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切实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海南国际科际工业园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科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很高,土地利用状况良好,管理绩效突出,但用地效益一般。海南国际科际工业园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应该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对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中观层次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绥化市2004~2012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以2004~2012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序列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对影响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7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呈现不集约状态。2008~2009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比较集约状态。2010~2011年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集约状态。2012年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十分集约状态。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向东  高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85-6288,6291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特点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中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结合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学者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据此提出了有效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果、可持续利用程度和利用管理绩效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融侨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融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于元洪投资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一套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温宿县新城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开展温宿县新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利用有关数据评价方法对温宿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为政府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的依据.同时,对于温宿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翁翎燕  苏建莹  张芳怡  陈东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46-6947,6958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广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不断提高,但集约利用水平偏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最重要因素;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加强,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大对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投入。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重庆市38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此对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19-4321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定市所辖的22个市、县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揭示出保定市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的4个级别。然后对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宁夏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林春 《农学学报》2013,3(10):59-62
为了规范宁夏开发区土地利用,加强用地管理,提高开发区整体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通过对宁夏16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成果的汇总分析,提出开发区在土地利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1)发展存在不均衡性;(2)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3)缺乏有效监管;(4)用地效益较低。为此提出合理化建议:(1)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和退出机制;(2)出台用地置换扶持政策;(3)执行和制定相关标准和办法;(4)强化对土地使用的监督检查和处置力度;(5)优先使用国有未利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应加强用地管理、加快提升用地效益,不断促进开发区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吕枫  刘杨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85-38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当前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增长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与指导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以全省15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方面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安顺黎阳高新区、安顺经开区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而六盘水钟山经开区、红果经开区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中等,土地资源潜力需要充分挖掘。根据评价与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土地开发的生命周期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叠加增加数据的时间序列,借助逻辑生长曲线对建筑密度进行预测,进而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符合实际情况,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增长速度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区龄为12 a时达到饱和值,然后呈下降或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王极  李淑杰  刘兆顺  任江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26-13128
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生态、经济3方面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耕地面积增加51.45 hm2,建设用地面积减少52.05 hm2,土地垦殖率提高了28.47%,提供可出让建设用地面积108.83 hm2,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并有效缓解开发区发展中的土地瓶颈制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35.14万元/年,净效益达95 559万元,建立了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开发区作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能够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提供优良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7.
数量化理论I在土地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数量化理论Ⅰ应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小区土地分级地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一理论对一个村级水平的示范小区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实际分级。结果表明,应用这一方法在微地域上能客观、迅速地对土地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34个省级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值化和百分比法,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值法能增强评价指标间的显著性,真实反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全省开发区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较高,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较合理,但仍有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结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实践,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和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的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影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集约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运用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阐释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的形式、内容及与其他分类的区别,探讨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按照土地建设状况和供应状况划分为2类,统一编码排列;分类反映了不同的土地基本特性和本质差异,体现了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层次,存在明显的从属和逻辑关系,且2种分类之间存在明显的并列关系;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与其他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分类目的、适用对象、分类标准、层次设定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且应在土地分类中以科学方式增加一些新兴产业地类的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