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回顾总结淳安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4个方面的业绩,推介进一步发展该产业的4项措施,侧重介绍对食用菌生产大户和专业村,食用菌菌种场,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食用菌技术推广体系,食用菌产后服务体系,食用菌品牌,食用菌产业科研等7项政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桑蚕生产的农闲时间,以桑枝和蚕粪为原料,以养蚕大棚为场地,以蚕茧站为服务网络发展食用菌生产;利用栽培食用菌后的菌糠作有机肥施于桑园,提高地力肥力。实现了桑蚕业与食用菌业的良性生态循环,使桑园生产效益翻番,蚕农收入成倍增加,促进了这两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5,(4)
桑枝是蚕桑产业副产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其代替传统原料栽培食用菌,能适合多种食用菌的生长。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评述龙泉市食用茵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资源、地理气候、技术、市场、品牌、循环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5个问题:食用菌生产方式亟待转变;生产机械研发制造水平严重滞后;精深加工水平低;食用菌产品品牌效应不高;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有待重新规划建设。同时提出5项发展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菌棒集约化加工模式的发展,促进食用菌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专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三是抓紧建立现代农业加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提高食用菌品牌效应;五是规划重建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为食用菌产品的交易展示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阐述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坚持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调整食用菌结构;坚持生态、效能优先,稳步推进菌种、菌料的专业化生产;坚持质量安全,切实抓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坚持企业依托,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坚持科技创新,提升食用菌产业;坚持依法治菌,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方国平 《食药用菌》2012,(2):106-107
近年来,桑枝屑栽培杏鲍菇已成为浙江省开化县发展名优新食用菌的推广项目,被列为县生态循环农业特扶项目,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为开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增一条渠道。本文介绍的是桑枝屑栽培杏鲍菇的技术要点。1生物学特性1.1水分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7.
蚕桑产业是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广西也是全国蚕桑大省之一,桑园面积已接近13.3万hm^2,为促进桑树新梢旺盛生长,每年需剪伐桑枝两次,蚕农除将少部分当作燃料烧掉外,大部分废弃在田边地头任其自然腐烂,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笔者作为食用菌工作者,为利用本地的蚕桑下脚料,替代传统原料栽培食用菌,进行了该项试验。目的是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寻求新的原料资源渠道,使原料本地化,增加蚕农、菇农的经济效益,使蚕桑产业与食用菌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陆中华 《中国食用菌》2023,(4):110-114+119
通过介绍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与特点,包括结构持续优化、生态循环模式多样、设施装备持续升级、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三产融合持续深化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浙江省食用菌产业主要存在的发展理念、产业格局、科技创新、发展机制、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聚焦高质高效,明确食用菌发展思路;聚焦资源禀赋,着力优化产业新格局;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增强产业源动力;聚焦机制创新,着力增强产业活力;聚焦数字赋能,着力提升产业生产效力;聚焦品牌文化,着力提升产业影响力;聚焦两大市场,着力构建双循环体系;聚焦政策扶持,着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等8个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导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食用菌产业来说,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高品质发展必经之路。根据产业集群和产业价值链理论,探讨产业集群对食用菌特色产业的作用机理,分析食用菌产业区域集聚性、品种多样性、驱动因素复杂性、"三产"高度融合性、组织主体多维性的实际特征,并基于政府、食用菌产业自身、市场3个不同主体,分别从政策导向、产业自身发展、市场引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5个层面提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许素红 《蔬菜》2022,(9):49-52
摘要:为了培育食用菌品牌产品,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探索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新路径,分析了和顺 县食用菌发展的基础,总结归纳了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表现为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龙头 企业带动提质增效、协同共享优化产业。通过分析现状和不足,探索出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包括培 育乡土人才,优化食用菌品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食用菌安全;创新运营模式,开辟食用菌新市场; 引进技术团队,增强食用菌竞争力;搭建销售平台,推进食用菌品牌市场化等;此外,要依托扶持政 策,发挥技术团队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吸纳有技能的知识青年返乡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 就业,助力食用菌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机械对中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阐述菌机变革促进菇业4次飞跃发展,分析现行菌机制造业3个薄弱点;提出适应构建食用菌强国、转变机械行业发展方式的6点思考:把握不可多得的机遇;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改造现有机械部件,改善生产性能;建立机械维修点,培训乡土维修员;菌机与农机一视同仁,实行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2,(5):9-9
8月24日,宜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到珙县底洞镇调研桑枝食用菌生产情况。调研组一行到该镇楠桥村、芭蕉村实地察看了桑枝食用菌生产情况,详细询问了目前生产状况、资源情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球盖菇特性,利用桑枝屑生料在冬闲田进行黑膜小拱棚覆盖栽培,主要从栽培季节、栽培场地、铺料播种、覆土、灌溉、发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本地桑枝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广西山区桑蚕业经济循环及产业链的延长。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食用菌生产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长此下去必将制约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因此,江西省发展食用菌产业应当立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通过保护和合理开发菌类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巩固现有常规品种,增加珍稀特有品种;发展鲜菇工厂化生产;建立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强化菇品生产卫生管理,提高菇品质量;培植菇品深度加工龙头企业,开发多品种菇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等措施,做大做强我省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15.
叶岚 《中国食用菌》2012,31(2):57-58
近年来,在贯彻安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富硒食用菌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富硒资源开发利用与食用菌产业相结合,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富硒化,做特、做精、做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桑枝、果树枝以及黄姜纤维废渣等农作物的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发挥安康富硒的资源优势,提高食用菌品质,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作物废弃物处理,不仅净化了环境、水源污染的现象。还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的、经济效益明显的种植模式,提高废渣循环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立足山区优势 发展食用菌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北京山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提出山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战略需求、基本思路和采用循环理念发展的三种模式。为了获得最大效益,提出三种山区食用菌产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13,(6):45-45
2013年9月27日,在“2013全国食用菌产业化推进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会议”上,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古田县“2012—2013年度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称号。肖泽敏副县长代表古田县在颁奖会上领奖并做首个典型发言。大会还授予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2012—2013年度十佳食用茵行业管理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18.
面对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中盲从性问题出现,使得食用菌产业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出口能力较弱的问题,从价值链、组织链、物流链和信息链等4个视角为其提供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部分食用菌的栽培采用桑枝作为培养基培养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培养基的制备工艺还相对落后,远远赶不上食用菌培养的要求。目前我国桑枝食用菌培养基主要以手工生产的方式为主,这样严重影响了培养基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较全面地回顾、总结、展望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三个战略转变和三个优势,了我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六个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21世纪食用菌产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必须采取的12个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