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条件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出发,对照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当前实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探讨了欠发达地区现阶段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部分地域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已具备,可适时推进;部分地域条件还不成熟,应创造条件暂缓推进;规模服务型、大户经营型、股份合作型是当前欠发达地区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宜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证研究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同时对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阻碍因素,为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基于江西省665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首先采用C-D生产函数构建生产利润模型,从水稻产出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测评农地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其次通过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江西省水稻种植的适度规模在2.67~5.33 hm~2这一区间内,且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农业资产现值、户主是否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初始农地面积、土地流转信息是否公开透明以及是否有土地调整经历等变量均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户主身份和老龄化率对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业用具补贴,并应在土地流转信息公开化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推进水稻种植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农地规模经营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之争为出发点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分析,并从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政府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点,多方面共同发展,开展农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4.
世界小农制国家在推进农地流转中,注重完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样的农地流转形式,鼓励规模经营,为中国农地流转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中国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宜春市袁州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春市袁州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土地规模经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度"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研究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数学模型,并对研究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行了测算,其结果对其他欠发达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农户的视角对河北省农地流转情况的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为加快农地合理、有序、规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农地小规模经营的弊端,研究了影响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推动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积极引导农民精英回流农村,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民融资渠道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当前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农地均分加剧了农地细碎化程度,影响了农户土地规模经营,降低了农地利用率。为此,培育农地流转市场,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农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阜平县属全山区县,农地细碎化、分散化程度较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地资源浪费严重,而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基于对阜平县13个乡镇的农户调查问卷,简要了解了阜平县农户的农地经营现状,分析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影响阜平县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主要为农地细碎化严重、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风险规避措施不够、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等。为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推进阜平县农业发展,需要从农户自身及政府2方面入手,既要提高农户科技文化及风险防范意识,又要督促政府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农地流转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地流转,优化土地要素在不同经营主体间的配置,有利于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在阐述中国农地流转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制约农地流转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国农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谢文雄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206-210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导向,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视角来拟合C-D生产函数,测度重庆市(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比较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地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地区差异,并基于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现状,探索其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的适宜路径,为重庆市制定差别化的农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由于资源禀赋、经营主体特征、经营模式、农地流转等因素的差异影响,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的劳均适宜经营规模分别为1.82、1.06和1.15 hm2,与劳均现状经营规模(0.154、0.159和0.147 hm2)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的户均适宜经营规模分别为5.46、3.17、3.45 hm2,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区域差异较大.根据重庆农地规模经营现状特点,提出应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及经营规模的确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促进农地流转与农地规模化经营;加快探索与总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4个方面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非农产业发达地区弃耕现象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性、特点和条件,探讨了农地制度改革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将规模经营与地理空间特征结合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江苏省睢宁县是土地整治和农地流转的热点区域,选择睢宁县姚集镇为对象,从自然质量、空间形态、区位条件3方面对镇域内6 947个耕地图斑的规模经营适宜性开展评价,结合GIS软件对适宜性空间格局进行热点分析,依据耕地空间集聚的置信水平对规模经营适宜性精确分区。结果表明:镇域内耕地可划分为重点优势区、普通保留区、低效调控区。重点优势区可大力开展规模经营,普通保留区应实施土地整治、适度挖掘规模经营潜力,低效调控区应严格控制规模经营。研究结果客观反映了区域内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适宜性水平,可为政府部门开展农村生产空间规划、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情况的调研发现,信阳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偏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备是制约信阳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定性方面探讨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 由此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方面计算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不同障碍因素的权重, 通过排序得出不同障碍因素对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阻碍强度, 并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障碍因素图, 以期为推进全市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照.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发展方向,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既能克服耕地细碎化,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为研究区,在详细分析176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Eviews 10、C-D生产函数和农户收入最大化模型,定量测算农户适度经营规模范围。结果表明,C-D生产函数模拟模型的线性回归系数为0.96,拟合系数为0.93,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劳动力产出弹性(α)、固定资本产出弹性(β_1)、流动资本产出弹性(β_2)和土地产出弹性(γ)的估计值分别为0.6198、0.1335、0.2699、0.8342;再结合统计数据借助农户收入最大化模型测算得到2016年潜江市户均和劳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分别为3.79~4.43、1.77~2.06 hm~2;对比验证表明测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模式、科学把握规模经营度,发挥农地规模效率和优势等加强潜江市农地流转、提高农地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5,(9)
<正>最近,财政部下发《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其主要内容摘编如下。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略)。(2)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试点探索;正确引导,农地农用;发挥优势,综合开发;创新驱动、注重实效。2.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3)集中连片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定性方面探讨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由此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方面计算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不同障碍因素的权重,通过排序得出不同障碍因素对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阻碍强度,并构建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障碍因素图,以期为推进全市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照.  相似文献   

19.
厦门特区农地制度变迁开始进入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旨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它的核心环节是营造具有厦门特色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制度和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它的主体角色是农民、农业企业家与特区政府;从制度变迁理论与厦门特点看,农业企业家与特区政府的作用尤重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农地制度最终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基础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均田承包制的局限性,要在稳定现存农地使用制度的大前提下,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适度推进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