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在粮食仓储过程中,通过严把入库粮食质量,依靠技术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能耗管理,抓好每一个关键环节,实现节能减排,保证储粮安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完全可以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东坡区国家粮食储备库是1998年以来投资新建的中央储备粮库之一,粮库投入使用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储粮工作,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运用、创新“四合一”技术,并且成立了储粮科技攻关领导小组,解决粮食储藏过程中的难题及储粮技术革新。我库地处四川盆地,由于夏季气温高,仓房隔热保冷效果差,粮温随外温而变化(房顶温度高达50℃以上,仓温42℃,粮温35℃),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粮食温度与粮食陈化速度的试验和研讨,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大平房仓整仓稻谷机械通风降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风在原建仓配套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不再投资、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现代储粮工程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而且可以降低储粮水分。随着国家粮食制度的不断改革,推行“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粮食收购方式出现了多元化。在轮换粮源非常紧张和无烘干设备的情况下,对高水分来粮如何处理,是当今粮食入库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了达到低温储粮的标准,利用冬季低温季节对储粮进行通风降温,一般将平均粮温降至10℃以内,目的是为储粮安全度夏打好基础。但随着冬去春来气温不断上升,储存的粮食温度在次年7~9月达到30℃左右,对储粮品质的影响较大,如何经济有效地缓解粮温回升,延缓粮食陈化,一直是仓储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为了解决储粮安全度夏的问题,湖北石首国家粮食储备库在23号、9号仓进行了粮面稻壳压盖隔热,仓窗、通风口采用聚苯烯泡沫板隔热对照试验,阻止了夏季高温直接作用于粮面,确保储粮度夏粮温不超过25℃的相对低温效果,有效地抑制了害虫繁殖,达到了保质、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机械通风,冷冻入库和自然通风三种降温方法的对比试验,证明机械通风降温是一种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安全高效的储粮降温方法,可为改善储粮生态环境,抑制虫,霉生长繁殖,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实现低温储粮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储粮问题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农村储粮损失状况 由于我国农村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1984~1985年,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原名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对全国8个省17个县70个乡的农村储粮情况进行了详实的调研,撰写了约4万字的《农村储粮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储粮损失约为7%~9%;1992年,中国农业火学对全国22个省574个县的粮食产后损失进行调查,包括收获、储藏、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6个环节,总损失率为18.1%,其中储藏环节损失率为2%~5%;2004年,国家粮食局组织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减少三大粮食作物农户储粮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和新的轮换制度的要求,为了确保储粮安全和按时完成轮换任务,提高企业效益,收储企业要掌握市场粮价信息,果断决策,抢抓时机,采购粮源。因天气原因新粮日晒降水不充分,后熟过程未完成,势必造成新粮入库水分高于安全水分,给安全储粮带来隐患。为解决新人库粮食的水分偏高问题,我们面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  相似文献   

8.
1应用臭氧杀灭储粮害虫 臭氧杀灭储粮害虫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初的大部分试验都是使用1mL/m^3以下的臭氧浓度,由于浓度低,杀虫效果不显著。1979年Erdman报导,在30℃时,用浓度为450mL/m^3的臭氧7h能杀死各种虫期的赤拟谷盗。1998年Mason等在实验室对臭氧杀灭储粮害虫、抑制霉菌及其对粮食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使用小型模拟设备作为臭氧处理室,调配出恒定浓度的臭氧流入处理室进行杀虫和抑霉试验,  相似文献   

9.
缓释块防治书虱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入库粮食的质量普遍降低,水份偏高,杂质增大。这些不仅降低了储粮的稳定性,而且也为粮堆中的书虱等微小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大量发生,给粮食的安全储藏以严重的威胁。书虱的旺盛繁殖和活动,既引起粮食发热,使粮堆结露生霉,又直接危害粮食,造成其重量损失。据报导书虱在30℃、75%的相对湿度下,能使储藏半年的大米损失重量达4~5%之多。书虱隶属于啮虫目,体长为1—1.5毫米,经过卵期,第一若虫期,第二若虫期和成  相似文献   

10.
大型准低温仓储粮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低温(15~20℃)储粮是粮食仓储工作中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它能抑制粮食的呼吸强度,延缓陈化,保持品质,控制虫、霉的危害,降低储粮损耗,使大米、面粉、油脂以及高水分粮油安全度夏。它可以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熏蒸粮食,减少药物污染,保证食用卫生。根据自治区粮食局和河池地区科委下达计划,我们于1991年1月至1992年11月在吉腰粮库进行了“建造准低温仓库储存粮食试验”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叙述如下。l基本原理和设备根据不同材料传热系数的不同,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材料填充在间隔墙内,铺设在顶层(上下弦板之间),…  相似文献   

11.
1推进农户科学储粮的重要性 我国60%以上的粮食储存在农村,由于多数农户一直延用木柜、拌桶、砖池、编织袋等原始方式储粮,有的甚至随意堆放于室内,储粮条件简陋,储粮技术落后,缺乏科学储粮意识,霉烂、生虫、鼠耗损失严重,损失率高达8%~10%,全国每年粮食损失可达200多亿千克。如何把农村储粮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开发农村储粮这块“无形粮田”,如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析储粮书虱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储粮书虱是常见的储粮害虫之一,属啮虫目,书虱科,呈白色或褐色,体长1.5mm~2.0mm,一个世代28d~35d,一年发生3~6代。储粮书虱具有繁殖快,生活周期短,聚集性强和喜潮湿等特点,其尸体、排泄物等会发出难闻的腥味并污染粮食,大量发生时可使储粮发热霉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稳步、持续发展,农村储粮亦随之增多,面对这种粮食生产和储备的大好形势,我国农村储粮问题必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粮食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我国近十年来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储温储粮技术、高水分粮的处理和保管、粮食烘干技术、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储粮业务中的应用等粮食仓储技术的研究进展、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多数存粮点都在边远高寒的山区,储粮点多面广,仓储设施十分简陋。该市139个粮所、库,236个存粮点,绝大部分是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直至近年来,粮食仓储仍然面临着保管经费紧张,队伍人员不稳定,仓储条件老化,粮食入库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大平房仓储粮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炎芳 《粮食储藏》2004,33(3):41-42
高大平房仓由于跨度大、堆粮高,同品种及不同品种的储粮,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不同部位的粮食,其储存品质存在差异。晚籼稻谷要优于粳稻谷,各部位的储粮品质由好到差依次为:中、东、北、西、南。测定结果对粮食轮换的年限及改善储粮技术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1农户储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但其储存的粮食仅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部分,我国粮食存储的主体是农户,每年一半以上的粮食储存在农户家中。但目前农户储粮在我国是最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1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加入WTO后,粮食仓储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要确保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提高科学储粮技术含量、向绿色环保储粮迈进,特别是低温、准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对保持储粮品质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罗田县地理条件和楠竹资源,在粮堆内安装立体式网络通风系统,有规律地进行自然通风,不但能使储粮温度降到22℃以下,而且还可以均衡储粮温度,抑制害虫的发生,减缓储粮品质劣变速度。该技术投资少、结构简单、易操作管理,既减轻保管员的劳动强度,又可以少用化学药剂,减少粮食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保鲜效果,适宜在山区县、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修柱 《粮食储藏》1995,24(2):11-14
本文对露天储粮食隔流控温度夏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践,对露天储粮实行系统的综合治理,能有效地控制度夏粮温保持30℃以内,其具有延缓储粮品质陈化,保质,保量,保鲜,投资省,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