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0~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番石榴园橘小实蝇 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 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番石榴园6~9月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番石榴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的番石榴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密度比对照果园相对减少了110.72头667m2/d,二者相差约23倍;番石榴园园内与园外隔离带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呈线性关系。 同时,应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番石榴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3造番石榴的保果率达66.44%。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苏南地区混栽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以及不同寄主、不同土壤管理制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南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初至10月份底,是防控的最佳时期;比较不同寄主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发现,枣园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石榴园和柑桔园小实蝇发生高峰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枇杷、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桃、梨、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枣、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种群校长呈双峰型,第一个高峰从8月上旬起到9月上旬止,第二个高峰集中在10月中旬;比较不同土壤管理制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发现,生草栽培柑桔园月诱虫总量显著高于清耕栽培柑桔园。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弄清南宁市火龙果产区橘小实蝇成虫田间消长规律,以期为橘小实蝇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为诱芯的诱捕器和涂有甲基丁香酚的黄板,在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西宁村和南宁市邕宁区蒲庙振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大火龙果基地设置了14个监测点,诱捕监测2018年~2019年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成虫消长动态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橘小实蝇成虫活动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橘小实蝇诱捕高峰期发生在7月下半月~9月下半月,12月下半月~次年3月下半月未捕获到成虫;气温是影响当地橘小实蝇活动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4.
1苹果园昆虫群落时间格局及数量消长昭通市苹果园昆虫群落种类组成不复杂,以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苹果黄蚜、金纹细蛾和苹果瘤蚜等发生数量最多,椿象、卷叶虫、舟形毛虫、梨星毛虫、叶甲和黄刺蛾数量较少,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小绿叶蝉4月下旬开始为害,至7月下旬种群数量起伏波动,进入8月后数量急剧上升,直到9月下旬。山楂红蜘蛛8月上旬前数量很少,8月中旬起数量猛增,8月中下旬为害最严重。金纹细蛾5月上旬开始为害,7月中旬数量开始上升,8月下旬达到高峰。苹果黄蚜发生为害时间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种群数量不大…  相似文献   

5.
2019~2020年对曲靖市7个县(区)苹果、梨、石榴20个果园进行桔小实蝇为害调查。调查发现,桔小实蝇为害曲靖市7个(县、市、区)苹果、梨、桃、石榴、猕猴桃等水果,虫果率0~98.31%。不同海拔桔小实蝇发生呈现不同的消长趋势,在1570m海拔带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5月底~6月底,1854~2128m海拔带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9月初。混栽果园桔小实蝇种群随种植品种成熟呈现多个种群数量高峰。调查结果为桔小实蝇高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8~2019年分别对广西桂北地区8个县(区)桃李梨的11个品种31个果园进行了橘小实蝇为害调查,同时用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进行了防控试验,分别对其持效期、杀雌率(%)、虫果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了田间效果评价。调查表明:橘小实蝇几乎可为害广西桂北地区所有的桃李梨品种,虫果率为0-56.76%;试验证明: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对橘小实蝇杀雌率可达40.61%、持效期10d,虫果率一般在5%以下,小面积果园(≤0.33hm2)使用亦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绿色环保,使用简单、省工省时、可操作性强,可在桃李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赣南14个不同区域正常生产管理果园定园、定时调查,结果表明,果园柑橘木虱成虫、若虫、卵一年均有4个高峰期。成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中旬和10月上旬;若虫高峰期分别为7月中旬、8月、9月上旬和10月中旬;卵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中旬和10月上旬。果园成虫、若虫、卵发生消长规律基本相符,卵和若虫的消长动态紧随成虫消长动态。果园柑橘木虱发生与新梢抽发和防控措施关系密切,各虫态虫口发生量下半年明显重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是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昆虫作为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变温动物,必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重要果蔬害虫橘小实蝇为研究对象,收集云南省橘小实蝇历年物候数据与同期温度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该害虫在云南省始见期、终末期、种群快速增长期和种群高峰期的年际变化情况和与温度升高的关系,旨在探索气候变化对橘小实蝇物候的影响。研究表明:40年间(1980—2020年),云南省年均温和四季均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云南省橘小实蝇成虫种群快速增长期随年份的推移呈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0.6976天,而始见期、终末期、种群高峰期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每年分别延迟2.151天、0.6008天、2.549天。云南省橘小实蝇的四个物候指标随年均温升高皆呈延迟趋势。若云南省年均温提升0.1℃,则始见期延迟0.5771天,终末期延迟0.5091天,种群快速增长期延迟0.09544天,种群高峰期延迟3.197天。春季均温、夏季均温、秋季均温及年均温是影响橘小实蝇种群高峰期的关键气候因素。本研究旨在阐明害虫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物候响应及适应特征,对摸清气候变化情境下橘小实蝇未来的灾变规律及相应防控措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永泰县核果类果园面积达 1 2万hm2 ,占果树总面积的 72 %以上。近年来 ,由于根粉蚧暴发 ,我县李、青梅、桃等核果类果园大面积被毁坏。虽然在国内外根粉蚧引起为害的严重性报道甚少 ,但我县的调查表明 ,根粉蚧是核果类果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 ,应引起重视 ,并积极加以防治。1 发生 永泰县一年发生 4代。各代若虫期分别为 :第一代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第二代 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第三代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 ,第四代 9月中下旬至 10月上旬。此虫以成、若虫为害 ,以若虫在地下根部越冬 ,到第二年气温回升适宜时 ,若虫取食成长为成虫 ,然后繁殖 ,…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为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2016-2018年,在修文县主要猕猴桃园,采用Steiner诱捕器、 Mcphail诱捕器内添加实蝇诱剂、蛋白诱饵诱剂对实蝇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与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发生种类为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南瓜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8月下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旬至11月。具条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中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至11月上旬。桔小实蝇为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优势种,南瓜实蝇、具条实蝇为常见种。目前危害猕猴桃果实的实蝇种类为桔小实蝇,其成虫种群发生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其种群发生动态,并根据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实蝇种群变动受寄主植物、气象因子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福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找到合适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对福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连续4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每一年的发生动态都有差异,但总体表现出了一定规律,每年3月初桃树开花展叶时期,梨小食心虫呈现暴发状态,数量出现高峰,另外一个高峰位于6月中旬至7月新梢生长的时期,4、5、8、9月数量较少,10月至第二年2月蛰伏越冬,根据折梢率和蛀果率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认为在福州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主要在新梢上,对果实危害较小,而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时间段为每年的3月、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12.
自2006-2008年连续3年对太湖洞庭山果茶间作地区为害经济作物的刺蛾类害虫的种类、为害范围以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为害较重的刺蛾类害虫有扁刺蛾、丽绿刺蛾和褐边绿刺蛾3种,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为害茶树、银杏树、枣树、柿树、梨树、梅树和板栗树等经济作物;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其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13.
刘兆良  袁忠林  杨国锋  罗兰 《草业科学》2017,34(12):2561-2568
苜蓿蚜虫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明确苜蓿蚜虫在青岛地区苜蓿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3年对青岛地区苜蓿蚜虫混合种群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运用聚集指标法分析了蚜虫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最优分割法对蚜虫种群田间动态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青岛苜蓿田蚜虫在田间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种群密度较高时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蚜虫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采用最优分割法将苜蓿蚜虫种群动态划分为7个阶段,即发生初期(4月6日之前)、发展期(4月14日-5月11日)、快速增长期(5月18日-5月25日)、衰退期(6月1日-6月8日)、再次发生初期(6月8日-9月15日)、再次发展期(9月22日-10月2日)、再次快速增长期(10月7日-10月27日),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因此,苜蓿蚜虫在青岛地区苜蓿田中的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其发生有两个高峰期,防治时期应以种群快速增长期的5月上旬和10月上旬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梨喀木虱是梨树上一种重要的专食性刺吸式害虫,为明确中国梨喀木虱卵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本文对梨生育期中国梨喀木虱卵的对空间格局及时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梨喀木虱梨木虱在叶片上的产卵量有两次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和7月上旬,单叶卵量分别达到18.1头/叶和22.8头/叶;卵集中分布在叶片主脉两侧、叶柄凹槽处内以及叶缘缺刻处,叶面较少,各处所占比例呈现动态变化;在树冠上、中、下三个垂直高度层和同一水平不同方位叶片的着卵量差异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中国梨喀木虱种群生态学研究以及可持续治理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尔夫球场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县国际高尔夫球场为试验基地 ,依不同的植被种类及管理水平 ,将该球场划分为 3个区 :草坪区 (球道和高草区 )、水域区和林灌区。对高尔夫球场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中蛴螬 (White grub)的种类、种群动态及空间生态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据调查 ,共有 7个属、13个种 ,分别属于丽金龟科 (Rutelidae)和鳃角金龟甲科 (Melolonthidae) ;在草坪草全年的生长期中 ,蛴螬种群动态数量有 2个高峰期 :5月上旬至 6月上旬和 8月下旬至 9月中下旬 ;蛴螬种群数量变化的年际间无差异 ,高水平的草坪管理措施对蛴螬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春季是防治蛴螬的最佳时期 ,高草区、结缕草草坪、槐树林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The distribution of a parasite population within its natural host population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s of both the host and parasite populations. The majority of parasite species are typically distributed in an aggregated manner within the host population, leaving most hosts lightly infected and a few hosts supporting very large parasite burde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ggreg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ovine cutaneous myiasis caused by the sheep blowfly, Lucilia sericata (Meigen). Using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mechanisms causing larval aggregation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allowing the consequences for control to be investigated. By explicitly incorporating host susceptibility,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early in the season, strategies targeting the blowfly population may prove more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strike levels, whereas later in the season, treatment of the sheep population may be more beneficial.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aggregation, the fewer sheep that become struck and, hence, suggests that increasing the heterogeneity in susceptibility amongst a flock of sheep restricts strikes to relatively few sheep. Providing the highly-susceptible sheep could be identified, concentrating strikes on a low number of sheep would allow fewer sheep to be treated, leading to a more efficient means of controlling the blowfly population and suppressing strike.  相似文献   

17.
The nematode worm Spirocerca lupi has a cosmopolitan distribution and can cause the death of its final canid host, typically dogs. While its life cycle, which involves a coprophagous beetle intermediate host, a number of non-obligatory vertebrate paratenic hosts and a canid final host, is well understood, surprising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transmission dynamics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Here we sequenced cox1 to quantify genetic variation and the factors that limit gene flow in a 300 km(2) area in South Africa. Three quarters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was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between worms from the same host, whereas a quarter of the variation was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between worms from different hosts. With the help of a newly derived model we conclude that while the offspring from different infrapopulations mixes fairly frequently in new hosts, the level of admixture is not enough to homogenize the parasite populations among dogs. Small infrapopulation sizes along with clumped transmission may also result in members of infrapopulations being closely re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