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根据苏南农业生态特点和特色产业需求,进行稻菜轮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筛选适宜的茬口搭配,集成与应用适宜于苏南稻区的水稻——青菜——西兰花安全高效生产模式,水旱轮作,提高复种指数,减轻病虫害发生,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机得到快速发展,农机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机手队伍,强化农机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各地高度重视农机手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方式,为农机化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公司+科研及推广单位+生产基地的无公害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模式、运行机制、开发成效、合作各方分配方式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增油素系上海景利欣农化有限公司采用高科技研制而成的油菜专用产品,能促进油菜生殖生长,提高其产量.为进一步了解该产品对直播油菜的增产作用,2001年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陵县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情况的介绍,论述了水稻联合收割机快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南陵县发展水稻联合收割机方面现有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稻虾生态种养对太湖区域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复合种养模式提供决策参考。选用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稻虾复合种养和宽窄行两种栽插密度处理,分析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特点。与常规大田栽培比较,稻虾种养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但茎蘖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降低;稻虾种养显著改善垩白性状,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升高,消减值降低;降低栽插密度能改善稻米品质;稻虾种养对品质的影响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种植模式与品种之间互作对稻米品质有显著影响。长期稻虾共作稻田宜选用适宜的优良食味品种,适量减施氮肥和减少栽插密度可以实现水稻安全稳产,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7.
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除做到适期早播、合理群体起点、合理用肥水平、增施磷钾肥等外,肥料科学运筹对提高植株抗倒能力,获取高产至关重要.为了解不同肥料运筹方法对直播稻苗情动态、群体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寻找适宜于直播稻栽培的肥料运筹技术,2001年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常熟陆富新型肥料研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其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于水稻分蘖期加施高效硅钾肥,能提高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并能明显缩短植株基部第一、二、三节间的长度,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施用高效硅钾肥3~10 kg/667 m2,水稻可增产1.6% ~6.8%,经济效益增加0.8%-4.0%.  相似文献   
9.
密度及肥料对机插水稻武运粳30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来常熟地区的常规粳稻主栽品种武运粳30号为试验材料,开展栽插密度及肥料运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水稻栽插1.6万穴,行距30 cm、株距14 cm,基本苗6.4万,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N 15%,P_2O_5 10%,K_2O 15%)30 kg、氯化钾(K_2O 62%)4 kg,分蘖肥分2次施用,每次施尿素(N 46%)6.0 kg,促花肥施复合肥(N 15%,P_2O_5 15%,K_2O 15%)20 kg、尿素10 kg,保花肥施尿素5 kg,全生育期肥料投入折纯为N 19.92 kg、P_2O_5 6.00 kg、K_2O 9.98 kg时,穗粒结构、理论产量及实产结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常熟市机插甬优1540不同产量典型田块的分析,得出机插甬优1540要充分发挥其大穗型的优势,以适量的群体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得到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以较高的结实率,来实现高产.总结了实现高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