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蓝狐是季节性一次发情动物,1年只繁殖1次。发情季节为2月中旬至5月上旬。每年春季是蓝狐的繁殖季节,春季蓝狐不发情预示着全年繁殖失败。下面是一起因蓝狐准备配种期饲养管理不当导致不发情的病例。1基本情况某养殖场饲养蓝狐124只,其中母狐100只,公狐24只,采用自配料饲养。2015年春季本场蓝狐发情时间明显比其他养殖场发情晚,而且全场发情不集中,呈零散发情,每天有2~3只蓝狐发情,配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饲养的蓝狐、银狐体型小,本交配种难,我们采用芬兰进口的蓝狐、银狐人工授精,效果非常好.如用本交配种公母比例1:5只.人工授精公母比例1:70~100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少养种公狐,节省饲料,降低养狐成本,提高优良种公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选用 1日龄健康商品代罗曼蛋公雏 6 0 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4个重复 ,进行 70d饲养试验 ,饲喂复合维生素设 3种不同添加水平 ,添加复合维生素 10 0g·t-1(Ⅰ ) ,2 0 0g·t-1(Ⅱ ) ,30 0g·t-1(Ⅲ ) .结果表明 ,提高育肥蛋公雏饲粮中复合维生素的含量能显著提高育肥蛋白雏的健康水平、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经济效益 .在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从 2 0 0g进一步增加至30 0g时 ,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育肥蛋白雏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反而呈下降趋势 .综合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育肥蛋白雏饲粮中此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以 2 0 0g为宜  相似文献   

4.
饲养蓝狐要想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掌握蓝狐的配种技术和饲养管理措施.现将蓝狐准备配种期及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2 0 0 3/1 2 /30 ) (元 /张 )品 名鼻尖至尾根 单 价(生皮 )单 价(熟皮 ) 行势品 名鼻尖至尾根 单 价(生皮 )单 价(熟皮 ) 行势东北貉皮(乌苏里貉 )唐山貉皮山东貉皮地产蓝狐东北改良蓝狐山东改良蓝狐东北银狐山东银狐东北蓝霜狐东北雪狐山东雪狐芬兰进口蓝狐芬兰进口雪  相似文献   

6.
蓝狐的人工授精技术在蓝狐养殖业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优良种公狐的配种能力,公狐自然交配时一个发情期最多交配3~5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1头公狐的精液可以输给50~ 100头母狐,而且受精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工授精技术抓住授精期和授精技术这两个环节,是提高蓝狐繁殖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收粪法和三氧化二铬(Cr_2O_3)法评定日粮添加硒对蓝狐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蓝狐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2 mg/kg硒的日粮;分别利用全收粪法和Cr_2O_3法测定2组蓝狐干物质(DM)、蛋白质(CP)、脂肪(EE)和碳水化合物(CF)的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硒能够显著提高蓝狐对DM、CP、EE和CF的消化率(P 0.05),粪便中Cr_2O_3的回收率降低(P 0.05);利用Cr_2O_3法测定上述4种营养物质消化率比全收粪法测定的结果高。基础日粮组利用全收粪法和Cr_2O_3法测定的DM、CP、EE和CF消化率显著相关(P 0.05),而添加硒组利用2种方法测定的DM消化率显著相关(P 0.05),其他各指标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P 0.05)。因此,日粮中添加硒可促进蓝狐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但会降低Cr_2O_3在粪便中的回收率。当蓝狐日粮中硒含量不足0.1 mg/kg时,Cr_2O_3法测定的各营养物质消化率与全收粪法测定结果显著相关,但结果较全收粪法高。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饲养的蓝狐体型较小,品种退化。为了提高毛皮质量、提高售价,我们于2006年3月5日至2010年4月9日,采用银黑狐精液给蓝狐人工授精,生产蓝霜狐皮。5年来,我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了1 680只狐的属间杂交,受胎1 575只,受胎率93.8%,产仔12 915只,成活11 709只,成活率90.6%,胎平均产仔8.2只,胎平均成活6.1只,和自然本交差异不大,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百日龄羔羊肉生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羔羊生长发育规律和代谢特点 ,提出了百日龄羔羊生产技术 ,对 2 1 0只东北细毛羊和 30只寒杂(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 )羔羊 ,采取 45日龄断奶 ,全舍饲强度育肥 5 5d ,1 0 0日龄屠宰 ;对 2 0只 4月龄断奶的东北细毛羔羊 ,采取放牧加补饲法育肥 ,1 0月龄屠宰。比较了上述 3组的育肥性能、屠宰成绩、肉质分析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百日龄羔羊的育肥性能、屠宰成绩、肉质分析及经济效益均好于放牧加补饲育肥的 1 0月龄羔羊 ,而寒杂羔羊又优于东北细毛羔羊  相似文献   

10.
正蓝狐又称为北极狐,一年四季全身均呈蓝灰色,蓝狐养殖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只有掌握蓝狐的配种选育和配种技术,做好饲料喂养措施才能保障蓝狐饲养的经济效益。一、选种引进品种优良的蓝狐饲养,在购种的时候需要选择体型较大的适应性较好的,抗病能力强的蓝狐。在秋季观察蓝狐的毛进行定种,以蓝狐换毛时间和换毛速度为定种的依据,需要选择那些换毛较早的,毛色较正的,身体各个部分发育协调的蓝狐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1.
(2003/3/1)品 名鼻尖至尾根 单 价(生皮 )单 价(熟皮 ) 行势品 名鼻尖至尾根 单 价(生皮 )单 价(熟皮 ) 行势东北貉皮(乌苏里貉 )唐山貉皮山东貉皮东北蓝狐东北改良蓝狐山东改良蓝狐东北银狐山东银狐东北蓝霜狐东北雪狐0 0 0 5 5 0 -60 0 60 0 -65 0升0 0 480 -5 30 5 0  相似文献   

12.
蓝狐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蓝狐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给蓝狐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找与蓝狐自咬症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采用RAPD技术对健康和自咬蓝狐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中扩增出差异条带的6条引物,分别为S77、S79、S88、S472、S474、S485。经个体验证,S472、S4852条随机引物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出现特异条带的个体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作为蓝狐自咬症的分子标记,为蓝狐自咬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的银黑狐、蓝狐及其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表达基因1(Meiosis expressed gene 1,MEIG1)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MEIG1基因在银黑狐、蓝狐、银霜狐(银黑狐♀×蓝狐♂)和蓝霜狐(银黑狐♂×蓝狐♀)睾丸中均有表达。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MEIG1基因在可育的银黑狐、蓝狐睾丸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不育的银霜狐、蓝霜狐(P0. 01);在可育的银黑狐、蓝狐中,配种期MEIG1基因表达量较准备配种期极显著升高(P0. 01),但是在不育的银霜狐、蓝霜狐中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14.
选择 42日龄皖系粗毛兔幼兔 42只 ,按体重、性别随机分成 3组 ,分别饲喂日粮中添加浓度 0 .1%、0 .2 %生沛素和对照日粮。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浓度 0 .1%、0 .2 %生沛素组产毛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17.5 %和 19.1% ;增重提高 9.89%和 11.4% ;每只兔 1次产毛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2 .96和 1.13元。另外 ,添加生沛素的试验组兔毛品质也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亚油酸水平对蓝狐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90±5)日龄雄性蓝狐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育成期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 11%(Ⅰ组)、0. 52%(Ⅱ组)、0. 92%(Ⅲ组)、1. 33%(Ⅳ组)、2. 14%(Ⅴ组)和3. 36%(Ⅵ组)的试验饲粮,冬毛期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 1%(Ⅰ组)、1. 32%(Ⅱ组)、2. 13%(Ⅲ组)、2. 94%(Ⅳ组)、3. 76%(Ⅴ组)、4. 97%(Ⅵ组)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地影响生长期血清甘油三酯、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P0. 01),育成期血清甘油三酯随亚油酸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育成期总蛋白和白蛋白均以Ⅵ组最高;冬毛期血清甘油三酯随亚油酸水平升高逐渐降低,总蛋白和白蛋白以Ⅱ组最高。饲粮亚油酸水平对空肠食糜中脂肪酶活性和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 05),而显著影响淀粉酶活性(P0. 05),淀粉酶活性以Ⅲ组最高。  相似文献   

16.
夜间给肥猪补饲能减少白天活动,使其睡眠时间达18小时以上,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有利于长膘增肉。一般可在晚上7时、11时和第2天早晨4时进行共3次。而白天只在上午10时和下午2时30分各喂1次0.5%食盐  相似文献   

17.
信息荟萃     
河北毛皮市场皮张行情 (2 0 0 4 /3/30 ) (元 /张 )品 名鼻尖至尾根 单 价(生皮 ) 单 价(熟皮 ) 行势品 名鼻尖至尾根 单 价(生皮 ) 单 价(熟皮 ) 行势东北貉皮(乌苏里貉 )唐山貉皮山东貉皮地产蓝狐东北改良蓝狐山东改良蓝狐东北银狐山东银狐东北蓝霜狐东北雪狐山东雪狐  相似文献   

18.
<正>蓝狐又叫北极狐,是我国由国外引入饲养的几种毛皮动物之一。因为其皮张华丽,受到裘皮市场的青睐,近年来在我国养殖发展迅速。但是多数新养殖户对养殖技术不了解,加上在养殖高潮期盲目上马,种源、饲料等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为避免蓝狐养殖户不必要的损失,增加养殖效益,现将蓝狐科学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配方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育成期蓝狐60只(公母各半),分成3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配方饲粮。[结果]Ⅲ组蓝狐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Ⅲ组公蓝狐末重显著高于Ⅱ组,Ⅲ组母蓝狐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Ⅱ组;Ⅲ组母蓝狐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公蓝狐料重比差异不显著;Ⅲ组蓝狐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结论]Ⅲ组配方(干物质33.89%、粗蛋白31.14%、粗脂肪18.23%)更适宜育成期蓝狐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消化。  相似文献   

20.
田间小麦施用专用肥,小麦从经济性状、产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穗粒重增加0.1~1.9g,千粒重增加1.6~3.3g,不孕小穗减少0.2—1.6个。从产量和经济效益上看小麦专用肥施用量为750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