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beetle Atemeles publicollis orients to the odor of its host ants by positive anemotaxis and osmoclinotaxis. The chemical response changes with age of the beetles. After hatching they are attracted by Myrmica odors, and, after hibernating, by Formica odors.  相似文献   

2.
利用双选择试验 ,研究岛弯尾姬蜂的寄主选择行为。结果表明 :新手寄生蜂的寄主搜索并不活跃。接触植株的虫害伤口能有效激活该寄生蜂的寄主搜索行为和效率 ,但对仅接触隔离于植株的寄主和机械损伤的植株作用不大。具有效经历的岛弯尾姬蜂明显趋向粉纹夜蛾或小菜蛾为害的植株 ,但仍不能分辨带有小菜蛾幼虫排泄物的苞菜、受机械伤害和甘蓝跳甲为害的植株。并对该蜂寄主搜索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树天牛灾害控制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策略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该文简要评述了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及现有主要控制措施.指出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生态性原因,树种选择、配置和栽植利用方式不当是主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杨树天牛灾害的控制需综合考虑寄主树种、天牛、天敌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原寄主枝条挥发物趋向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4种不同寄主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对原寄主气味和复叶槭气味的趋向差异不大。这表明在没有嗜好寄主气味的前提下光肩星天牛可以识别原来寄主气味,但是如果有嗜好树种气味存在,光肩星天牛就不趋向原来寄主树种的气味。   相似文献   

5.
寄主植物对椰心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观察研究了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取食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取食不同棕榈科植物的椰心叶甲各龄幼虫发育历期有明显差异。幼虫历期以取食椰子的较长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的,3种植物上的蛹历期均在6d左右,完成一代所需时间在椰子上约需63d,大王椰子和散尾葵上为55d左右。单头雌虫产卵量以椰子上较高,为150粒,大王椰子和散尾葵上较低,分别为119和114粒。幼虫取食不同寄主发育为成虫,雌雄比均接近2:1.在供试植物上椰心叶甲各虫态存活率均较高,在椰子、散尾葵、大王椰子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85.2、50.6、36.5。  相似文献   

6.
花绒穴甲的分类地位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花绒穴甲是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原隶属坚甲科,现置于穴甲科,其学名修订为 Dastarcus helophoroides,国内长期使用的是D.longulus,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穴甲科分类,生物学,形态学及寄生对象等的研究情况,并就其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红缘天牛对5种枣树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缘天牛是危害阔叶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为了明确哪一品种枣树的活性部位对红缘天牛有引诱作用。以木枣、狗头枣、赞皇枣、壶瓶枣和骏枣的枣叶、枣枝和枣花为实验材料,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红缘天牛对5种枣树不同部位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以空气为对照的条件下,红缘天牛雌雄成虫对木枣枣叶的挥发性气味趋向率分别达到70.00%和69.23%,木枣的枣叶对红缘天牛有引诱作用(P<0.05)。红缘天牛雌、雄成虫对狗头枣枣枝挥发性气味反应最强,趋向率分别达到77.42%和73.68%,狗头枣枣枝对红缘天牛有很强的引诱作用(P<0.01);此外木枣枣枝对红缘天牛雌虫也具有引诱作用(P<0.05)。所有枣树品种的枣花挥发物对红缘天牛既无引诱作用也无忌避作用(P>0.05)。木枣挥发物对红缘天牛成虫具有较好的引诱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寄主植物气体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寄主选择的影响机制,分别对健康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苦楝Melia azedarach,意大利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 ‘I-214’枝条挥发物进行成分分析。室内"Y"型嗅觉实验结果显示:5种树种对天牛引诱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5种树种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P<0.05),苦楝和垂柳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柳树、杨树、苦楝气体挥发物中共同含有乙酸丁酯、壬醛、莰烯、α-蒎烯,木麻黄与白蜡中发现2,4-二叔丁基苯酚、1,3-二乙基苯乙酮及樟脑。推测光肩星天牛对5种树种的选择差异可能与萜烯类化合物种类,烷烃、醇类、酮类的相对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简要报道了吉林地区 2 0 0 1年和 2 0 0 4年柳十八斑叶甲和柳二十斑叶甲发生的特点、危害时期、寄主范围及危害症状 ,并简单分析了这些害虫发生的原因和下一年的发生预测情况 ,介绍了这些害虫的常用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The myrmecophilus beetle Myrmecaphodius excavaticollis (Blanchard) was found to have species-specific cuticular hydrocarbons acquired-from one of its hosts, the ant Solenopsis richteri Forel. Removal from its ant host resulted in loss of the host hydrocarbons, leaving a cuticular pattern innate to the beetle. When beetles were transferred to colonies of three other Solenopsis species, they acquired the specific hydrocarb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 new hosts. This passive integration mechanism is coupled with the beetle's armored exterior to enable it to cope with multiple aggressive hosts.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寄主植物、小蠹、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化学生态学研究。重点阐述了三方面:①信息化合物的来源及基本特性;②信息化合物在小蠹选择寄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③信息化合物对天敌选择寄主行为的影响。④对寄主植物、小蠹和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全面了解,将为小蠹的综合治理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咖啡黑长蠹(Apate monachus Fabricius)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林木果树、木材等。对该虫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及经济重要性、生物学尧生态学、传播方式、防治技术等进行综述,分析了该虫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和风险性,为该虫的鉴定尧检疫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叶螨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综合防治棉叶螨.[方法]将土耳其斯坦叶螨对新疆棉花主栽品种(系)的寄主选择性进行评价.[结果]土耳其斯坦叶螨对棉花18个不同品种(系)寄主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新海21号选择性最弱;对297-5、81-3等的选择性较强.在此基础上筛选出6个供试品种进行形态学、生化特性测定.[结论]叶片茸毛,可溶性糖含量与叶螨选择寄主无显著相关性;叶片蜡质、棉酚、黄酮含量越高,土耳其斯坦叶螨对其选择性越弱;单宁含量高,叶螨对该品种选择性越强;品种叶绿素含量越高,受螨害就越轻.  相似文献   

16.
The staphylinid beetle Trichopsenius frosti Seevers has the same cuticular hydrocarbons as those of its host termite Reticulitermes flavipes (Kollar) and it biosynthesizes them. These cuticular hydrocarbons probably serve as the primary mechanism by which Trichopsenius frosti integrates itself into the termite colony.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传播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立群  巨云为  赵博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8-5800,5867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主要靠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传播,并通过天牛造成的伤口侵入松树,因此,掌握松材线虫的传播机制,有助于了解线虫病的发生机理和发生规律。综述了松材线虫与其媒介昆虫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是破坏性最大的一种钻蛀性甲虫之一,该虫食性杂,寄主广,破坏性大,是现代竹、木、藤质装饰的重要害虫。本文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双钩异翅长蠹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非常直观的定量地获得了双钩异翅长蠹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65(非常接近于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可为双钩异翅长蠹的检疫及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对不同柳树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光肩星天牛对不同柳树的选择性,为杂交筛选抗虫性强的柳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的柳树受光肩星天牛危害情况的调查及田间网室接虫试验,对光肩星天牛对不同寄主柳树品种(系)的选择危害情况进行了排序。[结果]在立地条件、树木年龄和树木生长状况比较一致的条件下,不同柳树品种(系)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绦柳、旱柳、垂柳、馒头柳。网室接成虫试验结果与该树种在自然界的感虫情况相接近,树木对害虫的抗性,最终将反映在越冬幼虫存活数上,越冬后的幼虫将给树体带来最大的危害。根据越冬幼虫存活数,参考产卵刻槽数和孵化幼虫数3项指标综合分析,6个柳树品种(系)对光肩星天牛抗虫序列为:垂柳、馒头柳>金丝垂柳、南京柳>速生柳、旱柳。[结论]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对旱柳、速生柳选择危害最重,而垂柳、馒头柳较轻。  相似文献   

20.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的侵染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和Holling功能反应模型对斯氏线虫与黄条跳甲三龄幼虫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在48h内,每百条线虫可感染1.4头寄主,线虫间干扰作用为0.2738;每2500条线虫对寄主的瞬时发现率为0.5,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最多可感染72头寄主。线虫对不同龄期的黄曲条跳甲幼虫感染,结果表明,随寄主龄期的增加而感染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