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叶》2011年第5期《浅谈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张正竹、夏涛、方世辉、宛晓春),笔者阅后深感启发,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不仅仅是一项加工工艺的标准化,更重要的是提高名优绿茶的品质,关系名优绿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及产业稳定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名优绿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茶产业复兴和名茶创制开发浪潮出现的新名词,含义非常明确,区别于炒青、珠茶等大宗绿茶产品,名优绿茶是采用高档原料加工出的优质绿茶,且具有个性化名称和品质特征,并在特定地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优绿茶产品,已经以占总产量38.98%的份额创造了总产值74.6%的效益。名优绿茶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名优绿茶是我国茶类的主体,为我国独有,主要供应内销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大批适合我国行业需求的茶叶加工机械,获得各类茶叶加工机械专利130多项,初步形成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系列化。此外,绿茶加工清洁化和连续化受到行业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加工技术体系和配套设备,开发出了炒青绿茶和黄山毛  相似文献   

3.
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名优绿茶不绿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加工技术,确保名优绿茶色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第十届"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金奖产品"仙山八骏牌"天山绿茶加工工艺为基础,总结了以无性种梅占品种为原料加工特种名优绿茶的技术流程以及需要改进的技术措施,提供给生产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茶叶行业中存在机采鲜叶加工难的问题,分别从鲜叶分级分类加工和在制品分级分类加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次提出提档加工、分级加工和组合加工3种机采鲜叶加工模式;并结合名优绿茶的特性和茶叶机械的特点,以机采鲜叶为原料,创制出4种不同外形的典型名优绿茶配套生产工艺及参数。  相似文献   

6.
名优绿茶集保健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是中国的特色产品。近几年来 ,出口量和国内消费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 2 0 %~ 30 % [1 ] 。名优绿茶是各茶业企业创品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 ,发达国家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在2 kg以上 ,而我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0 .3kg,并且名优绿茶消费占到 30 %~4 0 % [2 ] 。因此 ,名优绿茶在国内市场仍有着巨大的空间。为了提高名优绿茶的天然品质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名优绿茶产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鲜叶原料、加工技术、保持技术三方面对发…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广名优绿茶机制促进我省茶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名优绿茶机制是发展名优绿茶的必然趋势,我省名优绿茶机制水平 低,建议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名优绿茶机制。  相似文献   

8.
天顺曲毫绿茶的制作工艺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螺春是我国名优绿茶之一,尤以江苏吴县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最闻名。其外形纤细,卷曲如螺,风格独特迥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掀起明前名优绿茶开发热潮。利用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江苏传统碧螺春绿茶加工工艺并在加工制作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曲毫绿茶,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近年,尤溪县大面积推广栽培福云6号品种,目前全县拥有近7万多亩茶园,生产的明前绿茶、毛尖、毛峰等已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行业中存在的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难题,分别从名优绿茶机采适期、名优绿茶机采设备选型、机采操作技术,以及其他机采辅助技术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名优绿茶的机械化采摘技术,以期为名优绿茶机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我国机械化采茶研究与发展历程,总结了近30年来出口大宗绿茶机械化采摘的主要成效及当前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示范推广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机械化采摘对实现我国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从规范茶园种植与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精制机械与初精制结合、科学定位产品质量与创新品质评价体系、促进种植加工专业分工与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协调推进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