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畜舍环境中氨气浓度的测定是评价畜舍环境或评价氨的控制技术的常用方法。本试验研究了测定位置与管理因素对猪舍中氨气测量值的影响,并对温度、湿度对畜舍中氨气浓度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气值随测定高度增加减少,通风、清粪对氨气浓度的影响极显著;温度和湿度明显影响氨的浓度,猪舍中氨气与温度(T)、相对湿度(RH)的回归方程为YNH3=0.560T+4.602RH-8.559(P〈0.01)。  相似文献   

2.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发酵床猪舍采用水帘降温系统的可行性。试验在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同时进行,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试验期63d,监测两栋猪舍内3个区域(A区靠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靠近风机端)的温湿度分布特点、舍内空气微生物数量和氨气浓度。结果表明,采取水帘降温系统后,发酵床舍温度降低1.79℃~4.23℃,两栋猪舍3个区域温度分布特点相同,即靠近水帘端最低,发酵床猪舍中央比水帘端高0.58℃~1.04℃,风机端比水帘端高1.51℃。2.49℃。发酵床舍内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P〈0.05)。发酵床舍与传统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分别为(6.56±0.32)mg/m3,(8.55±0.82)mg/m3,差异显著(P〈0.05)。南方夏季发酵床猪舍采取水帘降温后,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温度和氨气浓度,但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尤其是靠近风机端。  相似文献   

4.
阎宏  蒋发斌 《家畜生态》2000,21(3):31-35
本文在对封闭式猪舍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温热状况及光照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结合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发病及死亡状况,对该猪舍的温热环境、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猪舍各季节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高于舍外。尤其是冬季舍内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舍外高20.4℃和24.8℃。在冬季比较明显地改善了畜舍的温度环境。是一种较好的猪舍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夏季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足,致使冬、夏季水平较低且发病率较高,需从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和管理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舍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以及舍内氨气浓度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猪舍使用湿帘降温系统的防暑降温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在猪舍封闭性不好的情况下,降温效果不明显,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 THI差异不显著(P>0.05);在猪舍封闭性较好的情况下,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 THI差异显著(P<0.05);在猪舍封闭性良好的情况下,降温效果明显,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极显著(P<0.01),舍内外 THI差异极显著(P<0.01).封闭性良好的猪舍内氨气浓度显著高于封闭性不好的猪舍(P<0.05),且舍内氨气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调查表明,在保障猪舍封闭性良好的情况下,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对改善夏季猪舍环境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防暑降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畜禽舍内氨的减排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1].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氨气是畜舍内最有害的气体之一,能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引起畜禽角膜炎、结膜炎和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氨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氨被吸入肺部,可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进入呼吸系统的氨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  相似文献   

7.
1空气质量 猪舍内空气质量取决于其湿度、有毒气体浓度、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及尘埃粒子浓度。空气质量对猪及人的影响是空气中各种粒子、多种气体及物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猪舍内氨气最高浓度应不超过7.5毫克/升,否则会对饲养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当氨气浓度超过10毫克/升时,对猪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EM对牛粪中氨气释放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0(对照组)、0.5%、1%和2%四个EM添加水平,将200g牛粪与不同比例EM制剂混匀后置于盖有胶塞的三角瓶中恒温培养5d,测定培养过程牛粪中氨气产生量及培养结束后培养体系中氨氮、全氮和常见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未检测到氨气的产生;EM处理组氨氮含量明显降低,且全氮含量明显升高,其中2%EM处理组与对照组及0.5%EM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2%EM处理组大肠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茵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EM处理组(P〈0.05)。试验显示,EM制剂能降低牛粪中氨氮浓度及氮损失,调节微生态环境,从而减少氨的释放,改善畜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对于封闭猪舍环境因素研究及猪舍内部的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报道很少,但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等环境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进而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分析华东地区冬季不同畜种有窗式畜舍内环境卫生状况。采集同一试验农牧场的有窗式猪、鸡、牛、羊舍内光照度、温湿度指数(THI)、噪声、空气中氨浓度、细菌数等环境卫生指标。结果表明,猪舍和羊舍的温湿度指数极显著高于鸡舍和牛舍(P0.01);鸡舍空气中氨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畜舍(P0.01);猪、鸡舍空气中细菌数极显著高于牛、羊舍(P0.01)。不同畜禽舍的光照度和氨气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温湿度指数和氨气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和空气中细菌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因此,同为华东地区冬季有窗式畜舍,猪、鸡舍空气状况更需要关注,适当降低环境湿度可以有效改善畜舍内的环境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