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方丘陵红壤茶园的镁营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2000,20(2):95-100
根据当前国内外茶树镁营养的研究成果 ,结合笔者在湘南和杭州的试验研究 ,对丘陵红壤茶园土壤镁含量及存在形态、茶树中镁的营养状况、茶树缺镁症、茶园施用镁肥的效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据此对丘陵红壤茶园镁肥施用技术和镁肥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钙、镁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茶树对钙的反应较敏感,土壤钙含量超过1g/kg土时,茶树出现不良症状,而茶园土壤中钙不足,将阻碍茶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镁是茶树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镁会导致分解加速,降低同化能力,适量的镁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树内在品质的提高.阮建云等对我国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进行统计,交换性镁低于40mg/kg的茶园(0 ~20cm土层)达57.9%,张亚莲等统计湖南茶区土壤(0~15cm土层)交换性镁含量低于30mg/kg的茶园达58.6%.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分析和评价,了解茶园土壤中钙、镁、钾的平衡情况,研究茶园土壤钙、镁和钾的关系,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钙、镁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永春县低丘农田茶园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茶园土壤pH值低,平均值4.3,其中低于4.5的占72.2%。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的占70.1%;土壤速效磷含量很高,平均值为159.8 mg/kg;其中低于25rng/kg的占3.4%;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25.0mg/㎏,低于25.0mg/㎏的土样占72.6%;有效镁含量范围为平均含量为38.8mg/kg,低于50.0mg/kg的占58.6%;有效锌含量范围为3.1-66.2mg/kg;有效铜含量范围为1.6-12.3mg/kg;有效铁含量范围为26.3-423.9mg/kg;有效锰含量范围为3.9-203.8mg/kg。农田茶园土壤pH值较低,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因而锌、铜、铁有效性较强;而酸性强的土壤镁有效性低。各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变幅较大,建议按测土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4.
钾、镁营养供应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阮建云  吴洵 《茶叶科学》2003,23(Z1):21-26
本文总结了茶园钾、镁肥使用效果及施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红黄壤茶园土壤分析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较低。施用钾、镁肥一方面显著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明显提高茶叶的品质,绿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和红茶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等品质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钾肥还能提高茶树抗旱和抗病能力。适当施用氯化钾具有与硫酸钾类似的增产提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包含钾、镁肥的平衡施肥是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初步提出了根据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的推荐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5.
茶树镁营养研究近年逐渐得到重视。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6mg/100g 土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茶园有效镁含量达到7—8mg/100g 土,每公顷施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日本研究认为茶树生育以土壤代换性镁含量占盐基总量的5%最理想,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氮、磷、钾肥的效  相似文献   

6.
采集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区茶园土壤样品和对应茶鲜叶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试验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0~6.5;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2.28 mg/kg,远高于富硒茶园的土壤标准;茶园土壤剖面中各土层之间全硒含量在1.85~1.95 mg/kg,土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茶园茶叶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66 mg/kg,枝条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58 mg/kg;茶鲜叶、茶树枝条与土壤全硒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江浙皖三省茶园土壤硫含量及其影响因子,土壤对硫的吸附固定特性等的研究表明,茶园土镶有效硫含量在5.4—250.7mg/kg之间,平均为54.1mg/kg,以浙江最高,江苏次之,安徽最低;土壤全硫量在24-453 mg/kg之间,平均为190.5 mg/kg;土壤有效硫占全硫的比例在1.38%-69.1%之间,平均为17.2%。土壤有效硫含量与全硫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成土母质和茶叶产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茶园土壤有效硫含量在过去十年中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平均降幅达32.8%;缺硫土壤的比例也相应由31.2%提高到了46.1%。土壤对硫的吸附固定能力因施硫量和成土母质不同而异,随着施硫量的增加,土壤对SO_4~(2-)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成土母质间比较表现为第四纪红土>鞍山斑岩>溪流冲积物>红砂岩,加入到土壤中的硫素养分平均有29.9%被吸附固定。  相似文献   

8.
茶树施用镁肥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镁是茶树营养的一种重要元素。国内外对土壤和茶树缺镁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并建议将镁肥同氮砱钾肥配合施用。前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0~60ppm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有效镁含量达到70~80ppm,每公顷施用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根据吴洵同志的资料,有73%的低丘红壤茶园缺镁,有效镁含量在40ppm以下。在缺镁的土壤上施镁肥显著地促进幼龄茶树生长,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茶树氮代谢。 本文想从茶树镁营养诊断,镁肥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霞浦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霞浦县柏洋、崇儒、水门3个茶叶主产乡镇221个茶园土样进行测定分析,明确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结果表明:霞浦县茶园土壤pH均值为4.2,其中pH值小于4.5占81%,土壤酸化严重;茶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3.1 g·kg-1,其中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达87.78%,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2.3 mg·kg-1、6.0 mg· kg-1、83 mg·kg-1,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比例分别为97.74%、6.33%、18.10%,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0.
了解我国蕉园土壤肥力现状对明确土壤障碍因子,制定有效的消障措施和合理的养分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蕉园土壤肥力的文献数据及结合实地调研测定的数据,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包括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指标,明确我国蕉园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香蕉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我国蕉园土壤pH平均为5.3、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4.9 g/kg、碱解氮含量平均为77.3 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为96.0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27 mg/kg、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1039 mg/kg、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102 mg/kg、有效铁含量平均为169 mg/kg、有效锰含量平均为41.8 mg/kg、有效铜含量平均为2.84 mg/kg、有效锌含量平均为4.82 mg/kg、有效硼含量平均为1.16 mg/kg。86.3%的蕉园土壤有机质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下水平,97.1%的蕉园土壤碱解氮处于中等以下水平,60.8%的蕉园土壤交换性镁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下水平,50%以上的蕉园土壤速效磷、有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处于极高水平。不同省份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机质、大中量元素、有效锰和硼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蕉园存在差异。我国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平均为0.71,福建蕉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78,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广东(0.71)和云南(0.69)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显著高于海南(0.62)和广西(0.61),不同省份13.3%~37.1%蕉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中等以下水平。我国蕉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微量元素(除有效硼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pH偏低,有机质、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处于中等或缺乏水平,成为蕉园土壤肥力潜在限制因子。因此,我国香蕉生产中,应重视有机肥、镁肥和硼肥的施用,不同香蕉种植省份要因地制宜,制定有效障碍因子消减措施,提升蕉园土壤肥力,促进香蕉提质增效和产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四纪低丘红壤茶园钾的成土迁移和丰缺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洵 《茶叶科学》1994,14(1):9-16
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低丘红壤茶园,由于土壤不断富铝化,酸度大,增强了钾的淋失,全钾含量趋向贫化。有效钾的抽样调查表明,其含量由北而南逐渐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证,其中:低于50mg/kg以下的茶园约占1/3,且多数分布在南部茶区。在成土过程中,由于受茶树的生物物质循环的影响,使土壤表层的有效钾富集起来。防止该类茶园土壤的进一步酸化和表土层侵蚀,是保护土壤“钾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钾肥施用上,应首先考虑赤红土和砖红壤大叶茶地区的茶园。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60份典型茶园表层土壤(0~20 cm),测定了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分析了土壤类型、植茶年限和海拔对土壤硒及有效硒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2~2.20 mg·kg-1,均值为0.73 mg·kg-1,有86.67%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为5.21~448.86 μg·kg-1,均值为62.98 μg·kg-1;土壤硒活化率为1.10%~31.64%,均值为8.76%,硒有效程度较低。砂砾岩和凝灰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紫色砂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山地草甸土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和水稻土硒含量较低;成龄茶园和老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新垦茶园硒含量较低;中高海拔地区茶园土壤全硒及有效硒含量较高,低海拔地区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及有效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pH对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茶园和幼龄茶园有显著影响,有效磷对成龄茶园和中高海拔茶园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有效程度不高,应针对不同类型茶园采取相应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剂和钙镁磷肥)来提高土壤有效硒。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配方施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亚莲  罗淑华 《茶叶科学》1997,17(2):161-170
对湖南省36个县(市)67个茶场的136份茶园土样进行了肥力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适宜,钾素较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0~20cm土层为(2.4±0.09)%,20~40cm土层(1.60±0.06)%。85%的土样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超过1.5%,38%的土样超过2.5%;49%的土样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5%。全氮含量0~20cm土层为(0.133±0.004)%,20~40cm土层为(0.100±0.003)%。碱解氮含量大于100mg/kg土的土样占76%,20~40cm占45%。全磷含量低于0.1%的0~20cm土层达53%,20~40cm土层达62%。速效磷含量低于10mg/kg土的频率,两土层各为46%和65%,显示低磷土壤较多。代换性镁含量较低,茶园严重缺镁。依据调查结果,建立了茶园土壤主要养分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产量在2250kg/hm2干茶的茶园土壤0~40cm土层全磷(P2O5)含量>0.12%,碱解氮含量>149mg/kg土,速效磷含量>32mg/kg土,速效钾含量>110mg/kg土。通过试验,确定了4种主要土类适?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园土壤硫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湖南省内 2 4个茶场的 110个土壤样品的表土 (0— 2 0cm)和底土 (2 0— 40cm)两个土层的有效硫含量、全硫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茶园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 ,表土的有效硫含量为 6 4 8± 6 2mgS kg (范围 :12 2— 2 10 2mgS kg) ,底土的有效硫含量为 91 8± 8 4mgS kg (范围 :11 1— 2 35 1mgS kg) ,但仍有 7 3 %茶园土壤缺硫 ;0— 2 0cm土层的有效硫有向 2 0— 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皖南红壤丘陵茶园200多个土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与茶树生长及产量呈正相关,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和数量与茶园土壤养分关系极为密切。茶园铺草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富,土壤养分提高,0—20厘米耕作层根际与根外的肥力差异缩小,因而有明显改善土壤供肥状况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茶园管理措施,达到气候——微生物——茶园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土壤养分才有保证,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才有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 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 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 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 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 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分布状况,检测了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有效铁含量,并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高度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水平高,平均值83.20 mg/kg,变幅10.04~328.89 mg/kg,变异系数82.31%。②不同县之间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③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极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红灰土、石灰土、红壤、黄壤、水稻土、黄棕壤。④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差异不显著,5个海拔高度组的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平均为62.00~192.00 mg/kg。⑤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Kriging插值图显示,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以有效铁含量89.9~184.0 mg/kg为主要分布面积,主要分布在湘西州的南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