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家蚕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标记既是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遗传图谱、研究生物多样性、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的基因。目前,已有多项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家蚕基因组的研究,并构建了多种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包括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RFLP)、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简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简单重复序列PCR(简称SSR-PCR)等。本文就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家蚕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静  单雪松 《家畜生态》2004,25(4):177-178,182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标记已被普遍应用于猪肉质性状基因的定位上。文章概述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基于测序分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这几个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定位中的应用原理及现状,比较了这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归纳了其在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定位方面的主要成就,并阐述了DNA分子标记对于控制肉质数量性状研究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提出如果要将研究得到的定位结果应用到育种实践,还需要有效的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技术是近20年来继形态学标记、生化免疫标记和细胞遗传学标记后的一种新遗传标记技术,它是从DNA水平上来揭示遗传物质的遗传变异情况,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内的一项新兴技术。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标记(RFLP),随机引物扩增多态(RAPD)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标记,小卫星DNA标记,微卫星(SSR)标记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等。1微卫星(SSR)标记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也称为简单序列重复(si mple sequence repeat,SSR)、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 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  相似文献   

6.
1953年,Waston和Crick提出了DNA分子结构双螺旋模型。1980年Botsten等采用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技术。80年代中后期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诞生和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研究,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拾多年来,相继出现了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SSR(简单序列重复也称为微卫星标记)、AFLP等十几种DNA标记技术。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基因组研究、生物遗传育种、起源进化、分类鉴定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常用的RAPD分子标记技术及…  相似文献   

7.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是继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分子标记后发展以来的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自从1974年Skinner等在寄居蟹的基因组中发现微卫星以来,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8.
AFLP分子标记在牦牛遗传分析中的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ca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作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30头麦洼牦牛的遗传多样性,从40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了4对多态性高,分辨率强的引物,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FLP在分析牦牛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应。分子标记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多态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绵羊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对绵羊的基因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对绵羊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绵羊的标记辅助育种,对绵羊的育种起重要作用。作者介绍了以Southern杂交、PCR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的体尺、屠宰、繁殖等性状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的应用,揭示了在实际生产中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绵羊选种与选配、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运用,以及未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直接反应。分子标记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多态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绵羊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对绵羊的基因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对绵羊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可以进行绵羊的标记辅助育种,对绵羊的育种起重要作用。作者介绍了以Southern杂交、PCR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的体尺、屠宰、繁殖等性状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的应用,揭示了在实际生产中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绵羊选种与选配、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运用,以及未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遗传标记中的生物化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在四川黑山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分子标记随机扩增多态DNA、DNA指纹、随机片段长度多态、微卫星DNA、线粒体DNA在四川黑山羊的起源和进化、群体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重要经济性状标记、基因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MAS)、系谱鉴定与亲子鉴定,以及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Sarcocystis neurona is an important protozoal pathogen because it causes the serious neurological disease equine protozoal myeloencephalitis (EPM). The capacity of this organism to cause a wide spectrum of neurological signs in horses and the broa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observed cases in the Americas drive the need for sensitive, reliable and rapid typing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strains. Various molecular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to diagnose EPM due to S. neurona, to identify S. neurona isolates and to determine the heterogeneity and evolutionary relatedness within this species and related Sarcocystis spp. These methods included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IFA), slide agglutination test (SAT), SnSAG-specific ELIS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PCR-bas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fingerprint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surface protein genes, ribosomal genes, microsatellite alleles and other molecular markers. Here, the utility of these molecular methods is reviewed and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need for molecular approaches that utilize well-characterized polymorphic, simple, independent, and stable genetic markers. These too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dd to knowledge of the gene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 neurona and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EPM and S. neurona epidemiology. In particular, these methods provide new tools to address the hypothesis that particular genetic variants are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severe pathotypes).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utilize them in future studies to improv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苜蓿品种间遗传差异日益缩小,通过传统形态学鉴定表型愈加困难。在苜蓿育种过程中,利用分子标记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鉴定。反转录转座子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广泛分布在植物基因组中,基于LTR的分子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高信息量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物种品种鉴定、评价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设计了大量蒺藜苜蓿LTR反转录转座子扩增多态性(IRAP)标记,并利用其对国内外40个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设计开发出的431个IRAP引物,并按照其染色体位置信息组合获得69对IRAP引物。利用筛选出的37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25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标记可产生8.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50%~100%,平均值为79.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范围为0.34~0.88,平均值为0.69。基于遗传相似系数(GS)对供试品种采用算术平均值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0.82为阈值可将40份供试材料分为4类,其分组结果与不同材料地理分布信息以及STRUCTURE分析相对一致。本研究首次在蒺藜苜蓿全基因组水平上开发了IRAP分子标记并在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中进行评价与应用,获得的大量IRAP分子标记可对后续苜蓿品种的鉴定保护以及遗传背景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任意引物PCR技术进行基因组差异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意引物PCR技术是通过使用短的单一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能给基因组提供几百个多态性标记,它是分析基因组间差异的有力工具。它已被广泛用于物种的分类、鉴定、估计亲缘关系、混合基因组样本的分析及创造特异探针等。其主要优点是适用于任何生物、使用的量极少及其高效性和低成本。本文对这种技术的产生、原理、特点、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机扩增微卫星DNA多态标记(RAMPs)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扩增微卫星DNA多态标记是在微卫星DNA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它综合了微卫星DNA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两种标记的优点,可用来快速检测动植物群体的遗传变异及分离新的微卫星DNA。本文介绍了随机扩增微卫星DNA多态标记的种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e molecular ecology of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ecies paratuberculosis (MAP), the causative agent of Johne's disease, is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is study, a DNA fingerprinting method,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was used to subtype the pathogen and assess the clonal diversity of MAP in Minnesota dairy herds. Fifty-six fecal culture test-positive isolates from various Minnesota counties and culture dat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AFLP identified 11 profiles with 50% of isolates representing 1 major profile. The major profile was distributed across the st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bovine MAP clones in Minnesota based on AFLP analysis of this data appears to be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近几年广泛应用于传统发酵乳制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宏基因组DNA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子标记技术,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末端标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等以及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生境变化的一个生态过程。生境破碎化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较新的理论,已成为保护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生境破碎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以及生境破碎化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层次引起的生态效应,概括了生境破碎化在形式上和功能上的主要表现。同时综述了生境破碎化研究的起源、发展和在森林采伐、道路及边缘效应3个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生境破碎化:(1)对野牛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生态效益;(2)对野生动物景观结构与格局的时空动态影响分析;(3)对野生动物产生的直接或潜在生态过程中的尺度性;(4)对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影响;(5)野生动物对生境破碎化的适应机制等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AFLP标记对采自非洲以及中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五省区的共44份野生狗牙根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对引物共扩增出46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45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7.64%,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64~0.95,平均GS值为0.76。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成五大类,分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大致相符,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由此可见,丰富的地理生态条件造就了狗牙根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