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台湾自1973年开始推动农业机械化,迄今就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而言,在水旱田整地、水稻插秧及收获方面均已高达98%以上,杂粮机械乾燥90%,主要杂粮作物机械播种95%以上,机械收获90%,每公顷耕地平均马力数为3.0马力以上,另园艺作物之种植、栽培管理、收获及收获後处理及畜牧机械亦有多项作业逐步机械化。因此台湾农业机械专家即利用机电技术致力于除农业田间机械外的其它方面之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1、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农业机械应用领域的拓展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科研创新能力比较滞后。生产能力仍然不强.农业机械与农艺措施依然存在难以衔接的问题;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发展较快.但农机装备结构依然不尽合理;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收割机械等田间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发展较快.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花生生产中的全程联合机械化作业模式与现阶段许多地区采用的机械化与人工配合作业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分析计算出两者在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方面的成本投入,探索全程联合机械化作业模式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人参是吉林省最具特色、最重要的地方经济作物.人参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关键设备的研究对发展吉林省人参标准化、规范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吉林省人参田间作业机械化设备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人参田间作业过程中旋耕作床、催芽播种、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韩国在人参田间作业设备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吉林省人参田间作业从耕整地、播种、移栽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设备方案.  相似文献   

5.
田间标准化作业是在大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发展和形成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一种先进方法。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合理组织,利用标准的农机具,正确实施田间各项作业,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高效、低耗、适时优质的作业特点,以适应和预防不利因素,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夺取高  相似文献   

6.
1 2001年垦区农机化工作的回顾 2001年是垦区实施农机化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新世纪的开局和起步之年.2001年与2000年相比,旱田田间五大作业综合机械化率仍保持95%;水田田间六大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66%,提高6个百分点;旱田和水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4.5%,提高了2百分点.粮豆总产达 85.9亿kg,获单产历史最高、总产历史第三.  相似文献   

7.
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苜蓿主产区,但机械化收割起步较晚。为了规范山区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收割,特制定该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收割的作业条件、农艺要求、收割机的选择、作业方法、收割质量标准、作业前的准备、田间作业操作、收割机日常保养和封存保养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8.
玉米全程机械化是指玉米田间生产各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不但能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发挥良种、水肥等生产要素增产作用,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将有利于玉米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进而大幅度提高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概括了邢台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特点,并对玉米全程机械化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对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十一五"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1.1农机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率进一步提高 截止到2010年底,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远高于黑龙江省88%左右和全国52%的平均水平,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旱田达到97%,水田达到95.8%,尤其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了很大突破,2010年比2005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3年茶园生产作业机械性能试验、生产考核和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地或缓坡茶园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是可行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实行茶园生产机械化作业,能满足茶叶生产过程的农艺要求,提高工效、节省劳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作者提出了500亩平地或缓坡茶园机械化生产机具的配套方案,分析了其综合效益并总结了机械化生产茶园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系统动力学(System atic Dynamics 简称SD)的方法和原理,在多次野外实调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于田县土地系统的分析、函数建立、程序编写等过程建立了于田县土地利用系统动态SD仿真模型,对模型反复调试、检验,通过历史数据检验模型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以2002年为基准年,对于田县未来2002~203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于田县未来7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交通用地、建设用地呈增加态势,其它用地呈减少趋势.研究模拟结果对当地政府在制定未来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具有参考意义,同时在制定人口、GDP、农业技术进步等增长指标时要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优化于田县各类土地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2.
姜庆  王芳  李栋梁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79-10681
采用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广元市的森林资源状况、林改现状、林改取得的绩效以及林改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和分析.研究显示,广元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了良好的成效.林改后,农民的林业收入和总收入逐年提高;营林面积大幅度提升,森林资源稳步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同时针对林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A severe incongruity has long existed between the well-known complexity of ancient Maya civilization and the relatively feeble economic base that could be reconstructed for it. Recent fieldwork has ihdicated that much more intensive cultivation patterns were used than was previously thought. Data from the use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 aerial surveys of the southern Maya lowlands suggest that large areas were drained by ancient canals that may have been used for intensive cultivation. Ground checks in several limited areas hav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canals, and excavations and ground surveys have provided valuable comparative information. Taken together, the new data suggest that Late Class period Maya civilization was firmly grounded in large-scale and intensive cultivation of swampy zones.  相似文献   

14.
高永龙 《农学学报》2012,2(1):39-42
近几年,北京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征地拆迁量很大。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北京市征地拆迁树木、苗木补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村民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很难转变,对征地拆迁工作不支持;树木、苗木种类复杂,价格评估时容易产生争议;相关管理措施不完善、技术文件缺乏。笔者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结合拆迁补偿的共性和树木、苗木补偿的特性,提出转变村民传统观念、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的联动执法机制、建立公开公正的操作机制以及适于北京市的科学评估体系等对策及建议。希望有益于解决争议、保护被拆迁人利益,促进工程推进,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干旱遥感监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几种干旱遥感信息模型,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连续获取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多分辨率(光谱和空间)、周期性以及信息丰富等特点,能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定量分析,大幅度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对地观测技术和信息获取手段。  相似文献   

16.
For the past decade, supermarket chains have been positioned as the pre-eminent actor in global and national food systems. Some agri-food scholars argue that their ever-expanding transnational supply chains have established an era of stable production-consumption relations (or Food Regime), while others point to the conflicts they are encountering with governments, social movements and ‘alternative’ consumers. However, remarkab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mmunities and to community system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fieldwork conducted in the Goulburn Valley, Australia, we argue that supermarket operations are contributing to community tensions through contestation over valued symbols and narratives about what desirable ‘progress’ looks like. We identified three interrelated points of tension being intensified by supermarket chains: whether progress is encapsulated by being 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 a modern consumption centre; whether progress should be based on a model of corporate capital or the local small business; and to what extent modern citizens can and should support community shopping instead of convenience shopping. For long-time residents, supermarkets are paradoxical actors appealing to, as well as, challenging the narrative of a community whose economic strength was based on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people’s endeavours. The concepts of solastalgia and structural nostalgia are relevant, with the former referring to the place-based distress experienced by residents whose local area is changing profoundly and the latter describing a process amplifying that distress. Through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paradoxes of community solastalgia, we raise new questions about supermarket authority within contemporary Food Regime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实践教学活动的特点分析,从质与量2个方面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为正确把握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活动质-量关系,合理安排实习教学内容提供参考观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农业院校生产实习依托企业的改制对生产实习教学带来的影响,从企业改制前后的校企关系、资金、人员、管理几方面进行综合对比,针对改制给农业高校生产实习带来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工程实施以来,在产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与农村社会运行的关系如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从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农村社会生活4个方面实证分析工程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的原理和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治安、管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车牌的自动识别系统中,因自然因素或采样因素使得原本规则的印刷体字符产生畸变,给字符识别带来了很大困难。我们研究的这套系统着重于应用,使用简洁、快速的定位、二值化、分割和识别算法,在字符提取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该算法简便,识别率高,可适用于多种高噪声环境中的印刷体字符识别,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