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农业部批准,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立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国家级紫菜种质库"现已保存了以条斑紫菜为主的600多株(系)栽培种质或育种材料,仅2008、2009年2个生产年度,  相似文献   

2.
紫菜     
《海洋与渔业》2008,(5):31-31
【品系来源】自然野生或养殖性状良好的紫菜。上海水产大学利用自然的野生坛紫菜叶状体,通过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l生生殖等技术,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选育出性状稳定的优良坛紫菜新品系,如“申福1号”、“申福2号”等。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院内的“国家级紫菜种质库”,率先开展紫菜遗传学与育种学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紫菜种质保存与应用技术体系,有效改善了紫菜栽培生产种源混乱、种系品质低下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最近,江苏紫菜良种场技术路线和初步设计在江苏省南通市通过了专家评审。江苏省的条斑紫菜栽培业现已发展成为海水养殖的一大支柱产业,其栽培面积、产量和产业规模均占全国的95%以上。近年来,由于种源质量的退化以及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相对滞后等原因,紫菜栽培产量不稳定,原藻质量和产品下降等情况比较突出。江苏紫菜良种场的建立将能为全国沿海紫菜栽培业提供种质资源和成熟的种质技术,加快紫菜栽培全面良种化进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审结果表明:良种场采取的种质取集、种质选用、种质制备、种质保存、种质扩增培…  相似文献   

4.
条斑紫菜品系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并分析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中有关紫菜种质材料的原始数据和资料,调查研究了条斑紫菜不同品系的形态结构等生物学特性及环境适应性表现;通过对条斑紫菜不同品系经济性状的定量测评、丝状体生长发育特征的测评、品系产品生化成分的分析评价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条斑紫菜种质评价分析中的应用等研究,初步得到了条斑紫菜品系的评价方法;筛选...  相似文献   

5.
紫菜种质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紫菜种源质量入手,对紫菜种质的制备、保存、扩增、应用及评估进行了研究,并对紫菜良种种质在栽培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紫菜种质库(以下简称种质库)前身为江苏紫菜良种场,1995年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水产原(良)种鉴定委员会”上,被确定列入国家第二批水产原(良)种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410.67万元,1999年12月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2000年1月农业部批准江苏紫菜良种场为国家  相似文献   

7.
坛紫菜种质材料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2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对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44个坛紫菜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分析,共检测到了81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介于2~6个之间,平均为4.05个,引物的PIC值介于0.15~0.79之间,平均为0.57。然后根据3对引物(Phes08,Phes03和PC13)扩增出的16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44个坛紫菜种质材料的指纹图谱库,使得每一种质材料均具有其特异的DNA指纹图谱。并根据指纹图谱中各扩增位点条带的有无,将指纹图谱转化成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开发了相应的数码指纹识别软件,为坛紫菜种质的自动化鉴定及坛紫菜种质资源库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条斑紫菜栽培业是江苏省海水增养殖的支柱产业。目前,省内栽培区紫菜的种质性状退化和品种混乱现象日趋严重,不仅影响了产业的经济效益,还给加工、贸易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解决条斑紫菜的种质问题显得十分迫切。条斑紫菜种质污染的发生,会干扰良种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是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项目前期工作,其他海区分库和淡水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也于近期启动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我国仍没有种质库尤其是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设计、建设标准,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程。文章系统概述了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保存现状、特点和功能,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设计原则、指标要求,以及在设计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以期对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标志着我国渔业生物资源保存体系启动建设。该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世界先进水平的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预计2020年投入启用。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将重点实现收集与保藏、产业与生态服务、种质保存技术研发、交流与  相似文献   

11.
同工酶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反映了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信息。利用同工酶分析技术不仅能区分紫菜叶状体的不同同工酶特征,而且能表现微型孢子体(丝状体)同工酶特征,利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系的紫菜丝状体的同工酶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紫菜种质鉴定、遗传图谱的构建、寻找紫菜遗传多样性中心地区、筛选优良品种、进行种质改良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渔业动态     
<正> 国家级江苏紫菜良种 场建设项目通过评审 在大型海藻栽培中,紫菜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年产紫菜1.3万t,排名世界第二,主要栽培品种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其中条斑紫菜3000t,而它的年产值占紫菜总产值的50%以上。 紫菜独特的繁殖和生长习性显示,紫菜虽有大量配子发生,但仍具有高度自交或近交的倾向,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无意的或习惯性的生产操作,可迅速使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丧失,二三年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紫菜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亚娟  史志伟 《水利渔业》2005,25(4):114-115
连云港紫菜养殖业的现状为年放养紫菜2800hm^2、产值5000万元左右,有近2000人以此为生。前紫菜养殖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核电站热废水排放、碱厂等沿海工业企业的污染、内外销售渠道不畅、菜种质控制不严、紫菜品质下降等,严重制约着紫菜养殖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为建设连云紫菜保种与种质库,成立行业协会,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广应用HACCP管理体系,实现无公害化紫菜生目紫港产  相似文献   

14.
苍南县条斑紫菜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紫菜生物学特点,探索引进条斑紫菜在浙闽沿海进行紫菜两茬栽培已有过多年的努力。本文报道2006—2007年从江苏启东引进条斑紫菜在苍南县栽培试验结果:条斑紫菜适宜生长期在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快速生长期约60d,水温在12℃以下,亩产鲜菜318kg,达到原产地江苏启东中产水平;国家紫菜种质库90A004和苍南本地种可作为今后适养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为建立优良的黄盖鲽活体种质资源库,本团队开展了黄盖鲽活体种质资源保存方法、活体种质库管理技术路线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采用室外围堰保种池和室内养殖池接力的方式,低碳高效,创新了活体种质资源保存方式,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老江河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长江自然截弯后,成为长江故道,1958年人工封口后建立国营监利县老江河渔场。199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0)农(渔)函字第150号《关于建立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设计任务书的批复》建立种质库。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运转,老江河种质库基本建设、水源环境、原种质量、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均符合国家水产原种场资格验收要求,于1999年10月通过省级验收,2000年8月通过国家级验收。目前老江河种质库已经成为国家级水产原种生产的正式成员单…  相似文献   

17.
正恰逢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日前在青岛召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研究员汤高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等有关领导,国家海洋和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成员单位代表7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海洋、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从资源收集保存、科技资源汇交、专题服务开展、科普文化宣传等方面详细总结了资源库2020年工作,并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介绍,资源库各参加单位就承担的重点任务展开汇报。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月5日,长岛县科技局组织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展的"条斑紫菜栽培模式研究与新种质创制"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省长岛县科技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与长岛县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通过对条斑紫菜栽培规模、产量、品质的  相似文献   

19.
条斑紫菜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作为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较高的海藻,它具有食品、药用、保健等多种功能。条斑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适宜栽培海区的局限性与栽培技术的特殊性,而江苏省海安县条斑紫菜栽培海区面积近3万亩,全县11家紫菜企业年产一次性条斑干紫菜近10万箱,条味紫菜6万箱,条斑紫菜的育苗、栽培、加工是该县水产业的支柱产业。本项目通过研究条斑紫菜半浮动筏式栽培中的海区选择、栽培设施、苗网培育、病害防治、成菜栽培管理和成菜采收等技术关键, 1700公顷栽培海区3年平均单产9950kg/公顷,单产高于同类海区20%以上。一、栽培海区的选择栽培海区应选择离岸较远的近海辐射沙洲,  相似文献   

20.
ISSR标记在坛紫菜不同色泽丝状体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谢潮添  陈昌生 《水产学报》2007,31(1):105-111
ISSR标记在坛紫菜不同色泽丝状体种质鉴定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ISSR markers in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color’s Porphyra haitanensis filament strains[刊,中]/谢潮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纪德华,陈昌生,徐燕,张元//水产学报,—2007,31(1).-105~111 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不同色泽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品系(分别为桔黄色,褐绿色,棕红色和紫色)及1个野生型对照丝状体品系(褐红色)进行了遗传分析,共筛选出11条引物,PCR反应得到了129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88.4%,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369,期望杂合度为0.360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265;根据Nei方法计算了这5个坛紫菜丝状体品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发现4个不同色泽丝状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727,它们同野生型对照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564,同时应用UPMGA法对它们进行了聚类分析。最后应用引物812扩增的4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这5个不同坛紫菜丝状体的DNA指纹图谱,使每一品系都具有独特的DNA指纹,并将其转化成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坛紫菜丝状体的种质鉴定中。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作为坛紫菜丝状体种质鉴定的有效技术手段,提供快捷、准确的鉴定结果。图3表5参24 关键词:坛紫菜; ISSR标记; 遗传分析; 种质鉴定 E-mail: cschen@jmu.edu.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