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黑尾病近几年在射阳县重点蚕区发生呈增长趋势,春秋季都有发生,尤其以秋蚕发病率高.2003年盘湾镇秋蚕近40%农户发生了家蚕黑尾病,个别农户仅有20%的收成.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会影响射阳县蚕桑生产发展和蚕农养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茆迎春 《江苏蚕业》2004,26(3):29-30
<正> 2003年射阳县盘湾镇秋蚕壮蚕期家蚕尾部出现了黑色病斑,经鉴定为黑尾病,其发生量之多,发病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该镇秋蚕史上还从来未有过。据调查,全镇近40%农户秋蚕或多或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正>射阳县2004年晚秋蚕发生大量蚕病,其发病量之多,发病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射阳县晚秋历史上还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重灾户颗粒无收,这不仅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不稳定因素,个别农户误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总结经验,防患于未来,笔者对2004年秋蚕暴发蚕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气候、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二龄期起,就有曲霉病发生,三、四龄期,全县有40%的蚕户饲养的秋蚕程度不同地发生以白僵、黑尾为主的真菌病。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家蚕僵病的危害,减轻因家蚕僵病发生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家蚕黑尾病在农村养蚕过程中经常发生,2007年射阳县中、晚秋蚕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黑尾病,发病严重的部分区域损失率达20%,少数农户损失高达35%左右,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家蚕黑尾病发生比较普遍,尤其是夏秋蚕期,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造成部分蚕农经济效益降低,养蚕信心骤减.目前已引起各级蚕技部门的重视. 1 发病规律 家蚕黑尾病在以下条件下发生严重:一是蚕室周围地区农作物曾大面积发生过曲霉病的发生严重;二是蚕室附近有大面积大麦、小麦田、水稻田和长有芦柴的水塘臭沟等;三是蚕室低矮、通风不良,湿度较大,尤其是蚕匾、柴帘消毒后未经晒干就使用的;四是不利的养蚕环境条件,如温度30℃以上和湿度98%以上时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气候、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二龄期起,就有曲霉病发生,三、四龄期,全县有40%的蚕户饲养的秋蚕程度不同地发生以白僵、黑尾为主的真菌病。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家蚕僵病的危害,减轻因家蚕僵病发生造成的损失,我县针对发病原因,及时采取防治对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扩散蔓涎,而且连续几年晚秋蚕茧产量取得了全市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江苏省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掌握家蚕疫病的发生规律,2008年选择吴江市和如东县开展了秋蚕生产基本情况和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户秋蚕养蚕规模不足2张,平均孵化率达到97%,平均结茧率为78.72%,比春蚕低10%以上,张种产茧量为35.68kg,比春蚕低6.65kg;秋蚕各种蚕病的发生明显增加,总发病率达6.42%,高于春蚕(0.79%);在吴江市,秋蚕蝇蛆病的发生率为7.04%,超过农药中毒(6.36%),防病的重点应放在蝇蛆病和农药中毒上。在如东县,中秋蚕以农药中毒发生最高(5.72%),晚秋蚕以真菌病发生较高(2.66%),中秋、晚秋蚕的防病重点应分别在农药中毒和真菌病的防治上。值得注意的是秋蚕遗失蚕率(15.31%)超过蚕的发病率(6.42%),因此可以认为遗失蚕率是比发病率对张种产量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射阳县在2005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发生僵病,发病率达85%,部分农户损失达10%,少数农户颗粒无收。通过调查,笔者就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1僵病发生情况射阳县2005年秋蚕期饲养蚕种52 440张,其中一秋蚕15 570张,于8月22日发种。二秋蚕36 870张,于9月22日发种。一  相似文献   

10.
浅析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阳县在2005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发生僵病,面上发病率达85%,部分农户损失达10%。极少数农户颗粒无收。此次僵病发生在本地养蚕史上属罕见,笔者就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1僵病发生情况射阳县2005年秋蚕期饲养蚕种52440张,其中一秋蚕15570张,于8月22日发种。二秋蚕36870张,于9月22日发种。一秋蚕在三眠起开始发生黑尾病,在四眠眠中和5龄的第2、3天发病加重,最严重的农户损失率达40%。二秋蚕在二眠眠中开始发生僵病,全县重点镇面上发病率达80%。通过调查分析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僵病的蔓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僵病…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涟水县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呈抬头趋势,特别是秋蚕发生较为严重.各蚕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少数发病较重的农户损失达25%以上,影响全县蚕桑生产发展和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就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秋蚕期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蚕僵病是危害秋季养蚕生产的主要蚕病之一,不同种类的病僵菌寄生在蚕体引起不同的僵病,秋蚕期高温多湿发病率较高,对秋蚕生产造成损失常较大。一些蚕区发病率可达80%,损失在20%以上。因此,加强秋蚕期僵病防治对夺取秋季养蚕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1僵病发生原因分析僵病的传染途径是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僵菌孢子附着在幼虫体壁上,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约经10小时吸湿膨胀,芽管通过所分泌酶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13.
射阳县2008年晚秋大量发生蚕病,其发病面积之广,危害之严重在射阳县晚秋蚕饲养的历史上还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损失70%以上,个别重灾户颗粒无收,这不仅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笔者对2008年秋蚕暴发蚕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在我市的桑蚕主产区宜州市和环江县发生了多起参加小蚕共育的农户出现大蚕普遍暴发蚕病的罕见现象,农户养蚕几乎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经过调查诊断为家蚕中肠型脓病,本分析了参加小蚕共育的农户大蚕发生中肠型脓病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秋蚕生产季节县蚕桑站陆续接到兴隆乡三溪、庙首、版书等地电话,反映旌德县蚕桑站卖劣质、带病蚕种给养蚕户,使秋蚕发生严重病害.县蚕桑站立即派员深入养蚕户进行调查处理.根据调查,2004年秋蚕发病类型以白僵病、软化病发生较为普遍.初步统计,全县饲养秋蚕(含晚秋蚕)5 500张,发病面积达30%,平均损失率为40%,发病严重的农户约占5%,基本无收.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我区秋蚕期血液型脓病危害严重。蚕病发生的特点:一是发病面广;二是发病时间早,有的农户在2龄就发现血液型脓病,不仅在迟眠蚕中有病蚕,即使在大批蚕中也有蚕病发生;三是发病情况严重,损失较大。据对城区八里店镇调查,有3%农户的210张蚕种因暴发蚕病而颗粒无收;25%农户的1600张蚕种因发病严重,张产仅10~20kg;40%农户的2500张蚕种发病较轻,张产在25kg左右;只有30%左右的农户少量发病,张产在32kg以上。因血液型脓病危害,八里店镇饲养的6431张秋蚕,平均张产仅32.5kg,与去年同期比,平均张产减少3.4kg,损失蚕茧21.9t,估计全镇发病损失率在1…  相似文献   

17.
方丽  赵小康 《四川蚕业》2013,41(3):43-44
<正>自贡市地处川南,夏秋季高温闷热,蚕病发生严重。据调查,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等病害时有发生,病毒病特别是血液型脓病较为常见,真菌病和细菌病在个别地区、个别蚕季为害也较为严重,蚕病发生损失率高达10%15%,有些季别损失高达50%以上,个别蚕农甚至颗粒  相似文献   

18.
浅谈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台市许河镇在2000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僵病发生率达80%,损失达20%,极少数农户颗粒无收,此次僵病发生在本地养蚕史上属罕见.现把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传染性蚕病,是养蚕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蚕病损失中的70%左右,在夏秋蚕期危害尤烈,其发生因气象状态、蚕品种、养蚕布局、饲养技术、消毒防病等而有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季节发生程度也不一样。近年来,家蚕蚕病的发生有日趋严重的倾向.尤其在夏、秋养蚕期间,已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影响蚕农收入。对此,笔者于2008年对桐乡市高桥镇、石门镇一些村各期蚕饲养过程中蚕病发生及其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对相关蚕病发生的现状、因病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20.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6,34(4):39-40
2004年射阳县饲养晚秋蚕47800盒,9月6日出库,9月17日收蚁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1~2龄前期小蚕发育良好,整齐健壮,2龄后期部分养蚕户发生血液型脓病,3龄又发生一定数量的僵病,5龄后期至上蔟大量发生蚕病和不结茧蚕。据调查,全县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户甚至颗粒无收。对此蚕农反映强烈,有人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正确分析蚕发病的原因,10月19日中国蚕业研究所专家对病蚕进行了鉴定,其结果是:大部分为血液型脓病,少量蚕有微量化学因子积累性中毒症状,蚕发病及不结茧主要是由于消毒防病及饲养不善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