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后期施肥对杂交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根据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要求,2012~2014年连续3 a进行水稻穗肥对比试验。试验设6个不同穗肥用量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穗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效果非常显著,产量的提高主要与增加水稻粒数有关。建议早稻促花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4~6 kg/667m~2,保花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4kg/667m~2;晚稻促花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6~8 kg/667m~2,保花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4 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在多年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穗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穗肥对促进水稻颖花分化、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作用,其中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每次每667 m~2施尿素7.5 kg处理的水稻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密度、苗期施氮量、穗期施氮量、磷肥和钾肥这5种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探讨了湘玉九号高产栽培的主次措施.结果表明:湘玉九号春播667 m2产量超过500 kg的最佳农艺措施是:每667 m2栽培密度为3 870~4 140株,苗肥(4~5叶期)施尿素9.0~14.5 kg,穗肥施尿素18.4~23.4 kg,基肥中施过磷肥酸钙21.6~31.2 kg,施氯化钾9.85~11.8 kg.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18):5-6
为探索优质水稻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不同栽插密度和合理施肥水平对其产量及群体形成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在武进区采用机栽插,每667 m~2栽1.6万穴,每穴2~3苗。在按斯坦福公式确定总施氮量的基础上,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为宜,穗肥的施用据苗情而定:正常群体,倒4、倒3叶期两次等量施用;偏小群体提早至倒5叶期适量增施;偏大群体推迟至倒3叶期适当减施,每667 m~2产量可达745.8 kg。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筑黄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对玉米新品种筑黄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筑黄3号新品种的产量主要决定因素是密度和肥料,其次是穗肥的施用时间.最高产量组合是A3B4C2D1,从节约成本出发应优先选择A3B4C2D2处理组合,即每667 m2种植3 800株,施尿素59.78 kg、磷肥291.67 kg、氯化钾16.67 kg,穗肥施用时期最好在12叶期施用.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合理施肥1.1巧施稳施拔节肥夏玉米播种后20~30天,植株有8~9叶时施拔节肥,施碳酸氢铵12.5~15kg/667m2或尿素5~6kg/667m2。1.2重施穗肥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大田试验条件下按施氮量和基蘖——穗肥2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在福泉市凤山镇地区以667m2施用过磷酸钙50kg、钾肥20kg、基肥尿素8kg、分蘖肥尿素8.96kg、穗肥尿素11.3kg为最佳施肥量,增产效果显著,单产为658.37kg。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广陵香粳(迟熟中粳稻)和两优培九(杂交中籼稻)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期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穗肥不同施用期对产量的作用,品种间有差异。两优培九在15kg/mu施氮量下,于倒3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在10kg/mu施氮量下,于倒4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获得较高产量。广陵香粳在适宜施氮水平下,倒4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有利于穗粒协调,并能提高结实率与粒重,产量提高。(2)两优培九同一施氮水平,随着穗肥施用期推迟,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整精米率提高,直链淀粉的含量和胶稠度减少,粗蛋白的含量增加。广陵香粳的垩白率、垩白度、整精米率和粗蛋白含量随着穗肥施用期推迟而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有所降低。因此两优培九穗肥宜在倒3叶、倒1叶期,广陵香粳在倒4叶、倒2叶期分次施用可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机插超级稻宁粳1号在保持穗肥总量、前后比例不变情况下,改变穗肥施用时间和方式:第一次穗肥提早到倒5叶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第二次可根据苗情,在倒3、倒2叶分次或倒2叶一次性施用尿素,使机插宁粳1号产量达到700kg/667m2水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杂交中籼稻以每667m^2定量施14~17kg纯氮(其中基施纯氮4.6kg/667m^2),蘖肥旱施(移栽后5d,施纯氮4.6kg/667m^2)试验研究表明,能增加有效分蘖,从而增加有效穗;于抽穗前18~40d不同时期不同用量施用氮肥,根据苗情增施接力肥、促花肥、保花肥,使得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尤其是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抽穗前18d增施穗肥效果较好,能达到高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农技服务》2010,27(1):58-59
进行了4种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无盘旱育抛秧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无盘旱育抛秧追施尿素方法,以抛后7 d追施分蘖肥60 kg/hm2,倒5叶期追施保穗肥60 kg/hm2,倒1叶期追施穗粒肥30 kg/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杂交中籼稻新型简化的肥料运筹技术方法,开展了杂交中籼稻肥料运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基施20kg尿素、分蘖肥3.5kg尿素、穗肥10.4 kg尿素,水稻总粒数、实粒数高,有效穗适中,水稻产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晚播小麦施肥技术,于2016~2017年进行了晚播小麦小区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2月晚播小麦,每667m~2施纯N18.14kg、P_2O_56kg、K_2O_6kg,基肥每667m~2施复合肥40kg、苗肥每667m~2施尿素15kg(分2次施用)、穗肥每667m~2施尿素14kg(分2次施用),可获得每667m~2实产467kg的高产。  相似文献   

14.
“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常规稻机穴播穗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穗肥不同施用量对"秀水134"机穴播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以每667m~2施尿素10kg最为适宜,每667m~2产量及收益均为最高,分别为620.2kg、1903.62元。  相似文献   

15.
桐梓县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模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桐梓县肥力较高的油潮泥田上进行了超级稻准两优527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从水稻经济性状和单产水平看,以N2P2K2的效果最好,即适宜的肥料配方为尿素26.5 kg/667m2、普钙66.7 kg/667m2、氯化钾20.0 kg/667m2。经济合理的肥料配方为N2P2K0,即尿素26.5 kg/667m2、普钙66.7 kg/667m2。合理的施用方法为:尿素50%作基肥,40%作分蘖肥,10%作穗肥;氯化钾70%作基肥,30%作穗肥;普钙全部作基肥。氮肥增产最大,磷肥次之,钾肥的增产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16.
密度及肥料对机插水稻武运粳30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来常熟地区的常规粳稻主栽品种武运粳30号为试验材料,开展栽插密度及肥料运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水稻栽插1.6万穴,行距30 cm、株距14 cm,基本苗6.4万,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N 15%,P_2O_5 10%,K_2O 15%)30 kg、氯化钾(K_2O 62%)4 kg,分蘖肥分2次施用,每次施尿素(N 46%)6.0 kg,促花肥施复合肥(N 15%,P_2O_5 15%,K_2O 15%)20 kg、尿素10 kg,保花肥施尿素5 kg,全生育期肥料投入折纯为N 19.92 kg、P_2O_5 6.00 kg、K_2O 9.98 kg时,穗粒结构、理论产量及实产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17.
<正>1试验方案设计本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2 m2。具体设计如下:处理1:全量施肥,不施硼肥(0水平),二铵5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6 kg/667 m2。处理2:全量施肥,每亩施硼肥0.5 kg(1水平),二铵5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6 kg/667 m2。处理3:全量施肥,每亩施硼肥0.75 kg(2水平),二铵5 kg/667 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尿素、磷酸二铵作种肥对糜子单位面积苗数、单位面积成穗数、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尿素(N)与磷酸二铵(P)作种肥与产量回归效应极显著,并能用二元二次多项式表达,最高产量时需施尿素2.15kg/667m2,施磷酸二铵6.76kg/667m2,最高产量为260.77kg/667m2.不施尿素时,每增加1kg磷酸二铵的种肥量就会减少苗量0.41万株/667m2;在不施磷酸二铵时,每增加1kg尿素的种肥就会减少苗量1.40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置有机肥(667m2用清粪水1000~2000kg)作高粱移栽底肥,在高粱拔节期和孕穗期限量追肥(667m2用尿素8~32kg)。结果表明: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1000kg/667m2的高粱产量最低(285.51kg/667m2);施有机肥2000kg/667m2、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8kg/667m2的高粱产量最高(435.24kg/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kg/667m2、追尿素12~20kg的高粱产量达398.58~435.24kg。经品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分析,符合高粱卫生安全指标要求,说明施肥对高粱籽粒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豫北夏玉米穗期降水变化大、分布不均,旱、涝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笔者制定了一套夏玉米穗期管理技术供农户参考. 一、田间管理 (一)追施穗肥 玉米穗期,主施氮肥.攻秆肥于播种后20~30 d,每667 m2施纯氮4~5 kg,约折合尿素10 kg,占总追肥量的20%~30%,肥沃地块应晚施、少施或不施;攻穗肥在大喇叭口期,要重施,肥水猛攻,每667 m2施纯氮8~10 kg,约折合尿素18~20 kg,占总肥量的60%~70%.攻秆肥距玉米行8~10 cm,攻穗肥距玉米行15~20 cm,施后随即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