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促进力量。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促进力量。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174-175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稳步发展,成效卓著。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也对河南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农业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建设契机,准确定位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探讨当前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遏,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实现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农业职业院校应正确认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战略理念,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合作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服务发展战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进程中,最突出特点和最核心内容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以工业化为主导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发展。其中,农业现代化是河南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首要原则和重要促进力量。建设现代化的新农业,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杠杆作用。如何破解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构建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为背景,以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为目标,研究了区域经济建设中农业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模式,找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依据并总结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特色化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成绩。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责任,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省级示范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校企合作实践表明:聚焦行业企业需求,强化高职服务行业企业意识,进行教学改革与调整,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校企合作体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农业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9.
谋划农业新发展给力中原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河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设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已经指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笔者认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也是新农业崛起的机会,一场新的农业革命即将到来。新农业革命亟须加快启动"五大"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河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设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已经指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笔者认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相似文献   

11.
20 世纪90 年代,河南省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提法,经20 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实践,河南已由农业大省跨越到经济大省。2010 年,为了实现该省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省委提出发展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规划,进一步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发展低碳农业,保护中原地区生态环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胡若哲 《河南农业》2012,(19):50-52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的出台,发力中原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河南而言,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背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以下简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这是河南在推进现代化道路上作出的理论创新和路径诠释。本文结合学习和思考,就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涉及河南省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市41个县(市、区),对于缓解河南农业水资源短缺、带动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等农业教育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中,还表现有较多的不适应的方面,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基本点,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此,应从高等农业教育的体系、科教兴农体制、招生培养就业的运行机制到培养目标、规格层次、学生思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入手,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使甘肃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在科学的战略选择的坚实基础上,更好地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教育主动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于高等农业教育的现实,着眼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从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服务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战略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提出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资源数量严重不足、水资源总量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和能源高投入的高强度农业生态系统,只有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业物联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使得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的建设更为迫切。基于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状,研究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研究国内外农业物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责任,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结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省级示范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校企合作的探索,认为加强校企合作的服务意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和调整、吸纳新的合作主体、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是保证校企长期合作、构建合作长效机制所必须做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河南省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提法,经20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实践,河南已由农业大省跨越到经济大省。2010年,为了实现该省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省委提出发展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规划,进一步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发展低碳农业,保护中原地区生态环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建农业现代化基本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紧紧抓住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难得机会,踩准全球经济复苏和城乡统筹发展节拍,先行先试支农强农、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探索改革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