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茶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采摘是耗工最多,季节性很强的茶园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还由于劳动力缺少,乃粗采,漏采,茶叶总体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低下.要从根本上解诀茶叶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是当务之急.因此,从1998年起,我区布点于福安王家茶场、福安高坂茶场、霞浦大京茶场等地,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总结经验,以便在全区普及推广.1、闽东茶叶机械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1.1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差.整体一看,闽东茶叶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低,目前茶园机采机剪机械不足三十台,与江苏等…  相似文献   

2.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最多,时间性很强的一项作业,在面积较大的国营、乡村茶场或专业户,往往因劳力短缺,特别是春插、双抢期间,经常出现老茶和滥采现象,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使用采茶机  相似文献   

3.
机采茶园是指大宗茶类使用机械采摘的茶园。实行机采是节约用工,降低采摘成本,保障大宗茶类品质,提高茶叶产量的高效低耗生产技术。但目前的采茶机只适合于采摘大宗茶类,名茶还是要用手工采摘。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名茶需求量增加,名茶的生产已成为部分茶场的重要项目。怎样处理好机采与名茶生产的关系,机采园能否采摘名茶、怎样实现机采茶园的名茶优质高产、采摘名茶后又怎样进行机采等等一些问题已成为当前许多茶场在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依据试验结果与生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省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的速度递增、茶叶生产所需劳力逐年增大,劳力问题日愈严重,采茶用工约占整个茶叶生产用工的55%,在采摘上实现机械化意义重大。但多年来国内在研制和推广采摘机械上争议颇大,而我省茶叶界还未开展过这方面工作,因此,作者认为实现采茶机械化的途径应该为:品种→茶园管理→适用机具研制→鲜叶分级→适制性加工,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使我省茶叶更上新台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省茶叶经济有了迅猛发展,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80多万亩,1988年全省茶叶产量为110万担,茶叶总产值3亿多元,十年间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左右速度递增。茶叶作为我省的大宗土特产品,其稳定发展给我省农村经济带来了可喜变化,是我省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深入,各种模式的农村经济异军突起,大量劳动力涌入各式规模的加工行业,各种致富门路改变了以往农村的传统经营思想。在江南各省份中,福建人口原本就最少,在现代经济状况下,我省茶叶劳力问题已日愈突出。茶作为季节性植物,生产期短,劳动力集中,特别是在采摘期间要集中大量劳动力适时采摘鲜叶,近年来我省茶园的劳力投入与我省茶叶的迅猛发展愈来愈不相适应,大量的茶叶无法适时采下,造成叶质粗老、品质下降。据估计,我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茶园每年因无法采下的鲜叶损失不少于百担,加之鲜叶粗老所带来的损失是惊人的。另一方面采茶工资近年来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仅以我所为例,1981年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07元/斤,1989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20元/斤,春茶前期每制一斤干茶单采茶工本费就达2.0元左右。1986年以来,我省已有相当多茶场(厂)分别从江西、安微、湖南、四川、江苏等省招进采茶、制茶工人,以补劳力之不足。因此,研制和推广适应我省茶叶生产特点的采茶机械及相配套的农艺措施,是我省茶叶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我国茶叶劳动力分配为:采茶用工为55%,田间管理为40%,制茶5%,由此可见采茶工本费在茶叶成本中所占比例。日本由于在茶园管理、采摘、制茶等方面实现机械化,茶叶生产率比我国高出9倍。一般机采与手采相比,单人采茶机可提高工效5倍,双人采茶机可提高10—20倍,而机采成本仅为手采的20—50%。我国在采茶机械化方面走过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从1958年着手研制至1987年前,虽然有十八种不同型号的茶叶采摘机具通过了不同级别的鉴定,但都未能普及应用。“六·五”期间国家经委花费巨大精力,将茶树修剪机及采茶机的研制分别列为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组织了安徽农机所,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祁门茶机厂、苏州动力机厂等单位联合攻关,样机虽都已通过鉴定,但在推广上却遇到重重困难,主要表现为: (1)关键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如国产微型动力源及传动部件无法适应采茶机械要求; (2)推广应用缺乏系统性研究实例,农艺措施不配套; (3)机采茶园产量及机采叶质量存在较大争议; (4)单机价格高,一次性投资大。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国内在研制、推广、应用采茶机具上受到一定限制,一些茶机厂家干脆从日本引进采茶机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30年来国内已有浙江、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分别进行探讨,我省也于8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采茶样机供研制分析。现在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在我省推广和应用采茶机械已势在必行,但由于我省在这方面仅作过小区试验探讨,采茶机自身质量及国内茶叶界在机采茶方面的争论使大家感到实现采茶机械化虽然迫切,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感到茫然,为此,仅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珠茶主产区的嵊县和新昌县,自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与修剪的新技术,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机械化采茶显示了不少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茶农的普遍欢迎。大多数购机的茶园承包户和茶场认为,机械化采茶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够集中作业,避免采雨水叶;二是采摘费用低,仅为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马钢生活服务公司茶场(以下简称马钢茶场)有茶园700亩,其中投产茶园550亩,年产干茶4万公斤。近年来,随着人们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茶叶生产上采茶劳力日见紧张,致使茶叶采摘已不能按照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进行,粗采、滥采现象严重,呈现一种无控制的自由状态,严重阻碍了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茶场.采取什么措施和手段来确保鲜叶的采摘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马钢茶场为扭转茶叶采摘上失控的被动局面,从1991年春茶开始,试对以往的鲜叶验收方式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改革的具体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江苏花山集团有限公司玉泉茶叶分公司是江苏省苏南地区茶园机械化采摘的代表性茶厂,茶厂实行全年机械化采摘,但在茶园的修剪、除虫、除草、灌溉等茶园管理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本文通过对南京高淳玉泉茶厂生产现状、效益的调研和分析,探索苏南地区机械化采茶的利弊、可能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茶叶采摘技术是茶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茶叶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综述茶叶采摘技术及采摘机械研究进展,重点从采茶机的行走方式、操作方式、切割器结构、智能控制等部分中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由此指出采茶机存在机采效率较高但无法达到精细采摘要求、对芽叶缺乏选择性等问题,同时提出我国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仍需加大研发力度,克服现有困难,掌握新方法,开拓新模式,实现更全面、更高水平的茶园机械化,为采茶机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械采茶在我省乌龙茶区应用较为普遍,但在绿茶产区,采摘十分强调鲜叶嫩度,质量要求较高,机械采茶尚未得到有效推广。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其它服务业用工增长迅速,茶区茶园面积又不断扩大,采茶缺工日趋严重。特别是茶叶  相似文献   

10.
冯禹潮 《茶叶》1995,21(3):35-37
茶园作业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杭州茶叶试验场90%以上茶园推广耕作作业,机采茶园鲜叶量占83.56%,每亩茶园耕作,采茶用工约为原来人力作业的1/10。本文着重介绍该场实行C-12茶园耕作机的作业规格与效率,及双人抬弧形采茶机与修剪机的应用技术与掌握,最后指出机手培训是确保作业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长沙县为了加快步伐,把茶叶生产搞上去,于二月中旬在金井区举办茶叶技术训练班,参加的有社队茶场管生产的场长、技术员、农业和商业部门茶叶培植干部共一百一十五人。这次培训主要是以加强现有茶园培育管理,提高大面积茶园单产为中心内容。培训班邀请了省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继尧、张觉晚同志讲授茶树栽培和病虫防治技术,参观了金井公社茶场和长沙市农业机械所研制的采茶机修剪示范。长沙县茶园面积四万三千亩,采摘茶园二万六千亩,一九七八年产茶二万二千  相似文献   

12.
采茶是茶叶生产中占用劳力最多,季节性最强的作业。一个拥有几千亩茶园的茶场,每逢采茶季节,都要招请成百上千的临时工,对茶场的经营管理压力很大。采茶季节正值农忙时期,在劳力调配上相当紧张,有“插得秧来茶变草,采得茶来秧又老”之势。这个矛盾随着茶园单产的提高和面积的扩大将更突出;为此,采茶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特别是大型国营  相似文献   

13.
雷天  华伦胜 《茶叶通讯》2006,33(4):40-42
本文通过对湖洋乡主要茶场的调查分析。对当前茶叶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一是茶叶采摘上搞好分期分批采茶。严格采摘标准。加强配套措施,推广采茶机具;二是经营管理上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承包责任制。健全茶叶验收制度和使用洁净用具等。  相似文献   

14.
提高机采茶叶加工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紧张和采摘成本的上升,机械采茶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少茶叶科研部门和茶叶生产单位都在致力于开展茶叶机采技术的试验研究,但目前所研究的多是采茶机械的应用技术及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而对机采茶叶的加工技术和加工机械适应性的研究却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机采技术的推广。由于机械采茶是一次性采摘,无选择性,采摘批次比手采大大减少,茶叶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宁德地区1990年茶业工作会议于8月16至18日在福鼎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及九县市的茶业管理局、茶叶技术推广站、重点茶场及省茶科所等单位.会议主要针对茶园低改和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机械采茶具有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等优点,推广机采已成为茶区尤其大中型茶场的迫切要求。大中型茶场,茶园面积大,而且集中,采茶高峰期需要雇用大量劳力采茶,但手工采茶费工、费时,成本又高,采摘质量也差,而且粗采乱采现象严重,影响茶树生机和茶叶经济价值发挥。机采省工、效率高,不仅可以把握住采茶上的主动权,解决采茶劳力不足的矛盾,而且还能做到嫩采,充分发挥鲜叶原料的经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但机采是一次性采摘,选择性较差,故对茶树的要求较高,要求茶树有良好的树冠结构,高度与幅度适中(一般在85cm左右),冠面平整,发芽整齐,长势旺盛,新梢持嫩性强。现有大中型茶场的茶园,多为六七十年代种植,品种比较混杂,管理水平不一,园貌树势差异很大,冠面参差不齐,大多不适应机采的要求,而且这  相似文献   

17.
我场是以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营茶场,共有茶园面积2000亩。因茶园面积大,所需劳力多,特别是因采工紧张,粗采滥采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1995年采用机采,使当年毛茶产量达250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1994年130吨增长92.3%,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茶场的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一、推广机采益处多1.机采可节省劳力,提高功效,降低成本。茶叶生产季节性强,采茶用工多,引进机采后,原来需200多人才可完成的采摘任务,现只需25人左右就可完成,可节省87.5%劳力。机采平均台时产量达400公斤…  相似文献   

18.
茶叶传统人工采摘效率低、成本高,季节性用工紧张,为机械化采茶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机械化采摘仍是一种“无差别”方式,产生较多的碎叶、碎屑,原料损耗较大,不但影响了茶品的品质,更影响了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本文以大南山华侨茶叶三厂为例,引入低温烘干技术,不但克服了机械采摘茶叶老嫩、匀齐度差等对成茶品质的影响,还改进了传统机采炭焙条形乌龙茶生产工艺能耗高、老火气重、茶汤明亮度差的缺点,生产清香条形乌龙茶,较好地丰富茶品品类,并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术语 2.1 机采茶园 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 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 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 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2.5 整形修剪 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树冠的修剪。  相似文献   

20.
实现机械采茶是茶叶生产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手工采茶花工多,一般占茶园管理总投工量的50%左右,而且季节性很强,每年春插、“双抢”大忙之际,也正是茶叶采摘繁忙之时,所以在茶叶比较集中的地区,茶粮争劳力的矛盾很突出。推广应用采茶机是今后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我们当前茶叶科研方面的一个新课题。随着采茶机研制试验工作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省已开始试制和使用采茶机,并在逐步扩大推广,毫无疑问,我省茶叶生产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飞跃。这里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