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消费者日常饮茶习惯,为人们科学健康地饮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青岛市为调查地域,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消费者的饮茶习惯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费者日常泡茶器具主要以玻璃杯和瓷壶为主;泡茶水质以山泉水和纯净水居多;茶叶在壶中开水浸泡后再倒入茶碗饮用的人数占66%,茶叶直接放入茶杯中边浸泡边喝的人数占28%;喝茶时间主要选择在下午,一般在饭后饮茶;在对喝茶环境的选择上,主要以朋友一起喝茶的人数居多;消费者对茶叶的风味和香气关注度较高,认为茶叶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化腻。[结论]消费者在饮茶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对茶叶的保健功效认识不足,应该提倡科学健康的饮茶观念。  相似文献   

2.
自古皇君多嗜茶福建省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在我国历史上,饮茶养生保健最早成为“万岁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茶的朝贡培养出不少帝王对茶的嗜好。相传汉高祖时,赵伦被封为南越王。他十分喜欢喝茶,而且他喝茶有个怪癣,不喜欢在王宫里饮,每天早晨要带...  相似文献   

3.
中亚五国都是饮茶国家,因其共同的地理区域和类似的历史经历,形成了一个比较共同的政治文化区域,因而也造就了中亚共同的茶文化。在中亚地区,茶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民族饮料,因此这一地区茶叶消费量巨大。但中亚五国基本不产茶叶,只有哈萨克斯坦自产少量茶叶,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中亚地区茶叶主要依靠进口。中亚各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茶,不仅每天喝茶,甚至每顿饭都要喝茶。茶是中亚居民交际的重要媒介,以茶会友,以茶交友,喝茶聚会是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武回忆 《农业考古》2006,3(5):220-225
我国是一个茶的国度,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这个万紫千红的茶苑文化中,回族茶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回族人饮茶、赏茶、喝茶、卖茶,开发茶产品等等,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本文以西北回族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了回族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饮茶七注意     
《云南农业》2005,(2):37-37
茶是大家熟悉的饮品,饮茶还有专门的茶道,讲的是茶礼、茶艺、茶文化。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喝茶需要注意的事情还真不少,如果饮用不当也会影响您的身体健康。患有便秘的人不宜饮茶因为茶叶的多酚类物质对肠胃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因此便秘患者若饮茶会加重便秘。患有神经衰弱或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茶     
有一文艺单位,想在上海开爿艺术茶馆,取名“鲁迅茶馆。”。上海的“鲁迅茶馆可与北京的“老舍茶馆”齐名。一来,鲁迅、老舍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二来,上海是鲁迅长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可说是鲁迅的“第二故乡”),三来鲁迅生前十分爱喝茶。他一边品茗,一边构思佳作,在他的日记中,就有买茶、赠茶及外出饮茶的记载。鲁迅对品茗有一论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  相似文献   

7.
林蔚文 《农业考古》2002,(2):129-134
福建种茶、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光阴了。从现有的古籍文献记载看 ,唐宋时期福州的方山和闽北的武夷山即已名闻中外。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已经分别提到福州的方山之茶和建州的武夷之茶 ,称之为“其味极佳”。宋代在建州北苑建立御茶园 ,其茶列为贡品 ,于是武夷之茶名声大振于天下 ,上至宋徽宗 ,下至一些文人墨客 ,无不对其称赞有加。如苏东坡喝武夷茶后有“两腋清风起 ,我欲上蓬莱”之吟 ,范仲淹则以“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自古载”的诗句赞誉武夷茶为仙品。此外 ,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  相似文献   

8.
正养生茶,是以茶为主要原料,根据时令或体质等,配合不同食材或药材制作的茶饮品,以饮茶的方式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养生茶因其方便、易做,深得各个年龄段的养生爱好者喜欢。但是,这些用食材或药材泡制的养生茶有着不同的功效和偏性。所以,喝前一定要辨证,喝茶要讲究体质和方法,只有喝对了,养生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方寿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在寿学研究中,我有这么一个选题.研究的关键词是饮茶益寿,喝茶喝出不少百岁寿星. 一 中国古代,寿至期颐者大都善于饮茶,此说在古书和媒体中多有记载与报道."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国公."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氏(公元前3220-3079年),是中华民族的农业之祖,医药之祖,也是茶叶之祖,享寿141岁,可见饮茶益寿,上古皆有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饮茶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保健养生。然而喝茶虽然有益身心,如果不注意细节和习惯,却可能适得其反,保健不成反伤身。众所周知,茶杯、茶壶等茶具容易积淀茶垢,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不爱清理,喝完茶大多是随手冲一冲就作罢。更有不少人认为茶垢多反而能增添茶香,茶具有较厚的茶垢  相似文献   

11.
余炳贤 《农业考古》2002,(2):193-193
吴头楚尾的大冶市 ,百里黄金地 ,无处不是宝 ,矿藏丰富 ,品种多样 ,质品优良 ,自古至今 ,矿业十分发达 ,本地和外乡来采矿、冶炼的工人、技师及其家属分布各矿山炼场 ,为方便行人 ,地方绅士出资修建了不少凉亭茶亭 ,赐茶卖茶。大冶是丘陵地区 ,西部、南部有许多海拔 30 0米以上的高山 ,这些丘陵地表和高山云雾中都种了茶 ,尤以大茗山、太婆尖 ,南山出产的桃花茶、云雾茶 ,东尖银毫等闻名于世。大冶是茶区 ,更是矿区 ,茶亭茶村遍布 ,茶与矿冶结缘 ,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矿工、工匠喝茶饮茶多在茶亭凉亭 ,经济方便 ,大冶的茶打上了青铜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修水茶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格非 《农业考古》2000,(4):101-102
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江西省修水县,群山起伏,终年云凝雾绕,享誉全球的宁红茶就产于这里。这片原始古朴、悠远厚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旷世佳茗宁红茶,更以她特有的风情滋润浇灌了仪态万方的修水茶俗,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泱泱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修水人喜欢饮茶,每逢客到,无论亲疏、远近,相识或不相识,必先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家乡茶。敬奉香茗成为修水人热情好客的最直接最朴素的体现,“坐下宕、戏下宕、吃碗茶宕”(即坐一下、玩一下、喝碗茶的意思),这里的人与外界打交道,先不谈别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句圆润温软的吴楚细语,道尽淳…  相似文献   

13.
拥有 6 0 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南京 ,人们喝茶很普遍。这一带饮茶之风历史悠久 ,如三国时吴主孙皓就经常在宫中举行宴会 ,大臣韦曜因不胜酒力 ,孙皓就密赐茶水以代酒。如今 ,位处交通要地的南京更是茶叶消费的大市场。苏南各县尤其是南京各郊县均产茶 ,它们在南京茶叶市场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安徽、浙江茶也以该地为重要销场 ,在下关码头建有茶叶批发市场 ,更是茶的天下。然而南京人习惯喝绿茶 ,红茶消费量不大 ,喝乌龙茶的人更是廖廖无几。与此相适应 ,茶馆经营无不把绿茶放到重要位置 ,其它茶只起陪衬作用。在众多茶馆中 ,惟有位于洪武路 2…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农业考古》2006,(5):49-53
茶从日常生活的饮品,到成为“一日不可无此君”的精神享受,与古代文人直接参与茶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茶文化形成过程中,由于他们对茶情有独钟,用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追求,对茶和饮茶过程进行艺术化打磨,使茶和饮茶习惯,从单纯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层面,提升到茶德,茶道  相似文献   

15.
品茗赏联味亦奇江西省遂川县刘志桂江西省遂川县自古出好茶,北宋文豪苏东坡曾在遂川“茶烹石鼎”,一杯玉露给这位旅途过客极大的快慰。遂川人好喝茶,日常生活中以茶遣兴,以茶会友,有极讲究的茶礼。遂川县的每个圩场都有许多茶店,有的平淡朴实;有的是带骑楼的旧茶铺...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传承自古老中原文化,闽南茶道受儒、道、佛诸家文化影响更为深刻。九日山"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年"石刻的"莲花"二字自古是佛教的象征,说明早在东晋时就体现了"禅茶一体"的文化内涵。台湾人的饮茶习惯是随大陆移民的迁入而带入的。因迁入台湾的移民大部分来自闽南,因此,他们的饮茶习惯和闽南人一样,喜欢冲饮壶茶,并十分讲究冲泡的方法。泡饮功夫茶除了讲究用水(泉水)及茶(乌龙茶)之外,还需要一套雅致、小巧的专门茶具。台湾基本承袭了闽南传统饮茶习俗。闽南茶道的入台传播,对台湾同胞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极大且持久。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代末我曾在江南水乡的浙江海宁硖石教书。硖石水陆交通方便,是丝、米、布、茶四大市场之一,被誉称为杭、嘉、湖三角州的鱼米之乡。商贾云集,贸易兴隆,尤其是茶馆,在这个富有古镇风貌的江南集镇上,就有130多家茶馆店,遍布于集镇的大街小巷码头。茶馆生意特别好,门庭若市,孵茶馆已成了当地民俗习惯。住在离集镇较远村庄的农民,天不亮,有的赶路,有的摇着小船到镇上来吃早茶,泡壶茶,喝着听听新闻,或者会会亲友,或者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一边喝茶,一边听着小街上传来卖唱姑娘在愁缠绵的三六琴声和唱曲声,等到太阳出来,才…  相似文献   

18.
邬梦兆 《农业考古》2004,(2):235-235
古往今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的认知程度和精神文明素质、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广州地区对于喝茶先后有过四种说法,即“饮茶”说、“斗茶”说、“品茶”说和当今流行的“叹茶”说。这四种说法,对喝茶的作用、功效、意境、感受都有不同的诠释。现试以小词四首予以解读之,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9.
毛里塔尼亚饮茶习俗江西省委组织部舒惠国等毛里塔尼亚,是一个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全国领土有90%以上是沙漠地带,因此素有"沙漠之国"称号。干旱酷热的沙漠气候,及其以牛羊肉为主食的生活习惯,使毛里塔尼亚人民对茶叶有特别的爱好。他们都喜欢喝茶,而且要喝好茶。...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笔者曾有幸去广州一趟,除感到城市的喧闹与繁荣外,耳闻目睹,使我感到印象最深的便是广州人的饮茶,其热乎劲我看是超过成都人;相比之下,我们身在茶乡的安徽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广东人对茶可谓情有独钟,饮早茶、午茶、夜茶,外地的朋友戏称广东人是泡在茶里的。熟人见面多以“饮茶未(没有)?”互致问候,或以“得闲(有空)饮茶再倾(谈)”而结束谈话。得闲去饮茶?其实,广东人闲与不闲都爱饮茶。茶,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饮茶是生活上的一大享受,是文化艺术的品赏。如今,饮茶流行于世,茶叶已成为消费最多、流行最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