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敦化市高寒山区地膜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应用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高寒山区栽培地膜水稻能够明显的增加有效穗、增加穗实粒、提高千粒重、减轻病虫害、提高水稻抗低温冷害的能力,从而显著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地膜水稻是提高高寒山区水稻产量的一项突破性措施,是集保温、保肥、节水、增产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水稻栽培模式,深受广大山区农民欢迎。目前,地膜水稻的推广应用被列为农业部“丰收计划”后备项目和“丰收计划”培训工程的重要内容。1999年12月农业部在全国稻作区举办了水稻地膜栽培技术培训班,城步县派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3.
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是将水稻地膜小拱棚旱育秧与大田起垄覆盖湿润地膜栽培组装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增温、改土、保湿、节水、灭草等综合功能,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有利水稻返青成活,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提高分蘖上林率,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从而达到早熟、优质和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岳西县政府抓高寒山区粮食生产的部署,省农科院驻岳西县科技扶贫队与主薄区农技站共同探讨高寒山区水稻增产途径.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统计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与单产均呈正相关,尤以穗数与单产相关系数为0.970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途径:培育低位多蘖壮秧,采用薄膜育秧,提早栽插.每亩插足10万-12万基本茎蘖茴,合理运筹肥水,实行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5.
高寒山区指的是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的山区,在高寒山区内只能适宜种植较为耐寒的农作物。水稻为禾本科植物,性喜温湿,要提高高寒山区的水稻产量就需要利用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高寒山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相关技术要点,希望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小麦产量较低,加之生育期较长而影响玉米等大季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严重制约着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地膜小麦(全称为“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国家科委早已下达的一项突破性高新技术。但到目前为止,此项技术尚未在六盘水市推广。为了探讨地膜小麦在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山区冷浸田、烂泥田的水稻产量,改变高寒山区有效积温低,地下水位高,土温低,理化性差等制约水稻生长的不利条件,近几年来,舒城县晓天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广水稻起墒覆盖膜湿管栽培技术.该技术以其显著的增温、改土、节水、杀草、增产等综合效果,受到高寒山区群众的普遍欢迎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类型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高寒山区水稻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帮助广大山区农民朋友解决缺粮问题,我国一直在高寒山区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技术。但是水稻在高寒山区快速推广与普及的过程中,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危害,对水稻的生长繁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问题,必须要积极有效的寻找高寒山区水稻病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希望为高寒山区的农民朋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精确定量栽培对高海拔寒冷生态区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高寒水稻产量构成和株型特征的关系,明确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水稻增产的机理。【方法】以当地品种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研究高海拔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探讨高寒生态区水稻增产的主攻目标,以精确定量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较,分析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生态区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上部三叶叶长较长;上部三叶叶角较小;抽穗期叶片的比叶重大,且与叶片、茎秆及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较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扩库(增加总颖花量)和强源(增加抽穗后LAI,提高比叶重)均可提高高寒生态区水稻产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氮肥运筹、水分管理方面与高产水稻器官建成同步,提高叶面积指数的同时,促进总颖花量的增长,可显著地提高该生态区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大埔县山区杂交水稻的产量构成规律和山区杂交水稻高产与否的前、中、后期生长指标。指出对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规律是有效穗数、平均穗总粒数、实粒数与产量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出山区杂交水稻平衡高产应根据不同生态环境分类指导,高产途径应该是高产田选用中迟熟大穗多粒型组合,在足穗基础上争大穗;中低产田应以增加有效穗数,走多穗夺高产的途径。不论哪类田增产核心是增加单位面积内有效颖花数。  相似文献   

12.
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毕节地区农科所近年育成的粳稻新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的7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黔西北山区水稻生产条件下,7个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粒数(ri=0.7494)>株高(ri=0.7133)>成穗率(ri=0.6631)>结实率(ri=0.6508)>有效穗(ri=0.6287)>千粒重(ri=0.6196)>全生育期(ri=0.5707)。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主要性状选择指标为:全生育期165-180d,株高100cm左右,有效穗350-400万穗/hm^2,无效分蘖少、成穗率75%以上,穗粒数120粒以上,穗期抗寒性强,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28g。  相似文献   

13.
在海拨600~800m的高寒山区推广水稻半旱式免耕垄作技术,较平作法增产50%~100%,解决了高寒山区冷浸田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分析了高寒山区冷浸田应用半旱式免耕垄作技术的增产机理,指出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冷浸田的温、光、水、肥、气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水稻大垄双行南北插,是东北高寒山区一改传统水稻栽培模式,改变原来产量1000斤-1500斤/1000平方米提出来的栽培模式.产量可突破2000斤/1000平方米,可使产量稳定在1600斤-2000斤/1000平方米提出来的.其要点在:育壮苗、保行向、南偏西5-15度的影象,确定南北插,使每平方米保证在450个大穗(大行距为35厘米,小行距为15厘米,株距为13厘米;每平方米28簇.)可增产25%.其优势在于充分利用阳光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和时间,提高地温.  相似文献   

15.
高寒山区作物种植技术要求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归纳了高寒山区地膜玉米的地块选择、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环节的主要技术,供相关工作人员和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地膜栽培在高寒山区具有成本低、收效快、节省劳动力等优点,是大幅度提高单产的一项新技术,也是解决大小春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阐述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要点及玉米地膜栽培推广技术措施,以期为山区推广种植地膜玉米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山区建设的发展思路,在高寒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依据的指导下,对高寒山区现在的产业结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种植夏播油菜的经济效益,是同地区同类土地种植荞麦的2~3倍、小黑麦的1~2倍、蓝花子的2~3倍、地膜玉米的1~2倍,与种植马铃薯基本持平.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畜牧业生产蛋白饲料缺乏问题,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绿色食油加工业、养蜂业等副业的发展,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是高寒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稻历史悠久,全球范围都有水稻种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水稻当做主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水稻种植大国,在种植水稻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以前气候不同,种植水稻的区域不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种植能够突破气候和地域环境的限制,高寒山区也开始引进水稻种植技术。如何提高高寒山区的水稻种植率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哪些方法能够在山区提高水稻产量,如何对水稻品种进行变革,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这些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4个早条组合早季在凤凰县3个海拔高度的位点种植,初步研究了武陵山区杂交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升,杂交水稻的生育期延长,特别是灌浆成熟期延长,冠层叶片缩短、变宽、加厚,叶数增加,群体叶面积系数增加,植株变矮,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增加,植株变矮,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增加,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增加,农艺性状优化,产量提高。高海拔地区不宜选用生育期太长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就高寒山区地膜玉米的推广价值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