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加工机械是我国各种农村产品加工机械中品种最多、使用最广的门类。现在,除了一些高档名茶外,量大面广的初精制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基本上都有定型的加工机械。目前,全国拥有各种茶机已近160万台,近70%的茶叶加工实现了机械化,基本上改变了我国茶叶手工加工的局面。近几年来,茶叶加工机械已开始由原机间断做茶向连续化生产发展。浙江、安徽、云南和四川等地研制的炒青连续加工生产线已通过鉴定,红碎茶连续化生产线也即将鉴定。各种原机也正在提高技术水  相似文献   

2.
茶园耕作管理机械,是指从茶树定植前的土地平整开始,到茶树成园后的经常性管理的一整套作业机械设备。茶园的耕作管理,包括深耕、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修剪等作业,大多异常繁重,花工大,效率低,约占茶叶生产总用工量的40%以上。为此,广大茶区,尤其是国营茶场,对开展茶园耕作管理机械化的研究,要求十分迫切。现将国内外茶园耕作管理机械发展概况和几点粗浅认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国内外现状,以及全程机械化作业对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作用等,分析了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化、茶叶加工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开展茶叶机械标准化建设对提高我国茶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恢复和茶叶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茶产业沿着从人工作业向着半机械化、机械化的道路迅猛发展。一、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国茶叶以大宗红、绿茶生产为主,红、绿茶加工机械是这一时期制茶机械研发的重点。80年代后期,名优茶生产兴起,茶叶加工机械的研发重点转向名优茶机械。1.土法上马,红、绿茶机械初步成型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促进茶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国家  相似文献   

5.
冯禹潮 《茶叶》1995,21(3):35-37
茶园作业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杭州茶叶试验场90%以上茶园推广耕作作业,机采茶园鲜叶量占83.56%,每亩茶园耕作,采茶用工约为原来人力作业的1/10。本文着重介绍该场实行C-12茶园耕作机的作业规格与效率,及双人抬弧形采茶机与修剪机的应用技术与掌握,最后指出机手培训是确保作业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拣梗是茶叶精制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占精制总用工量的60%。机械拣梗(包括阶梯拣梗和静电拣梗)不能拣净茶叶的梗朴,必须再经手手工朴拣,劳动强度大,速度慢、  相似文献   

7.
名优茶加工采用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功效、保证产品质量、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茶叶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余姚名优茶加工全部采用了茶叶机械,瀑布仙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要实现连续化生产则是余姚名优茶加工的瓶颈问题和需要探索的课题。为此,依托良好的惠农政策,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进行名优茶加工连续化机械的研制,大力提高了茶叶机械的科技水平,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8.
机采机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本文根据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特点,重点介绍了毛峰形、卷曲形、扁形绿茶,以及优质炒青等几类适合机采鲜叶加工的名优绿茶加工连续生化产线,为相关企业的机采叶加工,乃至今后我国茶叶全程机械化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茶叶机械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宏儒  钟成义 《中国茶叶》2009,31(11):17-19
在分析我国茶叶生产机械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茶叶机械化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的茶叶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茶一统天下的历史。进入20世纪,印、斯红茶和日本煎茶的加工已迈向全面机械化,然而,这时期的中国,由于正处于世界列强的瓜分之下,茶叶生产每况愈下,更谈不上茶叶机械化的发展,使中国茶叶长期处于手工生产状态。 一、中国茶叶机械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国外茶叶机械的发展。逐步引起我国茶业界的关注,先后派出一些茶界人士出国考察机械制茶,开始从国外引进部分茶叶机械,进行试验性机械制茶和开展机器仿制。30~40年代,各地的茶叶试验场和改良…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用工量占50~55%,生产费用则占60~63%。修剪和采茶作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如修剪和采摘不当,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会危及多年。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采茶劳力日益紧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采茶质量越来越没有保证,传统的手工采茶已不能适应当前茶叶生产的需要,茶叶采摘已成为制约茶叶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解决占茶叶生产用工量55%左右的采茶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机械化。然而,机械化采茶的产量、质量、成本和工效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此,浙江省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机采经验的杭州茶叶试验场和新昌、诸暨、德清、兰溪、临安等县,从1988年开始进行了连续4年的机采  相似文献   

13.
实现机械采茶是茶叶生产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手工采茶花工多,一般占茶园管理总投工量的50%左右,而且季节性很强,每年春插、“双抢”大忙之际,也正是茶叶采摘繁忙之时,所以在茶叶比较集中的地区,茶粮争劳力的矛盾很突出。推广应用采茶机是今后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我们当前茶叶科研方面的一个新课题。随着采茶机研制试验工作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省已开始试制和使用采茶机,并在逐步扩大推广,毫无疑问,我省茶叶生产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飞跃。这里本  相似文献   

14.
9月14日上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一行来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常州综合试验站就茶叶全程机械化进行专题调研。 张桃林部长一行现场察看了最新研制的茶园耕作、管理及采摘方面的机械,认真听取了茶园机械岗位专家肖宏儒、常州综合试验站尹福生站长就体系茶园机械研发取得成果以及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工作设想等方面的汇报,并深入到试验站示范基地茶园、加工车间详细观摩了茶叶生产从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自动化加工与产品包装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浙江茶叶机械化采摘修剪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试制名优茶以来,名优茶产销量快速增长,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茶农种茶积极性充分释放。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区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加上采茶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使得茶叶采摘用工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全省80%以上茶场出现用工荒,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限制因素,实现茶叶全程机械化耕作、施肥、修剪、采摘、加工,快速推进茶叶产业"机器换人"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16.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一项作业,采摘合理与否对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生育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以上.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采茶旺季,一些大中型茶场,劳力不足已成为茶叶产出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限制因素.江苏省农林厅茶叶站近年来在部分茶场开展了机械化采茶的试验研究,并在有条件的茶场积极进行推广,以提高工效.为探讨实行机械化采茶后对茶园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而进行本项跟踪调查与田间取样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提供田间施肥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建德市地处浙西山区,依当地生产状况计,茶园管理劳动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之多,这些年茶园生产培育管理用工工资年年上涨,茶园生产作业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茶叶采摘工缺乏,迫使人们思考茶叶生产中引入机械作业,期盼适合山地茶园生产的机械问世,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此,针对建德市茶叶生产现状,提出初浅的设想,供相关茶叶生产管理部门与生产者参考。一、建德市茶园生产机械推广应用现状茶树种植到茶叶采收的茶园生产过程中培育管理工作包含了垦植、耕作、施肥、修剪、采摘、植保等多个环节。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各环节均需投人大量的劳动力。但在现行实  相似文献   

18.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8,30(8):12-13
由于我国茶类较多,加工工艺各异,相应的茶叶加工机械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同机种和型号的茶叶加工机械达200多种,茶叶生产企业应根据不同茶类的加工工艺要求以及加工机械的性能,进行选用与配备。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讯     
《中国茶叶》2012,(12):38-39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到常州综合试验站调研茶叶全程机械化本刊讯9月14日上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一行来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常州综合试验站就茶叶全程机械化进行专题调研。张桃林部长一行现场察看了最新研制的茶园耕作、管理及采摘方面的机械,认真听取了茶园机械岗位专家肖宏儒、常州综合试验站尹福生站长就体系茶园机械研发取得成果以及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工作设想等方面的汇报,并深入到试验站示范基地茶园、加工车间详细观摩了茶叶生产从茶园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据行业部门统计目前产量已占全国三分之二。在国内茶机行业中,由于浙江省起步较早,民营经济发展较快,茶叶机械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生产,产品基本能满足我国茶叶生产加工的需求。随着我国茶叶加工机械技术水平的提升,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当今茶机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标准化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