县草地资源面积的减少。通过灌阳县喀斯特山地草地资源遥感调查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扩展利用的研究,实现了草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和动态监测,为喀斯特山地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青海大通种牛场草地类型及其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海松 《草业科学》2004,21(6):13-16
根据野外调查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类型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通种牛场草地可划分为3个草地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15个草地型.宝库河两侧滩地、河谷地为低地草甸类,海拔3 050~3 230 m山地阴坡为山地灌丛草甸、阳坡为山地草甸,3 230~3 400 m为高寒灌丛革句或高寒草甸类;3 400 m以上为高寒草甸类,草地类型垂直分布明显.为改良和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研任务、新疆农业自然资源普查规模最大的草地、饲料资源调查课题,历时8年多,200余名各族专业技术人员,行程60余万公里、对1.6亿多公顷土地进行了调查,共描述样地18 033个,做测产样方39 669个,采集植物标本9 069份,做牧草营养分析样品3 000余份、摄制草地景观和植物图片近2万张。全疆80个县(市)13个地(州)均提交了《草地饲料资源调查报告》,县(市)1:100000、地(州)1:200000的草地类型图、资源等级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各项统计  相似文献   

10.
海南州草地类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以实施海南州国际农发基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目的,对草地和牲畜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据调查资料,全州有天然草地334.43万hm’(不包括人工草地面积2.79万hmz),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6.25万hm’,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94.56%,天然草地生产干物质总量2.40亿xg,占全州饲草资源总量的91.29%。天然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328.91万羊单位,占全州饲草资源总载畜量的88.64%。海南州天然草地按中国草地分类标准可分为6个草地类,2个亚类,16个草地组,53个草地型。现将各草地类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1高寒草甸类1·l地理环境高…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全面开展了草原草山普查工作,有1000多个县完成了草地资源普查。全国草原草山改良和种草总面积达3600万亩,占天然草地面积的1.1%;围栏草地4400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3%;优良牧草种子基地达30多处,年产良种3000万斤。至年底有各类牧草种子繁殖场60余处,种子田面积40多万亩,年产种子近500万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摸清盈江县草地资源家底,通过利用"3S"技术、遥感DOM影像,以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草地资源调查与国土二调图进行叠加作为基础数据图斑,对盈江县草地资源现状进行野外调查,获得盈江县草地资源的最新数据。此次调查相关数据信息可为今后盈江县草地资源监测奠定基础,改变了第一次草地资源普查数据已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全县草地资源的现状,为今后盈江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草地资源保护,助推盈江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经过40年的发展,湖南省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草地调查的数据已不能反映现实草地资源现状,要科学地配置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首先需要摸清草地资源的家底。2018年项目组选择湖南52个县进行了草地清查,共设置3030个样地,调查每个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草地类型、草地等级、盖度、草地产量、石漠化、退化、草地利用情况等。结果表明:52县中,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草地类,即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其中热性灌草丛样地数最大,占78.44%;其次是低地草甸类,占16.63%;暖性灌草丛和山地草甸类都较少,合计占4.93%。4个草地类包含了35个草地型,其中F05(白茅)、G01(芦苇)和G02(芦苇、藨草)草地型占比较大。天然草地处于海拔300 m以下的占94.47%,处于300~800 m的占4.54%,而海拔高于800 m的占0.99%。有76.83%的草地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有71.10%的草地分布在坡中部以上,有14.58%的草地位于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的滩涂地。天然草地以Ⅲ等草地为主,占76.15%;天然草地分为8...  相似文献   

14.
草地资源是畜牧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新疆草地面积大,分布广,多数属于上等草场。新疆草地面积为5725.88万hm~2,可利用面积4800.68hm~2,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86.9%,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广泛深刻,以草地为资源经营的畜牧业是新疆农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全国18个草地类中新疆有11个类。草地植物种类多,草质好,因此,如何对待新疆草地资源,如何去合理经营,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我们广大草原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必须深入研究和着力解  相似文献   

15.
将重庆地区的草地资源划分成5个类型,即山地疏林草丛草地、山地灌木草丛草地、山地草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和田间零星草地类。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资源特点,提出了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重庆草地资源类型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重庆地区的草地资源划分成5个类型,即山地疏林草丛草地、山地灌木草丛草地、山地草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和田间零星草地类。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资源特点,提出了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然草地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80年代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研究的实践,在总结以往草地分类原则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天然草地新的分类原则和类、组、型三级分类体系及其相应的分级标准。并将我国天然草地划分为8个类。  相似文献   

18.
以野外地面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2016至2020年5年间新疆尼勒克县内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为实现草畜平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尼勒克县8个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差异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载畜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的载畜量高、面积大,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大,且破坏后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以促进其生态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三江源地区不同退化草地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利用最短距离法,以欧式距离为距离系数对三江源地区的12个不同退化草地类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λ=3.60时,12个不同退化草地类型可分为9类,即类Ⅰ{G3,G7,G8};类Ⅱ{G5};类Ⅲ{G8-2};类Ⅳ{G4-2,G4-3);类Ⅴ{G4-1};类Ⅵ{G1-1};类Ⅶ{G8-1};类Ⅷ{G1-2};类Ⅸ{G2}.当λ=4.10时,12个样地可分为7类,即类Ⅰ{G3,G7,G5,G6,G8-2};类Ⅱ{G4-2,G4-3};类Ⅲ{G4-1};类Ⅳ{G1-1);类Ⅴ{G8-1};类Ⅵ{G1-2};类Ⅶ{G2},这说明各退化草地之间有较大差异,在治理上应采取不同措施.对聚类分析的9类草地进行了草地退化程度、基本特征和优势种植物的描述,阐述了退化草地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额尔古纳右旗草地分为5个类、14个组、17个草地型、其中以山地草甸草地类和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类为主,共占全旗草地面积的55.5%。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出发,尽量照顾行政界限,将全旗草地划分为2个地区、3个地带(附1:150万草地区划略图)。对各地区草地的自然特征,以及各地带草地分布、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主要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与全面分析。为该旗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与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