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奶牛乳脂率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农村的奶牛饲养户当中,由于饲养管理知识不足等原因,常遇到奶牛乳脂率偏低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牛奶的收购和价格.奶牛的乳脂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饲养管理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饲养管理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胎次和泌乳月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方法]对宁夏平吉堡奶牛场1 500头成年奶牛乳脂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年龄、胎次和泌乳月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结果]奶牛平均乳脂率为3.64%,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乳脂率由4岁的3.94%降至9岁的3.54%;奶牛平均乳脂率随着胎次的增加也逐渐下降,由1胎的4.03%降至8胎的3.26%;奶牛平均乳脂率随着泌乳月的延长而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的奶牛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奶牛乳脂率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1985年颁发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的规定,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千克以上,乳脂率达3.4%(或与此相当的乳脂量)的牛群和个体奶牛.又据1994年我国对256945头良种奶牛的统计,平均产奶量为8730千克,乳脂率达3.66%.由此可见,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高产奶牛的产奶水平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4,(9):14
影响奶牛乳脂率高低的因素很多,遗传和饲料是两大主要因素,饲养管理也很重要。据报道,除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奶牛的乳脂率含量可达到3.4%-3.6%外,其它地区大多在3.0%-3.2%之间,而日本平均含脂率已达3.8%。提高牛奶乳脂率势在必行,笔者对提高乳脂率的途径和方法作一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申晓华 《农村科技》2004,(12):16-17
影响奶牛乳脂率高低的因素很多,遗传和饲料是两大主要因素,饲养管理也很重要。据报道,除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奶牛的乳脂率含量可达到3.4%~3.6%外,其它地区大多在3.0%~3.2%之间,而日本平均含脂率已达3.8%。提高牛奶乳脂率势在必行,现对提高乳脂率的途径和方法作一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奶牛血液中乳成分前体物与牛奶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以不同乳脂肪和乳蛋白奶牛血清为原料,测定乳成分前体物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液中乙酸浓度与牛奶乳脂率显著正相关(P0.05),NEFA浓度与乳脂率正相关(P0.05),BHBA浓度与乳脂率及乙酸浓度负相关(P0.05)。血液中精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是影响乳蛋白含量的主要乳蛋白前体物。  相似文献   

8.
营养型复合缓冲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奶牛日粮的精料中按3%的比例配入营养型复合缓冲剂,可使奶牛的产奶量提高11.72%,乳脂率提高0.46%,乳脂量提高29.97%,折算成乳脂率为3.1%的校正的奶产量提高29.99%  相似文献   

9.
1 科学地选购良种奶牛1.1 品种奶牛的品种对于产奶水平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在国内的奶牛品种以黑白花最多 ,其产奶量在不同品种奶牛中最高 ,但乳脂率偏低 ;娟栅牛产奶量较低 ,但乳脂率高。1.2 选购时的注意事项现在不少中小型奶牛场在选购奶牛时 ,经常贪图便宜而购  相似文献   

10.
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原因及提高的营养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发展,高产奶牛不断涌现,但其乳脂率却在下降。乳脂率除与品种有关外,还与日粮的性质有关,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乳脂率下降的原因及提高乳脂率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牛乳蛋白质相关性状分析及提高乳蛋白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2头一胎奶牛16个性状统计资料,经过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及决定系数的运算,所得结果表明,对乳蛋白率正作用最大的性状是乳脂率,且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是比重,亦以直接作用为主。在奶牛选育中,注意选择乳脂率及比重较高的个体,有可能提高牛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影响乳脂的因素及提高乳脂率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脂是牛奶的重要成分,也是衡量牛奶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由于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奶牛的品种杂,饲养管理不规范,使牛奶乳脂率普遍降低,如何提高乳产量及乳品质为众多牛奶生产者所关注。本文从营养、品种、环境管理和疾病等方面阐述了影响产乳量及乳品质的因素和提高乳脂率的方法,旨在为奶牛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然矿物质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沸石等天然矿物质按比例配制奶牛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进行了产奶量和乳脂率影响的试验.34头泌乳奶牛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校正奶和乳脂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91%(p=0.194 8)和0.17个百分点(p=0.03).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6,(7):12-12
根据国颁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B43002·85规定,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千克以上,乳脂率3.4%(或与此相当的乳脂量)的牛群和个体奶牛。那么,怎样挑选高产奶牛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挑选:一、根据奶牛品种选择当前全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9-2011年浙江省伊康、佳乐2个牛场1 222头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分析牛场、产犊年份、产犊季节、胎次等环境因素对奶牛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牛场、产犊年份和产犊季节均极显著影响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胎次极显著影响产奶量;秋季产犊产奶量最高,夏季最低;夏季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乳汁中的体细胞数对乳脂的影响,对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监测数据中乳汁体细胞数与乳脂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脂率,乳脂产量(产奶量×乳脂率)、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222、0.05073、-0.02918,P值分别为0.0004、0.1433、0.4000.乳脂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0.1%、0.2%、0.3%,均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日产奶量分别增加了1.8kg、2.8kg、2.4kg,增产率分别为5.9%、9.1%、7.7%。试验组与对照组乳脂率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乳脂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9.
1提高乳脂率的途径1.1遗传选育一般产奶量高的品种乳脂率低,而低产奶量的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乳脂率高。1.2饲料pH值和日粮结构在瘤胃内,乙酸与丙酸比值愈大,乳脂率越高。乙酸占总脂肪的80%时,乳脂率最高。饲料pH值是干扰瘤胃乙酸发酵的主要原因,据分析精粗比例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3%为宜。1.3饲料品质饲喂碾压籽实可缓解高产时乳脂率的下降。用甲醛处理豆饼,乳脂率、产奶量均有提高。有人用啤酒酵母培养物发酵精饲料饲喂奶牛,乳脂率是4%的标准乳产量提高18%~20%,乳脂率提高18%~23%。1.4改变饲喂方式较好的饲喂顺序是:自由采食干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揭示牛奶MUN浓度与日粮能量蛋白、牛乳乳质的相互关系,检测分析了荷斯坦奶牛与娟姗奶牛牛奶的尿素氮(MUN)含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的MUN测定浓度极显著高于参考值(P〈0.01),娟姗奶牛的MUN测定浓度与参考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MUN浓度与乳蛋白率、乳脂率呈负相关(P〉0.05),娟姗奶牛MUN浓度与乳质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比荷斯坦奶牛的大。可见,荷斯坦奶牛处于能量蛋白代谢失衡状态,而娟姗奶牛的能量蛋白代谢基本平衡,且娟姗奶牛MUN浓度对乳质的影响程度较荷斯坦奶牛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